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美饮食习惯优劣比较

美国营养学家赫尔曼教授在对中美两大民族完全不同的饮食习惯作了长达一年的深入研究后指出:中美饮食习惯都各有其长处和短处。他认为:  
% `' g3 ^+ |% o6 g     中国饮食习惯的十大优点在于——
- b( J; P6 L8 l9 R! |- J. |tvb now,tvbnow,bttvb     一、中国每天进食的新鲜蔬菜要比美国人多得多,而美国人虽每天摄入大量蛋白质,但肠胃功能却因进食纤维素太少而受到影响,因此消化系统的患病率及患癌率均大大超过中国。
9 R- P5 Y, U% h3 Y( a5 @- i) Mtvb now,tvbnow,bttvb     二、中国人喜食粗粮,而美国人偏爱精白粉等细粮。而实际上,粗粮所含营养物质要比细粮多。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7 l! \4 O! w, |+ ]. d
     三、中国人爱吃植物油,而美国人做菜喜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此外每天还摄入大量黄油。怪不得美国人心血管发病率特别高。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i3 B; H$ k4 L' p( ^. i
     四、中国城乡居民都喜豆浆、豆腐、豆芽等豆制品,而美国人却往往“敬而远之”。
2 W" }$ {# ^' ^7 T     五、中国人饭后、迎客都沏一杯热茶。喝茶能减低血中胆固醇含量,相反,美国人喜喝的咖啡,却有可能提高血脂并刺激心脏。 公仔箱論壇7 `# K' p! K' O, O2 U
     六、餐毕,中国人爱吃点瓜果,而美国人往往再加一分甜食。瓜果自然要比甜食更利健康。
$ O2 ]5 [% V0 k5 X, D"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七、中国人大部分家庭习惯于每天买新鲜食品,而美国人喜从超级市场一次性大量购回,然后每天食用冷冻食品。美国人食用的罐头食品(含种种不利健康的化学添加剂)及腌腊食品(含有多种可能致癌的物质)分别为中国人的15倍和6倍。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z# W2 T1 K% C
     八、中国菜名多富吉利色彩,席间互说祝福话,餐毕往往心情愉快、心弦放松。
( [9 B4 Q* c# w/ b2 z' H, J/ V. ros.tvboxnow.com     九、中国人用筷时需动用数十条肌肉和10余根关节,因而称之为“健身活动”并不夸张。
- M$ k! b( O. |0 S+ B. e2 Kos.tvboxnow.com     十、中国人用餐时爱加醋、姜、蒜、葱、辣椒等佐料,能起杀菌、消脂、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作用。
2 W& I4 H* y$ I2 U3 r/ ^tvb now,tvbnow,bttvb     美国人的饮食习惯也有十大优点——
- A; v/ Z, |# V' T" Qos.tvboxnow.com     一、美国人做菜放盐量只及中国人的一半,而摄入太多食盐有可能在中老年期引发种种疾病。 os.tvboxnow.com. V) L5 J% k  e6 {% L9 |% |3 P
     二、美国人做菜不爱放味精——味精含钠,摄入过量有损健康。
! W  `2 O0 j- `0 s9 Ptvb now,tvbnow,bttvb     三、美国人做菜放的食油比中国人少。 # n) x% P* `4 c/ I. _6 |
     四、美国人的分餐制自然比中国人的合餐制卫生。 $ x' `% @+ _- s  n
     五、美国人不吃猪肝、腰子等内脏,因为动物内脏无一例外地含有高量胆固醇。
1 @, B1 j: c: m- s5 @tvb now,tvbnow,bttvb     六、美国主妇不爱用大火炝锅,厨房通风条件也较好,因而避免了吸入大量易致肺癌的油烟。
) C! O7 Q. Q. Q     七、美国人喜一日多餐,这比中国人的一日仅二、三餐科学。
: w; i( |! C8 c# n0 q3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八、美国人喜清蒸食品(营养物破坏较少),而中国则偏爱热炒(营养物破坏较多)。 5 |! Q- V) y  D4 A( }& F+ o
     九、美国人过节或请客不喜暴饮暴食,这与中国人的大吃大喝形成了鲜明对比。
; A7 g& Z( J% Q) Vos.tvboxnow.com     十、要是把吸烟列入广义的饮食习惯,那么,美国人中的戒烟者与日俱增,相反中国人却仍把吸烟当作一种“时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