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旅遊景點] 宜蘭礁溪/林美道 水圳路 沿溪探訪石磐瀑

林美是礁溪庄最晚開發的地方,原本是台語發音的「林尾」,光復之後才改叫林美,石磐則是來自瀑布上方的大石頭,所以叫石磐瀑布。3 K6 n; t3 F4 e4 z7 }, ~

$ U, A/ T1 M' v. n6 N7 yos.tvboxnow.com5 ^  g- b% s# z3 y4 Q2 v
( Z) y% ^. B! }* c; `( d$ @4 i/ O! E
逆時針步道 上山下山都容易 0 H2 x8 o7 t& C, x
公仔箱論壇' v" s. G- b# H* k4 d3 b2 R
林美石磐步道短短的,屬環狀路線,當初會選擇右去左回的逆時針方向,其實有原因。俗語說「上山容易、下山難」,但林美石磐步道卻要讓民眾上山容易,下山也容易。用逆時針方向走,除了一段落差10公尺的好漢坡,其他路段走來超級輕鬆,很多遊客走出步道,根本還沒流汗,張大嘴巴驚訝地說「啊,走完啦!」都覺得意猶未盡。
) D: y! K* G4 q; m/ h1 h; y4 B" s8 r, o
進入管制站時,社區的管理人員會發給大家一張入園證,這是因為遊客太多,為了保護環境,才限制最多只能有350人在園區內活動,「出來一個,才能再進去一個」。
6 C4 n2 V  M0 p5 P% P$ `tvb now,tvbnow,bttvb
& B8 L( s( Y" T( Q, Z曾是水圳路 溪畔可見遺址
) s% T4 V- l1 o# q0 Fos.tvboxnow.com; K; r+ q/ |9 r$ ]: F  a
- q/ j( @# g/ x- s/ @
石磐瀑布每逢汛期,龐大水量傾洩而下,聲勢驚人。公仔箱論壇" C' W7 l1 `5 P; E6 a/ L& N
公仔箱論壇& H+ ^. U7 P: K6 Y/ ^9 C8 U& ~0 }
從步道入口出發,大概走300公尺,路的右邊會看到一小段木馬道,這是以前伐木工人用人力運送木材的工具,讓遊客一窺早年的生活風貌,也可以體驗一下。 再往前走一段路,就看見溪谷了,兩邊的植物愈來愈茂密,在溪畔可以看到一些水圳的遺址。
3 D" @/ `% u% E" M& z' uos.tvboxnow.com
% d$ B5 t) C: b9 u# A林美石磐步道的前身是舊的水圳路。在日據以前,台北三峽的人到這裡開墾,現在步道入口旁的礁溪高爾夫球場,原本是幾十公頃的梯田,為了灌溉,用石塊堆出水圳路,把石磐瀑布的水引導到下方梯田。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6 d% c( |! l; i+ Q! J3 f
不過民國59年,這片梯田被財團徵收,田地也跟著荒廢了,直到93年社區提出整建計畫,恢復舊有景觀,現在還看得到取水口。3 W, C4 M  M$ Z! l

6 s4 t7 M) v: z&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逢六月汛期 石磐瀑布奔騰
$ I4 [+ C( P( P0 B' h* x沿著溪流走過水圳渠道,一會兒就看見陡峭的木梯,這就是我們說的「好漢坡」,別被長長的木梯嚇到了,其實也才100公尺長,而且木梯分成兩段,中間還有一處觀景台,讓大家休息一下,俯瞰溪谷的好風光。 - ^, g: N; ^. @0 K# @
  tvb now,tvbnow,bttvb( b# l: {0 i$ z) E* @+ ]
爬上了好漢坡,接下來就很輕鬆,沒多久就可以抵達石磐瀑布,每年六月進入汛期後,大水從十幾公尺直瀉而下,聲勢驚人。紛飛的水花結合森林的芬多精,每立方公分有高達10萬個陰離子,在觀瀑平台上見大水有如奔騰的白鍊,真是一種享受。
2 |% Y; t! w& o% o+ o9 `! ?os.tvboxnow.com
* n5 t9 o, J#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過了瀑布,步道也走了一半,接著是一塊四稜砂岩,也是「石磐」瀑布命名的由來。再往前走就是緩步下坡,經過筆筒樹林、楓香林,最後穿過一片竹林,就回到了登山口,這樣走一趟下來,1個小時很足夠了。
4 H; L: C- X5 a8 O# C' _* W% s公仔箱論壇; c, g1 b4 {) I
編按:先前因颱風影響,林美石磐步道預計100/12/5前暫停對外開放
  y) }1 H  i0 c+ n. M!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 D5 n% E: f2 O. Z
昂首千丘遠,嘯傲風間;
堪尋敵手共論劍,高處不勝寒;
looks like a good place for some hiking, thx for the info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