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共18大的國際戰略伏筆

9月間,中共最高領導層外事活動最為活躍。中共中央政治局九常委全部投身外交活動。這一連串外交活動,既打開了中共18大前外交攻勢的大門,又推開了中共18大後中國國際戰略調整的窗口。踏入9月,以胡錦濤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20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打頭,展開了這輪緊湊的外交攻勢。這輪外交攻勢,有三個特點,即老一輩「走出去」,接班人「迎進來」,新老一體「硬起來」。走出去的,是即將在中共18大退下的老一輩。除胡錦濤赴俄國出席APEC之外,還有溫家寶赴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出席第15次中歐領導人會晤,這是溫家寶就任國務院總理後,連續第十次也是最後一次中歐領導人會晤;人大委員長吳邦國,則出訪伊朗、緬甸、斯里蘭卡和斐濟;中共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突然出訪阿富汗,成為近世紀以來首位到訪的中共領導層人員,但其實也是為他任內的反恐部署作收關。在老一輩程式化的出門外交之外,接班人的「迎進來」,則顯得目標明確。9月中,預定接任總理的李克強到寧夏出席第三屆中國-阿拉伯國家經貿論壇,重點力拓與阿拉伯國家和組織的關係;稍後,預定接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赴廣西出席第九屆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暨2012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論壇,著力舒緩與東盟國家的關係。本來中共18大之前,領導層刻意要營造一份熱烈的外交榮景,為這屆領導層的十年外交做個總結,同時也為中共18大創造氣氛。但南海方面與菲律賓和越南的摩擦、為釣魚島與日本的衝突,以及與美國出現的矛盾,令外交氣氛大變,以中日間的釣魚島衝突而論,甚至可以說是十年來最緊張的一次。在這種情勢下,不論要退的還是要上的,中共領導人集體硬了起來,特別是對日外交硬了起來。中共18大前的最後一輪外交攻勢,其間雖然有大量的應急之作,特別是與美國的緊急外交往還,但總體上,還是能摸出一點中共領導層交接之際,國際戰略調整方向的蛛絲馬跡。首先,中共18大之後,主要的外交對手,還是美國。原來以為中國外交部長用了「美國通」,與美國的關係會有改善,誰知道過去五年中國對美外交是最為失敗的,其失敗的關鍵之處,就在於引火燒身。所以現在調整對美關係的呼聲,相當強烈。中國研究國際問題的專家,還有一種綱舉目張的說法,認為與美國關係調整好了,日本絕不敢鬧,菲律賓馬上收聲。當然,如何調整與美國的關係,是爭論最為激烈的國際戰略課題,好在觀點有左有右,但避免與美國的衝突,成為主流。中國國際戰略的重點,是處理與美國的關係,那麼中國國際戰略的突破點,應放在何方。近五年來,中共外交陣營迷信已經崛起、自認可以坐大,走了不少彎路,惹來不少麻煩,如胡錦濤力主與古巴和北韓交好,又比如外交政策主導者主張全力走進非洲,以對非外交為外交資源主要投放地等等。國際戰略調整,重在總結教訓。下一輪外交突破點,選在哪裡,方向大致已明,正好是習近平、李克強9月外交重點,一在東盟,二是中東。這是因為,與東盟國家關係處理好了,周邊外交三分之一任務完成,還可能走出對外經貿新天地。與中東國家的外交關係深化,道理更加淺顯,那是重在能源外交,打開西部通道。再一個令人關注的問題,是中共18大後新國際戰略下,如何調整外交政策。目前外交領域和學界,大致有兩種論調,一叫「固守根本」,一叫「大力創新」。前者主要來自外交系統,是外交既得利益者的論調,強調守成和不變;後者主要來自學界,著眼於中國外交出現的問題,中國崛起面臨的危局,提出要找尋新解決方案。而從未來的領導層方面,習近平最近在南寧論壇上講了八個字,最值得注意,那就是「審時度勢,順勢而為」。這八個字,極可能引領未來中共外交政策的基本方向。        os.tvboxnow.com7 a2 ?3 m. u# x" k6 g) E9 d
os.tvboxnow.com7 y5 A( [5 _" _/ l/ }
os.tvboxnow.com, @5 B9 C- L1 c& n- M. V
os.tvboxnow.com0 j) `, L, R4 }1 o6 k; y
世界日報社論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