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日週三os.tvboxnow.com$ @5 m) M2 g/ g2 O
' x' c Q6 J$ C& y k5 P5 q% _7 Ltvb now,tvbnow,bttvb 公仔箱論壇. u2 c$ P3 ^* \) v
明愛醫院的候診帳篷旁邊,就是運送遺體的通道。(Photo by DALE DE LA REY / AFP) (Photo by DALE DE LA REY/AFP via Getty Image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N& k7 b( ^. q: N% E
公仔箱論壇$ l4 h5 j7 F( Q( ?- _
疫情高峰未見頂!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昨公布,本港新增55,353宗確診個案,再創單日確診新高,數字不包括在家自行做快速測試而未上報的病人。死亡數字亦一直上升,昨日多117人離世,其中110人是長者。有醫護人員哭訴,因醫療壓力爆煲,床位有限、人手不足,醫院已進入「放棄」部份病人階段,「逼我哋放棄老人家!」
! v" {' x% H% h9 i3 S& V; F- Vos.tvboxnow.co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 I+ T% x1 @! d& y+ U' }
在公立醫院工作6年的護士張小姐(化名)表示,現時急症室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3個護士做300個病人!」她指現時醫院的實況就是病人逼滿,「所有開得嘅地方都開哂擺病床,有啲(病人)甚至無病床,只可以瞓擔架,我哋要跑嚟跑去搵個位畀佢瞓地」。她形容部份入院的長者如同「等死」,醫院因醫療系統爆煲只能作出選擇,優先處理部份病人,意味某些病人會得不到最適當的照顧,「講就話重症嘅優先,其實仲要分年紀,後生啲嘅優先」。tvb now,tvbnow,bttvb H9 c& V9 G0 u* B# n3 j z
' W9 o. ~- }+ S
2 E% @& t# w, Q* h; @4 E: w
每日都有大批病人在醫院外候診。 (Photo by Emmanuel Serna/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公仔箱論壇& b) E! R4 K. _# [9 ?. n M
公仔箱論壇0 G3 w1 [+ ]( P5 l3 p* L1 }0 Z
她指部分長者被送到入院時情況已很差,「有院舍入嚟嗰啲(病人)一開始已經好差,冇辦法,有啲喺分流區等咗好耐,迷迷糊糊,唔識講嘢,醫生一定係唔揀佢哋畀藥」,到最後醫護人員只能眼看這些長者在急症室大堂離世,擺放遺體在急症室一角,「有時未搵到位擺(遺體)已經有兩個病人又推入嚟(急症室)」。
6 W* S# o% g0 g6 p4 z8 J' ?公仔箱論壇
+ D4 y+ r+ r3 jos.tvboxnow.com近日多名病人在她面前離世,張小姐指「返緊更嗰陣冇乜感覺,太忙冇時間畀你諗,但係唔會唔記得個畫面,一放工就想喊」。以電話受訪的張小姐不禁哭泣,「做得呢行預咗見到人死,無錯,但係唔係咁樣,唔人道咁死⋯⋯我哋職責係救人,點解逼我哋放棄病人?有時唔敢相信我真係返緊工,以為發夢去咗第三世界⋯⋯」
( u/ Y# \ D! D2 r: Dtvb now,tvbnow,bttvb1 k7 u- K; N/ J( e6 f
公仔箱論壇2 C- `- ~# t" h' ~
醫院門外排滿靈車。Photographer: Lam Yik/Bloomberg
' m; e+ U; j6 [; t5 F. d公仔箱論壇os.tvboxnow.com0 b9 e* W# D: C$ @1 u6 L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公立醫院急症室醫生亦表示,現時醫療系統崩潰,「白車唔夠用,我親眼見過有警車送病人入嚟」。在部份藥物不足的情況下,他指只能將藥物給予醫生認為較大機會康復的病人,部份長者轉差到某個情況,就會不獲藥物治療,這些病人只能靜候死亡。「係好無奈,但當下只能夠諗,我係醫生,我仲要照顧其他病人」。他指近日離世長者數目急增,在他手下的「亡魂」已有4個,他只能看著護士忙碌為遺體尋找擺放位置,「有時我問我老婆,我係醫生,定係死神?我第時唔知點同個囝解釋。」
* d' x3 X u' l
: c1 f, G R" I' }: e
, `: s5 d! n% y3 F0 T確診數字每日上升,醫院分流區都逼爆。 (Photo by Emmanuel Serna/SOPA Images/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6 _" P) t- I; Q# j
! \/ o+ k) c1 k4 b" k& q
他又指,除了醫療資源問題,亦眼見還有人並非緊急個案,但都會召喚救護車服務,「行得走得嘅中年壯漢都要call白車」,他呼籲市民不要再濫用救護服務,讓有需要人士得到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