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 e" _( ]0 s9 W' W+ F+ D; o. d( D% n9 P- Z g2 @) N" P9 m
醫生診斷潘父膝蓋碎裂。(讀者提供)1 Y/ {: P; Y' T9 \8 O
' \- D, [, C: A0 mos.tvboxnow.com港府防疫一塌糊塗,確診者呈報及隔離安排混亂且朝令夕改,導致有戰勝疫魔並完成家居隔離的患者,竟被「廢官」捉去再坐疫監。本報收到市民報料,指一家人染疫並在家隔離,做快測已驗不出病毒,符合當局完成隔離要求,但未幾所住大廈因被圍封強檢,家中老父及弟弟經鼻咽拭子採樣再驗出帶病毒核酸,即使兩人告知曾染疫並已完成隔離,但相關政府人員懶理,照捉兩人坐疫監,結果老父在檢疫期間跌爆膝蓋,弟弟則坐一日疫監後獲當局火速釋放。議員批評港府將已完成隔離人士再捉去坐疫監是浪費抗疫資源,令市民無辜受罪。 : B5 V* j* e* D2 k % l0 ^9 j D& N# T$ E( gos.tvboxnow.com投訴人潘小姐表示,她上月26日經快速檢測發現確診,翌日(27日)她與同住的父母及弟弟再「攞樽仔」檢測,之後獲衞生署通知4人的核酸檢測結果皆中招,一家人隨即展開居家隔離。由於隔離期是由採樣翌日當天計起,而潘小姐62歲的父親已打齊3針,他並於確診第6及第7天自行做快速檢測,並無驗出病毒,跟據當局早前公布的指引,應視為已完成隔離,可如常生活並外出。os.tvboxnow.com$ M, P- P) q6 T+ a
4 R. H& V. T! Qtvb now,tvbnow,bttvb完成家居隔離仍被召入營tvb now,tvbnow,bttvb( v9 p' D, t% a. h7 y
但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本月9日,潘氏一家所住的鑽石山居所在「疫廈」名單中上榜,全家被要求落樓強檢,潘父及潘小姐的弟弟接受鼻咽拭子測試後驗出帶病毒。兩人翌日(10日)被安排入住新田社區隔離設施,潘弟曾向負責強檢的職員反映一家人曾經染疫並已完成隔離,理應毋須再坐疫監,但職員未有理會。8 w& |6 W/ l. e1 L+ k3 Q: r
; r* F( G1 {3 t/ p. z! ]新田社區隔離設施只設共用廁所,兩人入住當日已發現共用廁所外地面有積水,經熱線向工作人員反映。同晚,潘父上廁所時跌倒受傷,送往北區醫院時發現膝蓋碎裂,需要動手術。據潘小姐提供的照片所見,潘父入院後右腳膝蓋腫脹,內側亦有兩處明顯傷痕,家人認為港府應為事件負責,並應主動聯絡他們,為傷者提供適當醫療跟進及其他可行協助。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q9 T r$ [6 x, @5 j7 Y+ o4 k$ b) J- j
第5波料死亡人數將破萬 60歲或以上病患可處方口服藥7 o" ?$ e& o- Y' }# D `;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 ?8 }2 I! {2 s) g! q \
2022-3月22日 ! X) B0 q' U$ p( i3 h: u
os.tvboxnow.com. D- ^0 @* x: [
【本報訊】香港每日新增的確診人數仍然高企,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昨表示,目前染疫死亡數字仍然高,估計很快會突破一萬宗死亡個案,對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有保留。此外,對於早前有消息指,有已打針長者被拒處方新冠口服藥,有醫生指鑑於疫情嚴峻,建議政府需盡快為新冠口服藥更改指引,即使曾打針患者亦可獲處方相關口服藥,以減少因病情惡化而死亡的人數。公仔箱論壇4 \6 }: d, f1 F! C7 u B0 K$ I
. h! c. l! u# u u7 I2 X) e何栢良對放寬防疫有保留7 ^; @4 F0 s+ k0 ]% q
何栢良昨日於電台節目中,除了表示因染疫死亡數字預料將突破一萬宗,故對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有保留外;又根據衞生防護中心公布的數據,指出接種兩種疫苗皆有效減低染疫後的死亡風險。他解釋在數據上,由中國復星及德國藥廠合作的復必泰,比由內地研發的科興更有效,但認為兩者完成接種的劑量及時間不同,不能直接比較,希望市民小心理解數據。! Y0 T5 m8 M. G9 h c
tvb now,tvbnow,bttvb' j6 h6 y7 ~7 v
此外,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昨日亦指出,目前疫情是否持續向下仍有待觀察,不過由於死亡個案並無下降,認為除了提高疫苗接種率外,亦要更改處方新冠口服藥的臨床指引,向有接種疫苗的患者處方口服藥。醫院管理局更新口服藥的指引,兩款新冠口服藥的適用範圍會擴大,60歲或以上病人及嚴重免疫力不足人士,不論有否接種新冠疫苗,均可獲處方;而60歲以下未完成接種新冠疫苗的高風險人士,亦可獲發。公仔箱論壇6 Z. b: P6 n1 U; z/ P. f
6 T, C9 s& E p W( u6 q' R$ S, w對於外界要求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曾又稱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包括疫苗接種率、公共醫療體系壓力、確診求診人數及死亡個案等。但他認同可以恢復國際航班抵港,容許海外港人回港,認為輸入風險比社區風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