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香港] 誰識「寶可夢」 Pokémon為何得罪粉絲?

受港人歡迎的《寵物小精靈》,宣告改名《精靈寶可夢》,粉絲錯愕又傷心。卡通人物的譯名,中港台向有不同,且為不同市場度身訂造,只是到了現在,此年代亦過去了?公仔箱論壇$ l7 X- {8 j& h# m7 E
《寵物小精靈》(Pokémon)自90年代起就在本港電視台播放,伴隨不少80後、90後成長,但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近日叫粉絲耍手擰頭。上周其所屬公司任天堂,一邊宣布推出電玩中文版,一邊指Pokémon在亞洲各地有不同譯名,決定劃一,但不是本港的《寵物小精靈》,也不是台灣的《神奇寶貝》,而是內地的《精靈寶可夢》。若以普通話唸「寶可夢」,與Pokémon發音較相似。
4 x8 U& G/ o  s* |2 J, ]os.tvboxnow.com港台跟內地譯名 惹政治地雷( Z4 A9 |  b" y) T, U/ w* P. d
改名的舉動,隨即遭圍攻,聲討不明智、難聽等等,不少本港粉絲擔心,熱門角色比卡超的名字,亦大有可能換成「皮卡丘」。tvb now,tvbnow,bttvb( _6 k* G$ A! |( _
其實,卡通人物改名,不會帶來實際傷害,但就有「心理」傷害。無論是劇名、角色名字等,統統是忠實粉絲的童年回憶,豈容破壞?另一卡通人物叮噹,在90年代尾、2000年代頭改名為多啦A夢,當時亦令一眾早在70年代、80年代就接觸該卡通的大朋友晴天霹靂,視之為對集體回憶的摧毀,甚至到現時仍耿耿於懷,拒絕叫多啦A夢、靜香,堅持叫叮噹、靜宜等。% n+ J5 a& w7 a6 J/ Y$ X& S- e
且現今的政治形勢,相當敏感,Pokémon踢走香港譯名、台灣譯名,換上內地譯名,更是容易觸及「大陸化」的政治地雷吧?os.tvboxnow.com" l( f  w7 {8 x% I
網絡無地限 劃一推廣省成本
! J# U, m2 k$ R; g( ~os.tvboxnow.com誠然,卡通的劇名、主角名稱,在中港台三地各有不同譯法的情況,向來頗為常見,對於改名,粉絲自然不快,只是隨着年代改變,這種有不同譯名的年代,或也漸漸成為過去式。os.tvboxnow.com( @9 d. _, A( F6 o
過往資訊不流通,對於商人來說,各個地方的市場,就是不同獨立的個體,既任由各地代理去進行繙譯,且對於具當地本土特色的譯名,更是求之不得,藉此可以打破文化隔膜,更有利打入市場。故此,過往一些日本卡通的角色名字,更似中國人名,例如《足球小將》的戴志偉或麥泰來、《高達》的馬沙,又或一些角色名字會帶有當地特色語言,譬如《我們這一家》內的花師奶等。
8 V% {8 D+ R+ v2 i3 E8 v9 t- F公仔箱論壇既在本港如此,在台灣、內地等亦一樣,例如《IQ博士》之中的主角小雲,台灣譯名是「丁小雨」,同樣也是要加強角色的親切感。
0 V, @- N( @; y, l2 w, O3 dtvb now,tvbnow,bttvb到了現在,如何加強角色的親切感,固亦會在商人考慮之中,但時代的轉變,是否亦令情況起變化?例如對於商人來說,做宣傳、賣周邊產品等都想面向全球,把譯名統一,便毋須再區分不同版本,更具成本效益。
. m" r5 Z& b% A, y4 Gos.tvboxnow.com且更大的關鍵,更是與互聯網有關。網絡的出現,打破了各地的交流限制,既是在網絡播放影片,不再像電視般只是在區域之內播放,而是面向全球,且粉絲群體之間,亦可以資訊互通,令各地的市場,已不再是獨立個體,界綫愈來愈模糊。
$ S$ x/ J8 J  v* f/ {9 t6 h: C/ n,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凝聚粉絲族群 宣傳效應增加
4 B* y4 q% W; ?/ G+ X+ P8 E8 c以此而言,中文譯名不同,不利在網上世界推廣,既在網絡宣傳,難以一次過推廣,或有香港人看得懂、但台灣人不知就裏的情況發生,且粉絲之間易分開不同族群,不利凝聚力量,令宣傳效應無法大大增加。
5 V( ^  i1 e" U7 x5 R不再針對個別市場改名,固然會失去一些親切感,就如《精靈寶可夢》,對港人來說,名字古怪、讀音「翹口」,且用廣東話發音,亦與Pokémon完全不似。公仔箱論壇- T. q7 p# L3 j7 L. @& r
但在網絡年代,卡通統一譯名,或也將愈來愈多,雖然跟隨哪個地區的譯名、如何更改,沒有絕對準則,但哪裏市場更大,難免就更有優勢吧?對於港人來說,自然是不利的了。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