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0-9-11 02:16 PM 編輯 公仔箱論壇7 Q3 s: Z* P( [( }: ~
3 a; a. Z! j* g2 e% q% Ctvb now,tvbnow,bttvb滙豐大班的奇怪選擇 盧峯os.tvboxnow.com/ M: O5 r' G, ?1 c5 v) E! o
tvb now,tvbnow,bttvb+ p8 ~& a: f3 {. o( [$ u1 i
滙豐大班葛霖棄商從政,加入英國保守黨─自民黨聯合政府任貿易及投資國務大臣( Minister of State for Trade and Investment)本該是美事,但英、美大報如《華爾街日報》等卻大潑冷水,指葛霖不會有甚麼發揮餘地,又指這個職位沒有甚麼實權,只是一個超級 sales(推銷員)而已。tvb now,tvbnow,bttvb x2 U0 S& I6 P& C
tvb now,tvbnow,bttvb+ {( e7 k% c- a
葛霖還未上任就被人唱淡雖然有點掃興,只是國務大臣或次官( Minister of State)是次級的政治任命官員,不是內閣成員,主要助貿易大臣( President of the Board of Trade)處理貿易事務。堂堂滙豐大班居然只能出任國務大臣,位居不見經傳的 Vince Cable之下,實在有點莫名其妙。, m% G, ?8 C: ~$ {5 r9 L
tvb now,tvbnow,bttvb: g9 y2 J. Q* q3 b$ g5 o0 @+ O
其實即使貿易大臣也不算是最重要或最核心的位置,近二十年來出任貿易部長的重量級人物要數馬卓安時代的夏舜霆( Michael Heseltine)。九○年他出馬角逐保守黨黨魁,成功逼使眾叛親離的鐵太下台,改由馬卓安出任黨魁及首相,而夏舜霆則一躍成為黨內的核心,到九二年大選後出任貿易大臣。儘管有這樣的重量級人馬擔任貿易大臣,這個位置的作用依然很有限;重要的經濟政策包括是否加入歐元區,跟歐盟的經濟關係等都由財相及財政部官員把持,其他人包括貿易大臣都只能靠邊站,貿易大臣的手下更難有作為。
7 s; g0 e( ~9 L$ G L$ |" \& j
' W8 @3 y) _/ O其實即使在貿易事務上個別國務貿易官員的角色也逐步被邊緣化。應該看到,隨着歐洲一體化的進程越來越深,隨着歐盟越來越成為一個緊密相連的經貿共同體,大部份重要的對外貿易政策及談判都已改由歐盟負責貿易的專員負責。例如在世貿多哈回合談判,美歐貿易戰如何避免,中歐貿易關係如何調整等重大問題上,當主角的已不再是德國、法國或英國的貿易部長或大臣,而是歐盟貿易專員。換言之,磋商、制訂、執行具體貿易政策或措施的權力已從各歐盟成員國的貿易部轉移到布魯塞爾歐盟總部。tvb now,tvbnow,bttvb5 O$ A2 b/ F5 o. q- W; Y0 K
8 N! _$ ]% ]+ u5 P! }此消彼長下,英國貿易大臣的影響力已變得很有限,身為下屬的葛霖恐怕只有行行企企的份兒,沒有發揮的空間。究竟葛霖為何捨滙豐大班一職出任無權無錢(他決定不支薪酬)的貿易官員當然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也許他是本着一種宗教侍奉的態度想幫英國新政府一把。經過十三年在野,保守黨內雖不至於人才凋零,但有國際觸覺、認知度的重量級人物實在非常有限;上一輩的領袖已太老,年輕的又太嫩,缺乏應有的份量與人際網絡。特別是推廣貿易,促銷英國商品與服務,打開貿易大門方面,新政府很需要一個有國際經驗的人物。首相卡梅倫等了又等,找了又找,四處碰壁仍物色不到合適人選。要不是葛霖願意棄商從政,為英國人民服務,只怕這個「豬頭骨」職位還要懸空一段長時間。可以說,葛霖幫了卡梅倫及聯合政府一個大忙。
/ N$ Y0 |& S1 T U) q( k& a/ t9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