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資訊] Volvo V40 T4 安全態度

以安全防護獨步車界的Volvo向來給人穩健的形象。但這樣的穩健若用比較負面一點的解讀便是產品更新的周期太長。走過收購、獨立、再收購等風雨之後,Volvo開始逐步更新線上產品,新車款無論是防護科技乃至於造型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繼S60之後V40是最讓這些瑞典車迷引頸期盼的作品,因為無論是外型以及內裝均進行大幅度的改變。因此把V40稱之Volvo全新世代的產品代表一點也不為過。

早在2012年底車展時V40就已經與國人見過面。原本預計農曆年前後就要正式上市硬是延到3月底官方才宣布正式上市。檯面下的原因之一便在於M-Benz也選在這個時候推出兩款小車,而且最便宜的售價也不過150萬上下。

雖然Volvo過去總是很有自信的說彼此是同級車。但同樣花150萬,買一台M-Benz還是Volvo對國人是有抉擇上的衝突的,因此步步為營的國際富豪汽車將原定的配備與售價再詳加斟酌,也就到現在才正式上市了。  融合前衛與古典的外觀設計


對於旅行車或是掀背車瑞典人在設計上總是很有自己的一套,V40在外觀設計上自然也下了許多功夫。車輛在外觀設計上不單單僅講究美觀,車身的線條還得肩負導引氣流與降低風阻等作用。




為營造更動感的氛圍,V40車身採前低後揚的姿態。車側線條與六邊形尾窗則是向經典車款P1800致敬的設計。






為提升運動性,媒體試駕車款已經選配18吋的輪圈,標配為17吋。






引擎蓋上的V型摺痕是車頭處最明顯的表徵,如果你夠細心你會發現V40的前擋玻璃噴水頭有3個。原因在於V40的外觀呈現前低後高的模樣,原廠解釋這樣的造型讓車輛有更運動化的視覺張力。實際的影響便是這樣向後挑起的車身線條會讓A柱更加傾斜,因此需要斜度與面積更大的擋風玻璃來對應。


車頭包括引擎蓋以X字樣為主軸,透過降低加寬的水箱護罩一路延伸到大燈處並包覆日行燈,整體造型更加有氣勢。






所以有些人會覺得V40在前座的頭部空間稍有壓迫感便是因為如此。V40玩設計的地方還有車頭。設計師特別降低並延伸水箱護罩的範圍,讓車頭寬度整合大燈造型,官方說這樣會讓V40看起來更有氣勢。

首次導入的迷霧藍車色很常被誤認為象牙白。車身不同顏色的空力套件皆為選配件。





透過全景式天窗的選用巧妙地降低頭部壓迫感,光線也得以穿透車室。






讓人感到新意的還有全景式天窗的採用,不過被喻為全新世代設計的V40不全然急於想與過去劃清界線。相反的如車側線條以及後六邊窗的設計則是工程師向Volvo經典車款P1800取法的成果。
未來感十足的儀表設計

透過面板的選換以及新式人因介面Volvo也開始往年輕族群扎根。





Volvo的設計皆以「人」為出發點,在內裝上V40與其他車系一樣,座椅講求符合人體工學,皮革得用植物染,並獲得氣喘與過敏協會的推薦。不過既然稱之新世代的新車款,除了保有健康第一的理念外,V40也得在內裝上做出創新。

由於是認證車的關係車輛配有Volvo首創的PA行人安全輔助氣囊 (Pedestrian Airbag),位置就藏在雨刷下方



車室最大的變化在首推V40首次採用了數位顯影的儀表板。過去有好長一段時間不管任何車型VOLVO的儀表板都是雙圓指針式設計,最多因應版本的不同內圈顏色會稍作改變。


車輛可提供Performance、Eco以及Elegance三種模式的圖形顯影。





不過這組由Volvo團隊所研發的八吋TFT全彩數位螢幕儀表除了可提供三種不同行路模式顯影外,Volvo還強調這組儀表的色彩濃度高達18bit,不僅色彩要飽和美觀,連亮度原廠都經過精密的檢測與設定。新的儀表板看起來不但美觀顯示的資訊又相當齊全,讓人一坐進車內就感受到十足的科技感。


包覆性佳的跑車化座椅,原廠也針對肘枕的部分進行填充物的改良。







後座同樣在側邊的包覆進行加強,而按照往例車室素材同樣通過氣喘與過敏源檢測。






在VSi部分許多車主期盼的中文化在V40還是沒有出現。未經官方證實的消息指出車廠其實已經有簡體中文的版本,但由於不想讓台灣車主對Volvo品牌與大陸有間接的連結,因此對於VSi是否中文化台灣方面是相對謹慎的。由於繁體中文介面目前僅台灣地區使用,因此原廠現階段仍以全球統一的英文介面為主。但也不是說繁體中文化完全無望,有消息認為也許2014有可能就會有繁體中文化的VSi介面。
動力表現
T4版所使用的動力來源為代號B4164T 1.6升渦輪增壓引擎,先前也曾用運在S60 T4上。


T4版所使用的動力來源為代號B4164T 1.6升渦輪增壓引擎,先前也曾用運在S60 T4上



台灣目前引進汽油1.6 T4與2.0 T5兩款車型,每個車型又分豪華版與旗艦版。這顆代號B4164T 1.6升渦輪增壓引擎先前也運用在S60上。搭配Powershift變速箱動力輸出以順暢為先。不過隨著轉數提高到2000轉以上時車輛反應變得更為侵略性,加上EPAS三段可調的電子動力輔助方向盤讓駕駛可以針對需求選擇適合的轉向手感。

駕馭V40的感覺是從容舒適的,在80%的使用條件裡你都會喜歡車輛原本的設定。很多人一看到180匹小型掀背車喜歡鋼砲鋼砲的叫,但其實這樣的車款基本上都不會以劇烈操駕作為設定的依據。

因此在正常速限內駕駛V40在山路是輕鬆舒適的,夠力的引擎輸出、順暢的檔位銜接加上包覆性佳的座椅,一切感受都挺美好的。但如果你是喜歡到了入彎點才重煞車,過出彎點大腳補油的操駕方式那麼V40前置引擎前驅的設定會當然會讓你感受到轉向不足的問題。加上Volvo即使到了更運動化的R-Design在懸吊設定依舊是比較Q感的,因此一般版的V40坦白說不需要也不應該對它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與期待。不過總論一般掀背車級距的車款,V40是絕對有前段班的優質表現。


這套系統停車時完成時會比較偏後方些,因此得人工再往前開一點比較合適。





Max大話車壇
後行李箱空間可做出多種機能變化,不過如隔板等物品則是選購的配件。


後行李箱空間可做出多種機能變化,不過如隔板等物品則是選購的配件。





在Volvo貨車的發表會上,聽著來瑞典的廠方代表滔滔不絕的訴說自家的貨車有多環保省油,載重力多好又多好。當媒體發問時,廠方人員被問到如果省油與安全兩項議題在造車製程上發生衝突,那麼Volvo會選擇什麼?「當然安全!這無庸置疑」Volvo外籍主管不加思索這樣回答。

當「安全」已經成為一家車廠由上至下共同的信念時,所生產的產品各面向也自然都會圍繞這樣的核心價值中。有這樣的認知自然的你就不會也不應該把V40當成是一台鋼砲車款,或是幻想著它會有多犀利的轉向表現。

鋼板用薄一點,油耗就漂亮了,氣囊少幾顆,車價自然就低一點了。當觸碰到安全這條底線時,Volvo會說那我寧可不要生產這台車。這次試駕過程中比較可惜的地方是為了讓價格與同級競品更有抗衡性,應該值得大書特書一番的行人輔助氣囊並未列為這次的選配項目中。

選了,成本售價自然提高。而且防護的不是駕駛室的成員,而是行走的路人。這帶點理想性的配備在台灣也許是票房毒藥。但如果有天對行人的防護成為共識,大家從保障自身的安全成長到也願意去保障它人安全時,那麼更美好的未來就不遠了。


為營造更動感的氛圍,V40車身採前低後揚的姿態。車側線條與六邊形尾窗則是向經典車款P1800致敬的設計。

為營造更動感的氛圍,V40車身採前低後揚的姿態。車側線條與六邊形尾窗則是向經典車款P1800致敬的設計。
1

評分次數

  • eaglelu

V40真的蠻漂亮的,如果價錢能再調低一點更好!
好車黎..不過個電話面版怪怪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