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只差一步,為何一年都未走完?
, 描述: 透 墨
去年8月,居委會通知小區住戶領取免費的分類垃圾桶和垃圾袋,兩個桶,兩捆塑料袋。分發現場很熱鬧,有人興致勃勃地說,這是好事,大家都應該支持啊。
4 T7 C: o5 u* K* f8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 S" K5 {7 ~8 B
一年過去了,垃圾袋用完了,桶也舊了,單元門口的三個垃圾桶裏仍是“一鍋燴”。往往是哪個桶開著蓋,人們就往哪個桶裏扔,有人甚至把垃圾直接放在蓋上。曾經認真分揀的人也沒了耐心,各類垃圾一股腦兒扔進去。
1 ?! U7 h/ U* L: ^" vos.tvboxnow.com公仔箱論壇' f2 N$ r( A Q; o% x' U7 j6 z4 Y% J
聽小區清潔工說,一包包混裝垃圾運到附近轉運站後,曾出現係統難以識別,無法處理的情況。如今轉運站宣稱不接收沒有分類的垃圾了。清潔工只好在運輸前自己動手分揀。盛夏時節,常看到清潔工拿著長鉤子在蒸汽騰騰、蚊蟲飛舞的垃圾桶旁勞作。
* z5 p3 y8 s! r* Xtvb now,tvbnow,bttvb) t& N& X* B5 ]% X
小區業主論壇上,有人發帖抱怨,既然交了物業費,為何還要交垃圾清運費?似乎更加“映證”了自己不執行分類的理由,不少人跟帖表示讚同。tvb now,tvbnow,bttvb6 B0 `* i" X1 R" m1 l
+ h3 _* L( `7 j% T公仔箱論壇我存心想搞清楚這個問題,經過一番問詢後,終于在北京市發改委網站查詢到相關規定:“生活垃圾清運費每戶每年收30元,由物業公司向房屋產權單位(人)收取。”此外,物業公司為了完成小區內收集和清運垃圾工作,還收取物業保潔費。但這些費用的收取依據是什麼、能實現什麼目標、由誰來監督實現,作為繳費者,我仍不清楚。: t+ I! u2 P- h, Y
4 k5 b7 @/ s2 H: |
居委會工作人員說,居委會派人不時巡查住戶扔垃圾的情況,但能否實現分類,主要依靠“業主自覺”。公仔箱論壇. D' N! n {. v, `5 H
& w- h: y! y+ {) M- I6 h% _' eos.tvboxnow.com而住戶們在冷卻了初領免費垃圾桶的熱情後,又回到繳費不情願,動手不積極的原點。由于缺少相應的引導、動員和監督,實現垃圾分類看起來只差一步,卻用了一年時間還沒有走完。
# m2 t, L6 P% k2 s/ T0 m3 k8 [7 H4 i; G6 @6 h. l6 \- Y
到如今,小區裏很多住戶仍不能分清垃圾屬性。垃圾桶上刷有簡單的“廚余垃圾”“其它垃圾”“可回收垃圾”字樣,以及幾個三角形標志。但如果能在垃圾桶上多花點心思,直接把垃圾分類的詳細知識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噴涂在上面,宣傳效果似乎會更好些。
5 I) M3 ^0 s$ D6 N) n5 y
( V- x+ D1 M) o4 H) j6 D8 Y- Mos.tvboxnow.com我曾在韓國居住過一些日子,發現垃圾分類理念在韓國深入人心,做得完善而徹底。每個家庭最少有三個桶,一個廚余類,一個塑料類,一個紙張類。哪怕扔一包方便面調料,也要把調料和小袋子分裝在不同的垃圾桶裏。小區裏扔垃圾的區域安放著近十個桶,桶裏的內容十分清晰,塑料瓶、紙張、食物……不熟悉情況的外國人去扔垃圾,過路的鄰居或物業人員會主動上來幫忙,仔細地揀,絕不能混淆。雖然整個過程有些麻煩,但想到可以減少污染、保護環境,我感到挺有動力,甚至有一點點自豪。
. `$ {, F' U7 Y# K8 j O& g, t4 q q7 X
從我們小區的實踐來看,要讓人們改變長久以來的習慣、形成良好社會氛圍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垃圾分類需要每個人親力親為,需要政府的引導和制度的保障,需要細化到社區的項目執行力。
/ N* T; b$ S) d8 v+ T$ s, S公仔箱論壇9 z# f% U8 I7 ^4 [- ^' J0 ~8 J
前幾天,小區裏又貼出“垃圾分類、造福人類”的口號,但願這一次能齊心協力把事辦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