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港產學生 根治癌症突破 《自然》發表研究 立志學成回流
0 Z! d2 ^5 X5 s9 W9 _/ Y2 D4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明報)2010年5月3日 星期一 05:05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I) E; H6 J
【明報專訊】醫學界至今仍不斷研究根治癌症方法,年僅27歲的香港小子梁子宇,透過老鼠胚胎幹細胞和基因研究,首次發現將癌症連根拔起的曙光。他發現,透過控制一種名為ESET的蛋白,便可將致癌幹細胞殲滅而不影響正常細胞,是啟發根治癌症的新突破。報告已於4月8日出版的國際權威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發表。os.tvboxnow.com7 d( o: H- X4 ^( @0 q! W
k: o" y" s4 M) g& I! G
本身也從事基因研究的香港大學 校長徐立之 對此也感可喜,並指香港極需此類優秀人才回流。公仔箱論壇* A1 |0 P5 A7 y& H! K1 b9 k
* U4 O1 v- i3 n$ k8 f$ Zos.tvboxnow.com梁子宇(Danny)的父親是本港執業西醫,但他並無繼承父業讀醫,而是自創新天地。他13歲隨家人移居加拿大 ,在當地完成中學課程後,先後考入英國 倫敦 大學學院 (UCL)和倫敦帝國學院(IC)學士及碩士畢業,一直鑽研香港較冷門的基因研究,專注「表觀基因學」。3年前他返回加拿大在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攻讀博士課程至今。
$ Z5 u' A% j0 Y1 S/ z! `; A
7 s0 Q, w5 A8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他透過長途電話接受本報訪問時說﹕「香港的確是少人研究此學科,但正因為少,就應該去做。」梁子宇擁有一顆赤子心,希望透過所學知識,研究出治療疾病的新突破,造福病人。
* @9 D& I6 l% A; G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c$ g i# R M) t4 t
針對致癌幹細胞 不傷正常細胞
7 E# [& q; h6 e
5 r" i$ F5 u& w/ v1 D% W「現時治療癌症的傳統方法,是將腫瘤切除,然後做化療、電療等,但化療和電療除會將癌細胞殺死,就連一些正常的細胞也被殺死;我們的發現可針對致癌的幹細胞,做到清除癌細胞但不影響正常細胞。」他與日本 京都大學一名也是三十出頭的研究員松井稔幸研究以往較少人關注的蛋白「ESET」,找到根治癌症的曙光。os.tvboxnow.com6 k1 r7 b0 O# m& ^0 x
$ a [. J- M5 v3 J) n; V8 \公仔箱論壇與港校「傾過偈」 正讀博士
; }! ]1 [0 f9 s- Aos.tvboxnow.com
& @& Y1 X( r: @3 _6 n公仔箱論壇年紀輕輕便在國際科學舞台露光芒,被問及是否已有香港的大學向他招手,梁子宇說,確有香港的大學教授找他「傾過偈」,但他指自己仍未博士畢業,回流加盟是言之尚早。
7 A7 E/ O4 j6 ?4 ^% rtvb now,tvbnow,bttvb3 I6 D4 i P7 x! O7 J
梁子宇「放洋」多年,但家在香港,每年放假也會回港,對這片土地很有歸屬感。他立下決心,學成後一定回來作貢獻,但不會是短期內的事。「我想在外國從事研究一段時間,希望有一番成績後,才返香港領導研究隊伍從事研究。」
- u- X/ F$ q, \8 M( e
- g2 P3 k% \2 qtvb now,tvbnow,bttvb港大校長徐立之接受本報查詢時回覆,香港年輕人能在科研上有成就並獲國際認同,值得恭喜,港大當然有興趣汲納世界各地不同年齡和學科的優秀人才,而香港本身也有很多優秀的科學家。
q9 p* _; ?1 P3 Q2 K& m1 L公仔箱論壇
) U6 x1 ~0 N( X! ]1 G/ n/ g- g2 T公仔箱論壇《自然》為學術界最矚目的國際科學期刊之一,即使是香港著名大學講座教授級學者,發表的科學研究能獲《自然》刊登亦非易事。香港微生物學系教授管軼於06年便曾在《自然》發表了一篇青海湖候鳥爆發的H5N1 禽流感 ,很可能由南中國的家禽傳入的研究報告,曾被國家農業部指泄露國家機密。
% k3 j2 \% U9 ~. v公仔箱論壇
/ h0 ~. E9 Z& C%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明報記者 陳佩儀tvb now,tvbnow,bttvb( c6 p, o( b) c8 o/ ~6 U6 o' O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00502/4/hsl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