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物价调控不能只靠行政手段

  在物价持续走高的大背景下,刚在近期因多次“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而被中国当局罚款200万元人民币(约38万新元)的日化品 (日用化学品,指平日常用的科技化学制品包括洗发水、沐浴露、护肤、护发、清洁等等)制造商联合利华(Unilever),近日再次被媒体曝出可能有“顶风作案”之嫌,悄然提高了部分产品的价格,引起舆论和民间的广泛关注。9 y! u5 X+ k# E6 l! x* E9 z; o0 |
  相对于上一次在3月底酝酿提价期间频频发声,维护涨价立场的姿态,联合利华此次明显低调,面对媒体询问时没有多作解释。
; z$ N) E$ n. e' ^1 s# p6 T6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事实上,据媒体调查发现,不仅联合利华有涨价的动作,其他日化品牌也同样悄悄提价。对许多经销商来说,此次价格上调不过是一次被延迟的调整。上个月初,发改委密集约谈日化企业,获得它们同意“暂缓提价”,如今这些企业重新启动调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凸显有关当局通过行政措施干预物价的局限性。
$ [. v0 u, Z2 J( ]/ D$ P% m  R0 W  《21世纪经济报道》访问的多位日化企业人士表示:“为什么大家都选择同一时间点提价?说明大家都到了不能消化成本压力的临界点了”。
2 E' f$ n& Q# V6 v: T: q. F  企业必须创造盈利,长期在亏损或低盈利的状态下经营显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运作方式,因此当成本不断上升,适度调整产品售价理应是一个合理甚至是无奈的市场行为。tvb now,tvbnow,bttvb+ f$ n( X% O0 a& J
  但从管制物价的角度,决策者和消费者未必以同样宽容的心态谅解企业追逐盈利的目标,可以想象的是,消费者更希望有关当局使用更强力的行政手段来达到立竿见影、限制消费品价格攀高的效果。
* s2 h5 g: Z7 _* g/ m+ ~8 bos.tvboxnow.com  纵观应对此次物价上涨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手段,确实发挥了控制物价的作用,也获得社会的认可。菜价上涨促使政府取消了运输农产品的过路费;价格欺诈等不法行为,在有关部门的严厉打击下,致使家乐福等商家受到处罚;一些产品的涨价势头,也在政府大力干预下得到缓解。
* O9 |% k$ {  }  管理通胀预期必须采用多管齐下的工具和措施,包括综合运用多种价格和数量工具,行政手段不过是其中一种手段,而且其使用必须建立在不破坏市场规则的基础上,否则将回归计划经济时代的指令式经济模式,与这个时代的发展方向格格不入。
8 O& Z& F. S8 a. e" l2 n5 m1 l% D公仔箱論壇  因此,此时更值得观察的是有关当局的政策反应。如果它再次尝试推出更多力度更大的行政措施,试图影响企业自主的定价行为,对外传达的信号显然是一个过度依赖行政手段应对通胀的政策倾向,而且也将让外界对其应对通胀的能力和政策选择形成疑虑。毕竟事实说明,用行政手段干预物价,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但无法在根本上将之化解。
4 X: e4 b( E( ?  V, c. [" q! S- f公仔箱論壇  本月在美国华盛顿参加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对媒体表示,通胀是目前中国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公开传递了通胀仍未受控的信息。在外界普遍预测中国通胀仍将维持高位的情况下,除了价格管制之外,决策者显然必须拿出其他办法来。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_; E4 k: L5 z- 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