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的立冬至立春,為一般民眾進補的最佳時期。署立豐原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張盈瀅表示,傳統中醫將滋補藥物大致分為補氣、補血、補陰及補陽等四種,只要依個人體質進補就可望達到養生的目的,但身體強健的人就不需要進補,以免太補傷身!
v" O, S9 ?( I4 G: m;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Q& v4 h- L- `5 T2 V- e
她指出,補氣是針對氣虛型體質,譬如有勞動後直冒虛汗、精神疲乏、說話無力、婦女子宮脫垂等症狀為氣虛,一般多用紅參、紅棗、黃耆和五味子、山藥等中藥;補血主要是針對血虛型體質,例如有頭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泛黃、嘴唇蒼白、婦女月經量少且色淡等症狀者屬之,這時可採用當歸、熟地、白芍、阿膠、何首烏等藥材。
' i! U( p; U1 e# |os.tvboxnow.com0 y* E2 `" F+ d
補陰則是針對陰虛型體質,如夜間盜汗、午後低熱、兩頰潮紅、手足心熱、婦女白帶增多等症狀皆屬陰虛,可採白參、沙參、天冬、冬蟲夏草、白木耳等中藥;補陽則針對陽虛型體質,譬如手足冰涼、怕冷、腰酸、性機能低下等症狀者屬之,可選用鹿茸、杜仲、韭菜籽、等藥物來調補。
# i8 t' I2 h; \# rtvb now,tvbnow,bttvb
# E: F' f3 R3 {) \" N& E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不過,張盈瀅強調,如果沒有根據個人體質而盲目進補,將黃耆、黨參、當歸、田七等與雞、鴨一起煮食,或是長時期過量服用人參、鹿茸、阿膠、白木耳等藥物,反而會有害於身體健康,譬如沒病且身體健康的人過量服用補藥,就很可能產生口乾舌燥、鼻孔出血等「滋補綜合症」,民眾不可不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