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促進物流業發展鞏固本港實體經濟

距離特首發表施政報告的日期不足一個月,連月股價、樓價、金價穩步上揚,日日報捷,雖然特區政府指出本港經濟正現復甦,但有不少經濟專家甚至是一眾小市民仍然擔憂會否出現經濟泡沫化問題。任總前陣子語重心長地叮囑大家,大意是金融是沒有自己的生命,必須有實體經濟的支持。筆者將這番說話換轉成一個生活層面的道理,就是一個人總不能沒有工作而單靠賭博賺取生活費,一個健康的經濟體系總不能沒有本土的實質產業而單靠金融業支撐。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m" K  k% t# E2 U6 g+ }, P

- g1 j/ z# Q4 j/ [3 oos.tvboxnow.com  數年前特區政府大張旗鼓要發展本土數大產業,提出將其中的物流業發展為香港的優勢產業,並宣布成立兩個新架構支持物流業的發展,分別為由財政司司長領導的物流發展督導委員會,以及香港物流發展局。時間過去了,香港物流業的發展仍處於停滯不前的階段,不禁令人感覺特區政府的政策實在是雷聲大雨點小。tvb now,tvbnow,bttvb+ O$ A9 h; S+ Q* [
  現時有不少港資機構,紛紛往內地不同的城市投資港口物流業,這正是因為內地城市在政策上均為物流業提供不少的便利。近年,內地港口的貨櫃吞吐量已超過香港,就在2009年的1月,內地頭兩大貨櫃港--上海和深圳的貨櫃量分別為195萬箱和158.6萬箱,而香港就有161.2萬箱。從客觀的數字上看,不單上海的港口貨櫃量已超過香港,深圳也不遠矣。
5 I( _. D# s7 v+ n) z8 c  筆者認為現時物流業面對的困境和挑戰不離這三個因素:一、地理位置;二、經營成本高企;三、缺乏適當物流後勤用地的規劃。
4 ^! z0 {6 L" Z* |- p7 a! q4 G  特區政府曾幾何時要致力促進和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及地區首選的運輸及物流樞紐、成為地區供求鏈的運作基地,但似乎區內的急速發展而提供更多的運輸及物流樞紐的選擇。內地港口的發展主要是受惠於出入貿易活動的大幅增長,進出廣東省以外的貨物,商貿機構自然會選取成本最低,距離最近的港口作為運輸的中轉站。現時內地各省的高速幹道和航運網絡已趨完善,為內陸的運輸業提供不少便利,外省的貨物不需穿州過省經香港轉運。公仔箱論壇1 @7 }! f* m- y4 L+ B, F0 ?
  至於經營成本高企的問題,離不開各項運作上的開支,如燃油費、泊位費,以及由高地價所引起的連鎖反應等。在此環節上,特區政府或許在政策上作出適當的調控,才能有效協助業界持續發展,當局可考慮提供優惠的燃油稅、善用資訊科技優勢,協助業界走高增值的路線,簡化海關出入口程序,及加快10號貨櫃碼頭的可行性研究,早日落實興建新碼頭的方案。公仔箱論壇/ V1 O4 S6 v1 d$ @9 \- W! g6 l+ p
  部分業界代表指出香港物流業發展停滯的原因包括欠缺土地規劃及交通運輸配套政策的僵化。特區政府曾於2005年推出大嶼山發展概念計劃,其中提及發展大嶼山物流園,可惜最後也不了了之,而新界西北有不少土地適合發展為物流業的後勤用地,現時卻缺乏長遠的規劃政策,為業界和社區帶來不少問題。業界在缺乏適當的後勤用地的情況下實在難以發展,當局必須審慎檢視現時的規劃政策,才能有助提升本港物流業的競爭力,進一步鞏固本港的實體經濟。% W1 U* k! Z: a& V7 R! @
tvb now,tvbnow,bttvb1 ~6 x2 c6 z" B9 {. u
‧立法會議員張學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