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王國維之死 陶傑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1-1-12 09:42 AM 編輯
8 ^9 J: L4 i' S) m- K- fos.tvboxnow.com
' V3 S/ \( X- V$ {1 q* Tos.tvboxnow.com王國維之死  陶傑3 J0 h2 y# F, n7 N+ O7 U! t
tvb now,tvbnow,bttvb7 D) x  h0 [- F" O0 ?
民國二十六年
,一個學者形態的小老頭,身着長衫,戴一副深度近視眼鏡,僱一輛洋車,從清華大學出發,直奔頤和園。到了頤和園,他買了票,獨身走到排雲殿的魚藻軒前,他眼前正是著名的昆明湖。他若有所思,面容鎮靜,掏出一隻煙盒,取煙一枝,點火,慢慢吸盡。煙吸完,他向湖中輕輕一躍。園丁聽見有人落水,趕忙跑來,把人撈起。但那時的人不太懂急救,投水的人,剛撈上來,尚有呼吸,不到兩分鐘,卻已氣絕身亡。os.tvboxnow.com  |9 ?% B& J; P# R/ {0 F" q- F

/ N  h! I& `8 @7 P: p/ u4 ntvb now,tvbnow,bttvb在內衣口袋
,發現他寫給兒子一封遺書,紙已濕透,字迹分明:「五十一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我死後,當草草棺殮,蒿木葬於清華塋地。」自殺的人,就是清末知識份子王國維。時年僅五十一。
5 X$ K6 b4 i  P' E
* R9 @7 g$ q) V: z王國維為何自殺
?何謂「五十一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民國已經立國,沒有人羞辱過他。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紅樓評註,深得好評,他衣食無憂,為什麼要尋死?: W- F* S% i& j6 r

4 v  L8 {# m' z% A9 D王國維自殺動機是一個謎
,各家紛表揣測,只有陳寅恪解釋得最玄:「凡一種文化值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其所受之苦痛愈甚。迨既達極深之度,殆非出於自殺,無以求一己之心安義盡也。」
0 m% `% f, I% y  \* B( ?' M*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l3 ]# W' D0 }. S7 C7 F
陳寅恪的意思
:「經此世變」,指清朝覆亡,北洋混戰,中國文化,在王先生眼中,又歷浩劫。「義無再辱」,身為知識份子,他深愛中國,中國文化之辱劫,即是他本人的辱痛,王國維唯有一死,了結大苦。tvb now,tvbnow,bttvb) f& H/ A9 V2 j. R/ r" W

  S5 i8 ~) G# k" F+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寅恪提出很新鮮的觀點:一名真正的中國知識份子,其有別於西洋,在亂世中,關懷的只能是文化的存亡:所謂人民老百姓的命運,只在其次。因為一個民族和中國之久遠者,如果文化覆亡了,所謂老百姓,僅一眾行屍走肉,苟活全無意義,只是極權的食物。救得了人民,文化滅絕,又有何用?公仔箱論壇) d7 R% b2 h4 M" O; }

3 P! t( E  P1 ^, P王國維自殺
,動機如此。陳寅恪是一位高人,這是真正的中國知識份子,在精神最高寒之處,思想的交流和相惜。四十年後,陳寅恪身歷毛澤東「文革」之劫,他一定想到王國維──比起民初北洋軍閥,陳寅恪遭紅衞兵批鬥,毛澤東對中國文化之刻骨仇恨,更為瘋狂變態。
9 u' i  ?6 @/ \7 b6 x& q2 A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1 w) Y8 S! A- h1 d4 x
因此
,眼見文化敗亡,人民有什麼好拯救?已救不了,中國知識份子最高尚的境界,不必為民疾呼,就是自殺,以完成希臘悲劇的完美人格。遊頤和園,在昆明湖邊,我看見喧嘩的黃金周遊客,我想起王國維,我向這位中國真知識份子默哀致敬。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