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大樂:港納入深圳人生活圈 政府錯判自由行問題+ D, r/ k: \0 d4 Z c( i( v9 N
tvb now,tvbnow,bttvb- J4 z5 q: i/ n# p: s
; t! H$ x3 o8 r6 r+ ]0 d0 [
新力量網絡主席、港大社會學系主任呂大樂,今日在《經濟日報》撰文,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月前發表的《香港承受及接待旅客能力評估報告》,令他感到完全失望。他指局方仍以承受旅客能力的角度作為看待「自由行」的重點,但未把自由行看成區域融合的問題,未能釋除港人疑慮。
3 P8 I% ?% _9 y( j. Ros.tvboxnow.comos.tvboxnow.com: z% |) C" N. f& {* |
呂大樂首先在文中指報告內容「完全不及格」,因為無認真評估,亦無回答問題。他認為報告出問題的其中一方面是「評估框架」。局方依舊將重點放在通關處理能力、旅遊設施容量等方面,是對民情了解不足:os.tvboxnow.com3 i) u3 A* U" d6 r1 C# e) R
... 只要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沒有脫離群眾,對民情略有了解,便應該十分清楚的知道,大家的關注點是「自由行」對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同形式的滋擾。單從相關行業(旅遊、酒店等)的角度出發,基本上無法回應市民的憂慮。tvb now,tvbnow,bttvb3 s* C, Z, [% e0 \- I2 u1 G
呂大樂引用報告數據,指2012年有2,300萬自由行人次,當中有8成多旅客來自廣東省,而愈來愈多大陸遊客即日來回不過夜亦成為重要趨勢,由2009年不及自由行總人數一半,上升至2012年佔總數63.1%,證明了香港已成深圳民眾生活圈:os.tvboxnow.com; @* K% a% M6 y9 x) y9 O
以上統計數字說明一個現象,那就是「自由行」的重要一面,是香港已初步納入為居於深圳的民眾的生活圈。# I, u" W) H6 N
公仔箱論壇8 Z7 C& \- v: B$ k; C9 k- M
基於現有的制度安排,他們仍需要辦理(雖然對很多人來說,已簡化至「一簽多行」)手續才可入境,但其行為的性質是日常生活的伸延(具體地表現為購買日常用品的購物活動),而非一般所謂的旅遊觀光。
- @! W6 m0 g3 r' J$ |! u+ y, z8 q 呂大樂認為,如果局方仍以對待一般旅遊的態度和策略,來面對「自由行」所帶來的衝擊,那肯定是誤判形勢,構思出來的措施也不可能對症下藥:os.tvboxnow.com3 G _3 Q4 g* h" Q& O
「自由行」背後所潛藏的問題與矛盾,是區域融合這個大題目。談甚麼吸引高增值的遊客、改善旅遊設施、進行遊客分流等,其實都沒有針對問題的核心 — 當香港還只不過是初步納入為深圳民眾的生活圈時,整個城市已飽受壓力,若再進一步深化區域融合,那將會是怎樣的一個局面呢?tvb now,tvbnow,bttvb# I6 S5 m# R/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