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在我小時候,老家是北方農村,每天三頓飯,早飯與晚飯肯定是喝粥,主要是玉米面粥,偶爾會喝點大米粥,每當紅薯下來之後,經常在熬紅薯粥,而且要熬很長時間,熬得越爛越好喝;一碗不夠,要喝喝個兩三碗,當時覺得那真是美味。
$ @ |! {% k* J0 A5 o, c* tos.tvboxnow.com' q& ~7 A7 w. T
以至於現在我的爸爸、媽媽還是最喜歡和玉米面粥,且現在老家的老人也還是經常喝粥為主。它的好處是做起來很簡單,而且老少皆宜,不用充分的咀嚼,不光是味道好,還極易容易消化吸收。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Y- ]& x# v" v& N
但是隨著近幾年發現患有糖尿病的人越來越多(我的媽媽最近不小心,也發現血糖高了),尤其是農村的們,越來越多40-60歲之間的人們都發現了糖尿病或者是血糖升高從糖尿病前期控制血糖,人們都不敢喝粥了——認為糖尿病的元兇是「粥」。
7 g6 J o: p$ C9 ~; U&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真的是粥惹的禍嗎?經常喝粥確實會升血糖,但是為什麼我小的時候,沒有那麼多的糖尿病患者呢。tvb now,tvbnow,bttvb( p( u H# \8 Y8 s$ _( E) E
高血糖不等於糖尿病——糖尿病之13 U- }- |* I7 u; ^' y
糖尿病主要危險因素: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1 Q8 g' y( U1 ^+ ~
- 過多的熱量攝入,尤其是脂肪或者一些高熱量食物攝入,容易導致胰島素抵抗,從而升高血糖。例如各種肉類、油脂、精糧、糕點、蛋糕、奶油、醬肉、香腸、洋快餐等高脂肪高熱量食物攝入。
0 I2 _. T: u w0 R9 r
在我的小時候,食品根本沒這麼豐富,我印象中最豐富的是蔬菜和水果,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小菜園子,雖說喝粥,但是飲食偏向素食主義,蔬菜和水果占很大比例,現在老家餐桌上的肉類和各種油炸食品占主導地位。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D2 V L* V& n" Q
/ S- R) j; ]+ T( R D- 體力活動過少,隨著最近幾年的國工業化和機械化發展,農村裡基本沒有什麼重體力勞動,基本全是機械化,平常時人們又缺乏相應的體育鍛鍊。因此人們每天的需要付出的體力活動,越來越少。
- 肥胖,以前在農村裡肥胖的人很少,農村裡不論男女老少,肥胖的人越來越多,且大部分是呈現「腹型肥胖」。研究顯示:腹型肥胖是導致2型糖尿病的最主要危險因素。
還記得小時候我的媽媽是一個很瘦很瘦的農村婦女,家裡的老人總說,應該多吃點好的漲漲肉,現在肉是漲了,當時血糖也升上去了。
8 c' {; {1 D3 a5 Qos.tvboxnow.com
& M# x* c2 F& qos.tvboxnow.com因此,針對以上三個糖尿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判斷,喝粥並不是導致糖尿病的最主要元兇,而是人們生活方式出現了改變:過多的熱量攝入,缺乏體力活動,肥胖。os.tvboxnow.com1 Z( f! P* f; N( |4 }1 e5 D
把糖尿病扼殺在搖籃里(糖尿病之 2)
1 ~; r" B: M7 h公仔箱論壇糖尿病人喝粥小技巧喝粥確實會影響糖尿病人血糖,(因為只要吃飯就會影響血糖波動,難道糖尿病人就不吃飯了嗎?)。因此,糖尿病病人當然可以喝粥!
" ]7 \- @/ I! `# y3 k糖尿病人喝粥之前,一定要了解粥是是如何影響血糖的。正所謂,知彼知「粥」,才能百喝不高。
* U2 d5 `$ i) k4 \1 y, c* L* n' a由於粥熬得時間長,就越容易被吸收轉化為糖,喝粥血糖升高的很快,集中在一個時間點,但是血糖下降的也快。這就是為什麼糖尿病人喝完粥後,很短時間內就又餓了的緣故。os.tvboxnow.com* K+ R6 y! @1 Q8 ~
5 D3 T6 t. Z8 N& c7 Z% zos.tvboxnow.com如何喝才能使血糖的影響最低,正確喝粥姿勢:
; o. E) t2 }2 m: P4 r7 Eos.tvboxnow.com
5 o8 f2 _3 o7 ?0 o6 `, \- V2 P/ t* F公仔箱論壇- 少喝純米粥,可以在煮粥時加一些蔬菜、雜糧、豆類和肉類。
- 喝粥時搭配蔬菜、蛋白質等食物一起食用,乾濕一起吃。
- 先吃菜在喝粥,或者吃飯兩頭喝粥喝粥時慢慢喝,不要一下子喝完。
- 控制喝粥的量,最好不超過200g。
- 當然,對於血糖波動大的患者,喝粥要小心。多監測自己的血糖變化,根據血糖高低,調整喝粥的量和速度。(最科學)
總之,飲食一定要科學合理,葷素搭配,乾濕搭配,注重蛋白質和蔬菜類攝入,同時加強運動,控制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