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隔晚受阻11,000關微跌報收,帶動周五亞太區股市普遍獲利回吐,尤以印尼、日、泰市場跌0.9-1%為主。不過,內地股市長假後復市追落後,上證綜指重越2,700關,急升3.12%收報2,738,成為區內最佳市場。港股一如預期受內地股市激勵曾升叩23,100水平,但隨後引發獲利回吐,一度倒跌低見22,861,收報22,944,升60點,維持五連升,成交865億。即月期指轉炒低水53點收報22,891,顯示大市在23,000前有整固壓力,調整後有利破關而上。 港股上周連升五天合共586點或2.62%,加上上月以來累積升幅已大,故尾市強勢股都出現回吐壓力甚至倒跌。消息指出,美國已將人民幣升值問題列入G20峰會議程,對港股投資氛圍構成不明朗因素。 也談「海域之死」 擾攘4年多的海域集團案昨日終在區域法院宣判,前主席葉劍波等6名被告,判監3-7年,其中葉劍波被判監7年,此為區院最高年期。6人早前被裁定串謀詐騙、發表虛假陳述、串謀洗黑錢、不誠實使用電腦等13項罪名成立。葉劍波自07年9月18日被拘押後,已3年餘,他與其他被告會否上訴,仍受市場關注。 海域案已作出宣判,從股民投資者的角度,談論這宗案件的前因後果,也有所啟示。「海域之死」,相信港人投資者都會記得,06年7月轟動香港股壇的大事件是獲委任調查的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發言人公開宣布,海域8.4億元人民幣不翼而飛,當時任副主席的許浩明隨即往法院申請委派清盤人,海域孖寶出事前的30億市值也從此蒸發。 09年3月,最高法院對葉劍波的假帳案9宗罪作出裁決,全部罪名不成立,法官裁定葉獲堂費。9宗罪之中,曾引致海域被銀行全撤貸款、追收欠款的「8.4億元不翼而飛」,竟也不被控方列入控罪,原因該筆款項後來查清是會計帳內的「派生存款」,在內地會計界屬合法,並非有人偷走資金。9宗罪中控方不堪一擊的「虛假交易」,是辯護律師傳召會計專家作供,得出的結論只不過是業界慣常的人民幣兌換港幣操作,「涉案金亮公司把交易款項交回給海域附屬僑立化工,是因為貨物的最終買家在內地,該些買家只支付人民幣,金亮只是扮演中間人角色,把人民幣兌換港元轉給僑立化工。」控方敗訴後歸咎葉被檢控後,從無披露用作抗辯的「人民幣兌換港幣等轉款」事宜。檢控程序缺乏對當年兩地貿易慣常貨幣兌換運作,被業界批評太兒戲,難怪法官在聽完專家作供後,撤銷控罪。 最高法院與區域法院不同之處,高院量刑最高可囚終身,由陪審團作出裁決;區域法院年期最高7年,但無陪審團,由法官作出裁決。葉劍波曾要求其餘案件續由高院審理但被拒絕。 區域法院審理海域買賣機器詐騙耗時長過龔陳爭產案,如今已劃上句號。若果時光倒流,上述欺詐1.8億元案件應不致令涉及30億元市值的公司倒閉,主席被控,公司仍可運作,若非「8.4億不翼而飛」太轟動,基金及投資者的投資也不會蒸發殆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