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轉貼] 超強「暗示」

 ,  描述: By 林震醫生 / 頭條日報
筆者最近到澳洲上了一個催眠學的深造課程,其中講述的一些技巧包括「暗示」和「專注」,暗示是催眠學的主要傳遞訊息方法,另一方面,只要我們將專注改變,就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果。在澳洲期間,每當筆者在網上閱讀本地的報章,不時會看到「贏在起跑線」、「贏在XX前」等標題或內容,可是有誰會停下來想想這些話語背後的動機?. J+ m+ R2 m4 w/ O

1 c9 i- C% F5 [# L5 U: b: F公仔箱論壇從催眠學角度分析,「贏在起跑線」可能是一個暗示,可惜察覺到的人真的寥寥可數,究竟這個暗示從何而來?筆者已經追溯不到其出處。究竟有幾多家長曾經停下來細心想想,這句耳熟能詳的口號,或許只是不同商家給各家長的超強暗示、或許它只是不同商業機構的宣傳口號、或許這可令大家潛移默化地沉醉於它們的產品!表面上看是為子女做好準備,實際上就是將不同的產品推銷到天真無邪、無法Say No的孩子身上。4 @  T1 q. Y- G' L

7 ^6 `/ Y( Q+ k: W3 Y/ x/ C從催眠學的另一角度分析,在「贏在起跑線」的觀念上,我們的專注是放在起跑線,為何要將專注放在那裏?因為起跑線根本就沒有輸家,大家都從未開始比賽,這樣甚麼產品都顯得天下無敵。假若我們將視線轉移,將專注放在終點線又會如何?相信大家突然靈光一閃,明白到在終點只能得一位贏家,其餘的參賽者都是輸家,所以「贏在終點線」是不會成為口號的。
2 V: j8 c3 a- x# b. r   d& J# l2 T8 V% J* g
因此筆者認為,我們的專注應放在終點線而不是起跑線,如果有某種產品或方法,能令子女除了「贏在起跑線」還能「贏在終點線」,這才是所有家長夢寐以求的。希望筆者的分析,能一語道破並解除超強暗示對各家長的影響!
9 T! N4 A8 Z; A; C& rtvb now,tvbnow,bttvb
真是當頭棒喝,一般人確實不會想到要在終點勝過他人,只想著一開始就要比別人強,受教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