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國富論│燃料組合諮詢的不方便真相:陸恭蕙,妳懂的!

政府個燃料組合公眾諮詢,最終變成中港矛盾問題;背後有好多陰謀論,當中包括政府想明益大陸,又或者兩電想延續壟斷地位。, O) n* C) e4 t3 {$ D. O
全部都錯唔晒,但亦都唔夠全面。冇乜人諗過,其實呢件事係兩電同政府合演一場戲,希望製造政治既定現實:「香港人唯一選擇係繼續用兩電,而兩電就會全面棄用煤能,代價就係香港人全數負擔轉用天燃氣既成本。」要記住,高層次政治係要尋求雙嬴。迫到香港全面棄煤用氣,政府達成既定目標,至於兩電,只要將進入市場門檻提昇到無競爭者可以進入市場,壟斷優勢又再多幾分。
. d6 }  o0 f8 h# D公仔箱論壇話說回歸之前,兩電,尤其是同大陸電網已經有連繫既中電,一早已經意識到回歸之後,總有一日會被一國一制。所以中電特別積極支持環保份子;一直以來,香港環保社運最大金主,就係最污染行業既龍頭,中電。膚淺去諗,一定以為中電收買環保份子,係想避免畀人攻擊,至少畀環保份子攻擊,人家出手都會留力。不過現實係另一邊廂,中電帶頭將排放標準定到不理性地高,變相就成為阻止進入競爭既門檻;幾十年來既功夫,今日終於見到成果。tvb now,tvbnow,bttvb, y& L& Z! I; K! m6 G& D
大家千祈咪以為投資減排同天燃氣等於電力公司賺少咗。經濟人睇電力生意,同一般人唔一樣。一般人睇香港兩電,梗係以為電力公司賣幾多度電,再乘以每度電幾多錢,就等於電力公司收入,減去成本,就等於利潤。
- O6 t- i- ~4 i「買電度數x電價-成本=利潤」呢個諗法,全錯。香港既實際情況係以「固定成本+發電成本+利潤」做分子,再除以總發電度數,然後按每個電錶用電全港攤分,而且利潤由固定成本決定。換言之,一直以來兩電以消費者荷包去建立自己既壟斷保護,表面上掛個牌頭,就係環保。tvb now,tvbnow,bttvb! [1 Q: R( s5 U4 h6 J: X
所以,兩電根本唔怕香港人減少用電,所以亦好積極同環保份子合作,玩熄燈一小時,玩節能,反正利潤不變,只不過每度電會更加貴,但係電力公司就可以繼續扮演好人角色,搶佔道德高地。至於政府,有減排數字交差,完成任務。環保份子就有源源不絕既資金,可以養妻活兒。埋單找數,就係不斷被加電費既消費者。tvb now,tvbnow,bttvb" e& t/ h- D1 o0 V* |
呢件事,我唔怕公開講。兩電標準回應一定係:「社會有訴求要環保,要潔淨能源,代價應該要由整體去承擔。」站在電廠立場,整件事佢地處於被動,政府同環保份子先係主動一方:「電費貴,有怪莫怪。」, x* E% u- c6 G8 I, Q: G- o
我唔怪兩電,畢竟佢地都係做生意;政府定落遊戲規則,佢地為股東尋求最大利益。老實講,連牛頭角順嫂都知,買兩電股票收息,既穩陣又長遠回報豐厚。8 m( q  X7 a( V: V* b; w
我質疑係呢個政治取代理性既過程。坦白講,香港人唔係唔想空氣質素改善,問題係要講清楚代價。過去幾年反對加電費既聲音已經反映,盲目減排已經觸及民怨,政府亦知道呢個事實,所以刻意製造同兩電劃清界線既假象。當中,又以中電賺到最盡,所以近年中電面對政治壓力增加得最快(題外話:中電公共事務部門之規模,數一數二,僅次於港鐵,原因為何,值得大家深思)。
, F* Q9 w. p: @8 _+ z當今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大概十年前仍然係思匯老闆時,曾經發表一份由中電資助研究既報告,目的係要扭曲香港人認為本港空氣污染源係大陸既想法。如今睇返轉頭,陸恭蕙果然係一代政治才女,高瞻遠觸,並非一般三流政治問責官員如黃錦星之流可比擬。tvb now,tvbnow,bttvb! v( x/ M0 C* H: E5 O5 ^% t4 I. M0 ]8 F
香港最多既壓力組織,都係打環保議題;近年新成立有幾個字頭,個個首領都斯文靚仔(靚女);有個專門針對空氣議題既,更加有一班青年才俊,高等洋人坐鎮。各大洋人商會,將空氣問題放大再放大,大家心照啦!再細心追溯淵源,呢的事全部可以搵到陸小姐既手指摸。
& u; v. X* D( q. c! O9 Z$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家陣大家明白,點解陸小姐連思歪政府都肯加入,而且要屈就於一個冇人識既黃錦星!唔通真係為左一個月區區幾十萬?太天真,太傻啦。都係低調的,完成任務就算啦。
$ P/ X# `( {8 ]+ u  V2 Z1 Q至於中港聯網,乃係偽議題一件,聲東擊西,就係咁解。當然,今次人造民意變成支持棄煤用氣,唔代表香港人未來會支持加電費。但係對陸小姐來講完成任務就功成身退。大家放長雙眼,睇下我老史有冇老點大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