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d0 ?# x* ?) a0 Z2 R5 a( h, K# J1 f
+ x5 g4 G) C5 \os.tvboxnow.com
0 m# Q3 B' k0 Q, q5 ttvb now,tvbnow,bttvb
8 c( v3 j% x( ?& X& q0 y( bos.tvboxnow.com吸電子煙比較無害?美研究:對DNA的不可逆損傷不輸紙菸。3 u! c/ d E H% `
就在不久前,「菸害防制法」部分條文修正正式上路,當中最受矚目的部分除合法抽菸年齡從18歲提高為20歲外,就是全面禁止電子煙的製造、輸入、供應、販售、展示、廣告或使用。新法開始施行,對於遏止電子煙氾濫與年輕化,應能發揮防微杜漸的效果。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發布的「2021年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台灣青少年吸電子煙的比率已超過紙菸,使用率由2018年的2.7%上升至6.6%,短短3年時間竟快速成長1.4倍。探究原由,最多人的回答依序為「朋友都有在吸」、「味道較好」及「不會有煙味」等。; D9 {4 e; i. U; m& j
除了上述的因素外,許多電子煙愛好者也相信菸商的減害或無害行銷話術,認為吸電子煙可幫助戒菸,對健康影響不大。然而,最近有一份發表在國外知名期刊《尼古丁與菸草研究》(Nicotine & Tobacco Research)的報告推翻這樣的說法,提供給哈菸族們參考。公仔箱論壇- R3 u) T5 C, ^5 d% a
吸電子煙頻率愈高、時間愈長,對口腔細胞DNA破壞愈大該研究由美國南加州大學凱克(Keck)醫學院的公衛專家艾哈邁德•貝薩拉提尼亞(Ahmad Besaratinia)博士所主持,其領導的團隊透過刊登告示招募到72位健康的成年人,並針對他們進行調查。) k- R0 H: n2 |* t, j
首先,所有人被分為「吸電子煙」(註:從未吸過電子煙以外的菸品)、「吸紙菸」(註:從未吸過電子菸)、「不吸菸」(註:從未碰過任何菸品)等3組。後續除安排問卷訪談,蒐集和當事人吞雲吐霧相關的資料外,也擷取口腔內膜的上皮細胞,送交實驗室檢驗。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 r+ G& M' `6 r
從統計數據發現,「吸電子煙」組和「吸紙菸」組成員的脫氧核醣核酸(DNA)損傷程度,分別是「不吸菸」組的2.6倍和2.2倍。
. ]( f* s0 p1 M* @1 L進一步的分析顯示,吸電子煙的頻率愈高、時間愈長,對口腔細胞的脫氧核醣核酸(DNA)破壞就愈大,同樣情況也適用於吸紙菸。而DNA損傷已被證實與人體多個器官的癌症發生有密切關聯。
8 X# V; F: A2 ~; k! [6 i- E% Otvb now,tvbnow,bttvb不同類型或風味電子菸,對DNA的破壞程度也值得關注使用電子煙筆、豆莢等新款設備對DNA帶來的負面影響似乎最大,損害程度是「不吸菸」組的3.3倍。至於風味部份,和不用電子煙者相比,最傷DNA的是甜味電子菸,再來是薄荷、煙草與水果味。os.tvboxnow.com% c$ [+ |+ g6 D' z; k
研究者表示,吸電子煙或紙菸皆會對DNA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進而導致身體疾病。使用電子煙無法幫助戒菸,更別說取代紙菸。tvb now,tvbnow,bttvb+ L3 b" c. Q( d) h, X
有鑑於此,別再以為「電子煙不算菸」,唯有遠離,不因好奇或誤解去接觸,甚至成為習慣,方能避免蒙受其害。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0 P8 M# Q) i$ Q4 y# D6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