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車Apps盛行,當中個人資料可能被用作不法用途。有女乘客早前透過Uber召車,事後竟收到司機WhatsApp邀約上床,隨即封鎖號碼並向Uber求助;Uber承認事件、並已立即終止與該名司機的合作。
# I" w8 p- t/ L- R本報檢查多個電召車Apps,發現均要求獲取與CALL車無關的個人資料如簡訊、相片、咪高風等資料,有業界質疑開發商收集資料過多,市民私隱失保障。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強調,除非乘客同意,否則個人資料只可用於收集時述明之目的。; d z+ _" g$ I0 c
陳小姐(化名)早前透過Uber召車由機場到荃灣,約半小時車程中,她曾跟司機短暫討論該區泊車情況,其餘時間沒有交流;下車後她竟收到陌生電話號碼WhatsApp信息邀她上床,追問下發現對方是剛接載她的司機,她隨即封鎖對方號碼。翌日她再收到陌生人信息邀她出來見面,原來又是該司機,她再度封鎖號碼,並向Uber投訴。os.tvboxnow.com& `$ N3 w8 b5 t
Uber研新技術 停止示號功能
7 {$ |( H) t) [' s; A1 i! A+ Oos.tvboxnow.com陳小姐指出,Uber已停止跟該司機合作,並向她作金錢賠償,揚言若對方再度滋擾,便會報警。
/ ^0 G$ p. B) g, Z" k6 d公仔箱論壇Uber發言人承認事件,強調乘客安全至為重要,不會容忍行為不檢事情發生,又透露Uber正研發更多技術提升服務,例如停止示號功能,令司機和乘客毋須交換個人電話號碼,也能在平台上互相通訊。
0 T/ U% {9 D+ Z+ }# r公仔箱論壇本報檢查3個電召車Apps,發現均要求獲取乘客位置、電話號碼、短訊、相片、咪高風等個人資料,本地軟件公司Zizsoft創辦人蘇子賢表示,Call車App開發商存取乘客簡訊、相片和麥克風等細則不合理,因存取範圍超越了交易所需,質疑開發商收集資料過多,令市民私隱失保障。
8 }+ N8 p9 l5 k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黃繼兒指,未具體了解個案前,不宜評論個別案件或個別人士有否違規,《個人資料(私隱)條例》規定,除非得到有關資料當事人(如乘客)同意,否則個人資料只可使用於收集時述明的目的。
, p( G) J, u! @- s# a: c巿民若發現個人資料被不當地收集或不恰當使用,可考慮向對方質詢和交涉,若不滿回應,可向公署投訴,公署會跟進並按個案情況決定是否調查,以確定被投訴者是否有違反條例。7 D9 x& X5 I& H" \
私隱專員:倘交涉不果可投訴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6 K6 Y* a( v9 V3 G+ h, b
Uber曾於今年3月表示,於2012年12月至2015年8月期間,接獲乘客被性騷擾的投訴中,有5宗強姦、以及不超過170宗性騷擾指控屬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