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3 在晴朗的一天出發 13-jul-2009
, 描述: 太好喇,阮子健上左黎早晴朗
太好喇,阮子健上左黎早晴朗
柴灣自焚案兩傷者仍危殆
(明報)2009年7月13日 星期一 08:00
柴灣漁灣邨漁安樓食店昨日發生的自焚案,受傷的死者妻子和食店女員工目前仍然情況危殆。
被丈夫淋天拿水後點火被燒傷的48歲女子,以及50歲食店女員工目前仍在醫院進行搶救,兩人情況危殆。
事發在昨日,一名55歲男子昨晚到漁灣邨該間飯店尋找分居妻子,懷疑因為感情問題起爆發激烈爭執,男子其後把婦人捉緊,然後取出天拿水淋潑及點火,想同歸於盡。在場一名女工見狀,拚命把女傷者拉走,兩婦均嚴重燒傷,送院搶救後命危,自焚漢則燒至焦黑死亡。(即時新聞)
摸蜆潮恐損泥灘生態 東涌灣蜆鎘含量 超內地標準 <=== 上個月我去搭360都見到好多好多好多人摸蜆呀!!!!
(明報)2009年7月13日 星期一 05:10
【明報專訊】「摸蜆」近年成了甚流行的合家歡活動,但不少泥灘水質成疑,本報化驗3個熱門泥灘的蜆發現,雖然蜆所含重金屬只屬微量,但東涌灣蜆樣本的鎘含量仍超出內地安全標準,不宜多吃。環保署及長春社亦不鼓勵市民摸蜆,以免干擾泥灘生態。
摸蜆活動近年甚受歡迎,不少家庭愛其「有得玩、有得食」,東涌灣更成新興大型摸蜆場地。每逢大潮退日,東涌逸東邨附近的東涌灣,即會現出5至6個標準足球場大的泥灘。
無懼污染 煲湯煮吃
記者曾數度到上址觀察,有小孩指朋友會把蜆掘回家煲湯或煮來吃,他們都不擔心蜆是否乾淨。有街坊更指部分熟手摸蜆者,半日可採集一大桶蜆。
本月初的大退潮日,記者目擊過百名摸蜆客,穿短褲拖鞋從四方八面湧至東涌灣,不少疑是趁暑假提早開始一家大小來玩。他們大都有備而來,除了戴帽及帶雨傘,更有鐵犁扒、鏟及水桶,有些更帶有摺櫈。記者見到泥灘不少地方都被掘至疙瘩處處,不少寄居蟹因此當殃。
泥灘疙瘩 寄居蟹遭殃
為了解泥灘蜆的食用安全,記者在3個摸蜆熱點,包括東涌灣、馬鞍山烏溪沙白石泥灘、屯門蝴蝶灣取樣化驗重金屬含量。掘蜆時,記者發現以蝴蝶灣最骯髒,冲往泥灘的海水有大量垃圾,馬鞍山泥灘的泥亦烏黑非常。
化驗結果顯示,三泥灘的蜆均含微量的砷(百萬分之3至4)及鉛(百萬分0.3至0.6),東涌灣的蜆更驗出含鎘(百萬分之0.3,即0.3ppm)。雖然各樣本重金屬含量均低於香港食物安全法例的上限,即未有超標,但若採用更嚴格的內地海洋生物標準,那麼東涌灣蜆的鎘含量(0.3ppm),是內地標準(0.05ppm)的6倍。鎘常見於工業污水,未知東涌灣蜆的鎘會否與珠三角工業廢水有關。
食環署呼籲市民不應進食在受污染水域內摸取的蜆,署方指出若長期食用含過量重金屬食物如雙貝類(蜆),可能影響健康,尤其重金屬是很難靠清洗去掉的。
署方過去不曾收過涉及在本港泥灘挖掘的蜆的投訴,但會繼續就食用貝類海產作公眾教育,包括食前必須清洗乾淨及煮熟。
環保署則稱,若大規模摸蜆,可能影響到泥灘生物,故不鼓勵市民這樣做。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亦指摸蜆並非良好的環保教育,呼籲家長另擇活動。
明報記者 陳志偉 黃雄
實習記者 張靄敏
今日報章頭條摘要
(明報)2009年7月13日 星期一 08:45
多份報章均以一宗自焚事件為頭條,一名男子因為感情問題圖攬妻自焚,男子死亡,妻子及一名食店職員重傷。
《明報》說,一名中年漢昨晚到漁灣邨一間飯店尋找分居妻子,指摘她與一名男同事有染,兩人爆發激烈爭執。男子其後把婦人捉緊,然後取出天拿水淋潑及點火,想同歸於盡。在場一名女工見狀,拚命把女傷者拉走,兩婦均嚴重燒傷,送院搶救後命危,自焚漢則燒至焦黑死亡。《成報》和《新報》都以此作為頭條。
《蘋果日報》報道,被譽為全球最受歡迎足球聯賽的英超,又爆出性醜聞。英超三間球會共六名球星,先後跟同一名女球迷發生性關係,女球迷上月證實感染愛滋病,六名球星獲知消息大為震驚,但不敢告訴家人之餘,只有心驚膽顫等待愛滋病毒測試結果。一旦證實染病,不但六人的球星生涯要畫上句號,更可能令英超出現一次大地震。
《星島日報》的頭條報道,十大基建之一的港深機場鐵路的深入研究報告,預料會在未來數月「出爐」。新機鐵綫將可能是首條在內地進行「一地兩檢」的跨境鐵路,最快今年內拍板上馬。
《香港經濟日報》說,環球資金陸續撤出股票市場,加上大市缺乏明確方向,令港股上周失守萬八關。中國本周公布6月經濟數據,或可令港股短綫帶來一帖清涼劑,但7月被視為傳統淡季,難擺脫「乾蒸」格局。
《信報財經新聞》說,美國總統奧巴馬前天表示,考慮推出第二輪刺激經濟方案前,國民必須給予七千八百七十億美元的首輪方案足夠的時間,讓其產生實際作用;他反對推出另一輪刺激經濟方案。
《文匯報》說,經濟機遇委員會確立環保業成為6大優勢產業後,發展緩慢的環保園二期迅速獲生機。當局一改環保園首期採用的不干預做法,積極為二期的廢塑膠及廢舊電器處理中心進行基建配套,大至廠房建設,小至電腦甚至手套等物資全由特區政府「包辦」,並會向兩家中標非牟利機構各提供為期3年最多1,000萬元資助。
《大公報》報道,始建於清康熙年間的沙螺洞張屋和李屋建築群,可能會逐漸湮沒在叢林之間。張屋及李屋於抗日戰爭期間,曾是東江縱隊據點,文化及生態資源非常豐富,但多年來長期荒廢。上世紀八十年代發展商收地後,卻因平衡發展與保育問題,與政府拉鋸二十多年,及至近月欲發展靈灰龕,但仍無具體方案保育張李兩屋。(即時新聞)
【檔案名稱】:903 在晴朗的一天出發 13-jul-2009
【檔案格式】:rar to asf
【檔案數目】:6
【節目主持】:林海峰 /阮子健 /朱薰
本帖隱藏的內容需要回復才可以瀏覽 |
-
1
評分次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