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政府諱疾忌醫,坐視貧窮問題不斷惡化。現屆政府重設扶貧委員會,第一步是訂立貧窮線,豈料一算之下,竟發現全港高達兩成人口活在貧窮線下,比社聯估算的一成七猶有過之。貧窮問題惡化到這種地步,當局將如何解決呢?
4 k' y* G# K% D. m+ S: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p8 |+ A5 F3 [3 _1 S6 ]9 D社聯早前根據港府數據進行推算,以住戶入息中位數一半為界線,得出全港共有一成七,即大約一百一十七萬窮人的結論。但中央政策組全職顧問王卓祺透露,當局參考國際標準訂立貧窮線,發現實際貧窮人口比例高達兩成,即是說平均五個港人就有一個貧窮,不可謂不驚人。
4 Q. t5 @4 [) I! C* U6 S+ N公仔箱論壇
. ^5 ?$ A% i9 J, Z- f3 N/ g, T9 `tvb now,tvbnow,bttvb一直以來,貧窮線被視為政府制訂各項民生政策的依歸,是量度貧窮人口及貧窮程度,從而制訂扶貧措施的主要依據。事實上,雖然全球各地情況不同,貧窮程度有別,但大部分國家及地區皆根據自身情況制訂貧窮線,以便推出相應措施,唯獨港府一直拒絕制訂貧窮線,證明他們根本沒有把貧窮問題放在眼內。現屆政府肯正視問題制訂貧窮線,總算走出正確的一步,然而,單單有貧窮線是不夠的,關鍵是如何扶貧。tvb now,tvbnow,bttvb! q" X& K9 q! l5 C( T
os.tvboxnow.com/ X& t( n; A0 P5 F5 M" Y& O, T
必須指出的是,制訂貧窮線不僅要看收入,還要考慮居住環境等其他因素。舉個簡單例子,兩個同樣月入一萬元的香港家庭,一個居住公屋,一個租住劏房,兩者的實際處境天差地別,誰更貧窮不言而喻。事實上,高地價、高樓價及高租金是造成為香港貧窮問題的深層原因,不但對市民的居住和生活成本造成直接影響,同時亦加重營商成本,推動物價上漲,削弱整體競爭力。
: ^8 a4 n( G8 ~8 W9 |% S. S6 o# mtvb now,tvbnow,bttvb$ q% I" h* y3 }. u9 d: Q' x
著名作家托爾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今日香港是:「富裕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貧窮的家庭各有各的貧窮。」有些人因老病交煎而陷入貧困,有些人因經濟結構轉變而失業,有些人收入不足以應付生活開支,還有一些配套不足的偏遠地區,因為交通不便、就業機會太少,造成地區性貧窮問題。不同人的貧窮成因不同,港府必須查清成因,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 _2 F. w; V6 g公仔箱論壇
8 q3 M( [3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避免跨代貧窮惡化,必須由改善教育入手,為清貧子弟提供接受優質教育的平等機會。而減少在職貧窮的治本之道則在於推動經濟多元發展,為低學歷、低技術的基層勞工提供就業機會。至於人口老化日益嚴重,貧窮長者與日俱增,港府應該主動負起安老責任,盡快增加資助宿位,研究推行全民退休保障制度。
2 k- i A; p e6 A8 `.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os.tvboxnow.com) ^. F# t, B+ E& A2 o
總而言之,貧窮問題千頭萬緒,扶貧紓困必須多管齊下、持之以恒,制訂貧窮線只是第一步而已。實際上,如果當局拿不出具體措施扶貧,基層市民的生活質素無法改善,貧窮線設得愈高,只會製造出愈多窮人,除了加劇社會悲情氣氛,製造更多怨氣外,還有甚麼意義可言!tvb now,tvbnow,bttvb. _" a( {% P- s6 h: n, W: E7 W
) g/ M% O3 H" k2 [) f- _
tvb now,tvbnow,bttvb9 }5 S: K/ o, p- b/ T- `
太陽報社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