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数年来,内地一些较具规模的企业,已分别在香港、内地、美国、新加坡等地上市,所以,开始有人提出,有质素的企业已经不多,难怪港交所近期频频到欧洲,甚至其它新兴市场招徕生意。上市企业质素有下降趋势,而IPO热潮仍在,引致部分保荐人为求做成生意,对企业未彻底了解,即希望迅速蒙混过关。令申请文件错漏百出,面对上市委员会的质询,也只能哑口无言。就算成功混过聆讯得以上市后,问题亦不断显现。洪良国际(946)上市约三个月后,去年3月底即被证监会指招股书失实,停牌至今。而同样在2009年12月上市的中国森林,上周三(26日)亦宣布停牌,公司其后公布,停牌原因是核数师毕马威会计师,在进行去年12月底为止的年度核数时,发现可能不合规格情况。
事件更加耐人寻味的是,停牌前两周,CEO李寒春透过渣打,以每股3.35元,配售1.19亿股,套现3.99亿元。而近日却有消息指,事件中涉及可能不合规格情况的人士已遭停职,包括李寒春。
辛思维与这位李寒春先生,其实也有过一面之缘。当时的感觉是这位李先生颇「精灵」,不过面对传媒,却显得有点腼腆。而被问到如何取得相关的森林木业资源的时候,这位CEO则显得神秘兮兮,直认需要与地方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
对于这个如此神秘的行业,辛思维只能自叹没有能力参透。对于森林这种重要的资源,各地政府理应不会轻易交给一般的商家发展,除非是「自己友」,所以关系显得特别重要。只不过,公司管理层跟甲市的官员老友,不代表也能取得乙市的森林。所以,一家公司的业务若只单靠公司高层的个人关系,其拓展空间相信十分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