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概念需四個必要條件
; f* M, B" l# Z公仔箱論壇5 S# H/ z1 _% W8 k/ _- |3 r y
條件一說的「統一的語言」,指母語而不是官方以行政命令確立的一種 共同語。這裏,斯大林只提語言、不提文字,因為有些民族有語言而無文字,亦不應妨礙其成為民族。按此條件,「新加坡人」構不成一個民族,因為內部有三大不 同母語的群體;新加坡因此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而「新加坡人」不過是該國公民的統稱。香港的日常語言基本上統一,可稱為港式廣東話,夾雜了英語、美俚、 大陸和台灣普通話的若干辭藻和句法,以及少量日語漢字詞,混雜程度很高,還未及標準日本語。港人這個日常語和大陸上的各種漢語有多相近不是問題;要點是, 港人當中,在這個日常語群體之外,沒有其他具規模的日常語群體(香港的印裔、南亞裔,群體太小,暫且不論)。
6 }* _: I: X- p" S6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S4 B4 p5 {: h2 y- i
條件二不言而喻。條件三,香港也具備了。香港是一個放射型的自由經濟,和大陸不同。大陸改革開放特別是「入世」以來,其經濟性質和香港趨同;近年因特區政府推動港深經濟融合,逐步放棄 小政府自由經濟模式,亦會產生趨同效應,大家可視之為當局為弱化條件三的一種趨向;但無論如何融合,香港在經濟管理、企業文化、商業法、運作守則、商業道 德觀念、以普通法處理財產糾紛等方面,大體上仍是與大陸南轅北轍、品位不同。& h% I" k& W- }- S
tvb now,tvbnow,bttvb% R& n5 F& B* D% W" h/ D9 f
條件四,香港人亦滿足得相當深刻。社會文化方面,無論雅俗,長 期以來,大陸俱對香港着意排斥,視港人文化為「腥(香)風臭雨」、殖民地奴化思想、西方腐朽意識產物。政治文化方面,更牢牢築起各種防線,包括邊境印刷品 查禁、互聯網上的防火牆過濾,等等。過去,這種官方主導的排斥是單邊單向的,只是大陸排斥香港,香港卻容許大陸那套思想文化自由進入,港人接不接受是個人 問題;對此等排斥,老一兩輩的港人逆來順受,並無特殊反應。不過,新一代就不同了;最近的光復上水、反蝗、反國教、反赤化等運動,他們既當前鋒也當中堅, 把香港和大陸之間的文化心理排斥變成雙邊雙向,雙倍深刻。. y$ W- \7 C- Y; k# v7 z3 j1 @
3 b/ T' I/ r, |0 h( t8 i) A5 W
如果從大歷史的角度看,港陸之間的文化心理異化,有幾個里程碑:第一是1842年 清政府割讓香港給英國,香港淪為英國殖民地,英式殖民地文化以少數身份佔據主導地位,中國固有文化成為「多數人的次文化」;第二是1949年大陸解放、走 上中共一黨專政道路,以馬列毛意識形態價值觀全面徹底取代中國文化,割裂以至剷除了與香港大多數人之間的固有文化紐帶,遺害於今未止;第三是香港在七十年 代出現以「獅子山下」為標誌的本地意識;第四是1997年的去殖回歸,但其文化心理影響比較有限(舞照跳、馬照跑);第五就是2000年以後明顯浮現的 「香港核心價值」觀念和保衞這些核心價值的本土運動,那是因應政權漠視港人感受、大手推動兩地融合而產生的反作用,最深入人心。上述整個過程裏,港人大處完全無咎,北京卻曾犯下大錯。
) ]# X( g& a- ?6 D5 L#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2 x; H4 K1 u/ \( l硬實力撐場於事無補
' n: ]. ]0 W0 F: Otvb now,tvbnow,bttvb
$ `3 v& T! z0 t1 N2 y6 Wtvb now,tvbnow,bttvb在這些里程碑下面,是隨着外間事件不斷發生、每天每時都在港 人心理上出現的微小變化,把「香港人」推向或推離斯大林意義上的少數民族身份。舉凡特區政府在某事情上的表現、鍾民調發放的每一個數據、溫家寶的一些話、大陸經濟的狂飆、京奧熱、毒奶、神九、李旺陽、王谷薄事件、上水、國教、釣魚台、這幾天的美國大選與即將召開的中共十八大的對比,等等,或正或負,在在起着點滴作用。os.tvboxnow.com" ]0 _# I+ g5 S2 z5 e1 M$ @/ ~" L
公仔箱論壇6 n! R/ D8 I# P7 I8 v6 K
當然,在文化心理層面看港陸之間的關係,排斥和異化只是一個方面,共同點還是有的,特別是如果我們不狹義地理解「中國」為僅僅 的「政權中國」,而是站在同一個華夏文化屋簷之下看事情。「香港人」異化為一個少數民族並無特別好處(難望可從北京手上得到更多社經方面的寬鬆),站在中 華民族統一的立場看,卻是有危險的。大陸處理少數民族的往績不佳,像十九世紀末葉的沙俄處境一樣,邊疆上的民族都滋生了獨立運動:藏獨、疆獨、蒙獨、台 獨;希望下一個不是港獨。但是,人心如何走向,是一個軟實力問題,北京要用適當的高超的軟實力長期解決。在大陸要開展政治改革開放,在香港要收斂對港人的 跋扈囂張,凡事不強加於人,則或可慢慢收復失地;但出動解放軍巷戰軍演、放任京官出場示意「請滾蛋」、強推無說服力的國教,等等,都是軟實力見底、硬實力 撐場的表現,絕對於事無補,不信可以問問那些香港新一代!tvb now,tvbnow,bttvb) h8 w" i4 s/ r# I% v
+ r1 x- F% E/ m1 {5 _os.tvboxnow.com《信報》特約評論員
3 v' T3 B( y. C5 e. Y4 q* \5 Aos.tvboxnow.com
1 p5 T( |7 m7 c' l$ k) r' u; n& s【註】這篇文章收錄在《斯大林選集》(上),1979年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英文版網上有,題為「Marxism and the National Question」。文章很長,還討論了少數民族是自治還是自決、民族問題和階級問題的關係等,在今天的中國意境上還有參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