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驻沪记者曹敏慧19日上海专电》上海「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市长韩正首次谈到上海房产税的方案,将对超过一定人均面积的新增房按一定的比例征收,进一步抑制房地产投资和投机,明示了上海利用税收调控房价的目的。戴德梁行华东区综合住宅服务董事胡港文接受《经济通通讯社》访问时则表示,不肯定房产税对上海房价有甚么方向的影响,因为仍有些未知数。
胡港文表示,中央对房地产的调控早在2003年开始酝酿及引起讨论,到2005年才正式出台措施对楼市作出调控。他表示,回顾过去多年的市场数据,政府每一次出台调控措施后,虽然物业交投量有所下降,但对房价只构成短暂心理影响,因为始终中国老百姓对房地产刚性需求仍然存在,而新供应短缺,所以市场总是在温和调整后,楼价继续上升。
他认为,中央自2005年开始至今的调控政策,一直都在作出微调,但留意到2010年政策出现明确讯号,中央希望中国房地产市场除了存在自由市场外,亦有社会保障性住房,像香港与新加坡实施「双轨化」。故从去年开始中央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包括配置更多土地资源在社会保障性住房方面,但这亦可能会对自由市场住房价格构成压力,因为私人土地供应更加紧张。
胡港文相信,当内地房地产市场「双轨化」后,社会保障性住房制度让老百姓不用再担心因为房价上涨买不到房子,楼市「抢购」潮退却,供需结构趋于平衡,内地的物业市场将回复理性,楼价才不会大幅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