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沈旭暉、李峻嶸﹕從美國內部政治看中美貿易戰

本月中,美國先宣布將對中國製輸油鋼管徵收懲罰性關稅,之後再聲言對中國進口的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同樣徵收懲罰性關稅﹔北京的反應則是對美國部分進口汽車產品和雞肉產品啟動反傾銷調查。其實近年中美兩國的發展相對穩定,以2007年中方統計的出口數據為例,出口往美國的金額佔總出口額的 19.89%,是歐盟以外的中國第一大出口市場,中國也已超越日本,成為美國的第三大出口市場。為何美國今天再次主動實行保護主義政策?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q" w; N$ [8 q5 e

7 x+ L9 o+ S: ?+ h8 htvb now,tvbnow,bttvbos.tvboxnow.com  \5 k5 P1 Y* M; H4 e  R
美議題網絡影響力愈來愈重要
. d& [7 {3 t; j* ios.tvboxnow.com事實上,這更多是內政問題多於外交問題。正如美國外交學者Steven W. Hook指出,美國在制訂外交政策時,議題網絡(issue networks)的影響力愈來愈重要。「議題網絡」這個概念在1970年代由Hugh Heclo提出,指美國建制內外的不同力量,在個別議題上有不同的立場而互相競爭、爭取盟友,以影響最終決策。
& w; b0 b) x0 B# H. \8 q
3 \* }8 S* n% z5 Y中美在1999年簽訂雙邊貿易協議,美國在翌年通過給予中國永久最惠國待遇,促成中國於2001年底加入世貿。此前,克林頓主張對華採取「接觸」(engagement)政策,傾向開放對華貿易,得到支持主張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的經貿關係的勢力支持。這批支持開放對華貿易的勢力主要來自美國商界和農業界,希望通過談判令中國開放市場,以得到更多商機。這一派意見認為通過加強經貿交流可讓中國融入世界的經濟體系,進而促進中國的改革和令中國接受國際的遊戲規則。, f3 d$ O2 x! @0 K) o* o& F

+ l2 l$ S0 K% nos.tvboxnow.com至於反對予華永久最惠國待遇的陣營,成員來自五湖四海,代表的利益與理念截然不同,包括人權組織與宗教團體,他們的立場是建基於對民主、人權和宗教自由的信念﹔也包括工會等勞工團體,他們擔心工作機會會流失到中國。紡織界因憂慮無力與成本較低的中國貨競爭,而不願見到美國市場進一步對中國紡織品開放﹔環保組織和反對自由貿易的團體等,也是成員之一。
' g; X" a4 M$ L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3 g& V7 `% |% C! S公仔箱論壇中美雙邊協議的簽署和中國加入世貿,並不代表美國國內反對開放對華貿易的聲音消失。長期以來的對華貿易逆差,在中國入世後進一步擴大。美方統計顯示,對華貿易逆差的總額由2001年的830億美元,攀升至2007年的2562億美元,對那些一向反對開放對華貿易的團體來說,如此龐大的逆差讓他們續有在美國國內發聲的機會。以勞工團體為例,他們質疑中美之間的貿易並非建立在一個平等的平台上,原因是中國勞工未受到應有的保障,中美勞工之間要進行無底價競賽/比賤(race to the bottom)。再加上中國控制人民幣匯率,故開放對華貿易的苦果除了龐大的貿易逆差外,還有令到美國勞工成為中美之間不平等貿易的大輸家。
; f  U3 v$ s( X$ u/ N/ i公仔箱論壇
/ w% e$ a( k, S7 e" w3 H$ z2007年中,美國數間玩具商多次回收中國製造的玩具,令到中國製玩具的品質一時成為各大媒體焦點。當時美國各方力量紛紛就中國入口貨的安全問題表態,針對這問題的議題網絡亦已成形。與之前一樣,不同的勢力大致分成兩個陣營﹕小布殊 政府和商界主張持續與中國交流,希望通過與中國方面合作和加強美國本身對入口的質檢制度解決問題﹔但同時美國勞工團體、與勞工關係密切的左翼國會議員、加上傳統質疑中國的右翼議員,則不約而同希望藉產品安全問題來加大壓力,以求改變對華貿易政策。當時正值民主黨總統初選期間,奧巴馬在評論有關議題時,曾聲言將會禁止中國玩具入口。直至中方外交部發言人反擊其言論,奧巴馬才否認會不讓中國玩具入境。
. \! [/ y2 Y9 t6 g$ F5 U. R) Ios.tvboxnow.com
' x$ B& g$ N# V4 Y  I5 C& ?1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l% w; E: Q. z. Q9 u; J中方應個別回應美國內不同人士
9 u8 {: ]( m% W. e6 ?7 J& }tvb now,tvbnow,bttvb中方若要避免與美國爆發貿易戰,回應方法並非報復,而是認清美國國內不同背景人士所持有的不同理念和利益,並進行個別回應,正如中國擅長的個別回應美國大企業利益的手法一樣。這不但可改善中美雙方在經貿問題上的緊張關係,對中國的軟實力能實質提升,也能進一步對美國國內民情有所影響。os.tvboxnow.com! {* Z+ G( j' S) O! e) {, W

  g. @7 l" m4 ?5 O0 _6 `( p& ktvb now,tvbnow,bttvb畢竟,這早已不是政府說了算的時代,無論是中美雙方,民間角色參與外交的空間已愈來愈大了。
2 E. [' D  P; i- X! g" s+ R公仔箱論壇6 S( R% d5 }3 C( n
作者分別為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副教授、專任導師,Roundtable成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