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30 + p4 C# z: k5 H6 G$ o% Y
公仔箱論壇+ s9 h {# n0 c( [1 R5 H& q" u2 S

" [( |7 K5 Z2 P g M
% O# j9 Z( r. b公仔箱論壇有線新聞前日(28日)報道,一幢位於跑馬地、用作出租的服務式住宅大樓,最細單位實用面積僅得91平方呎(扣除廚廁面積或僅61平方呎),衣、食、住、衞生、娛樂等等全在狹小的空間處理;而屋宇署前年如常批出施工同意書,亦令市民再次關注港人愈住愈細、愈住愈貴的問題。公仔箱論壇) `9 F2 Z* M7 q+ w7 o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M9 w# ~* V& ?; U7 u. [% {
說到這點,或許會有人聯想起早前在港上映一齣電影《縮水人間》的情節:由於世界人口過剩、資源和空間不足,科學家發明一種另類解決方法,就是將人體大幅縮小,變到如「蟻俠」一樣,對資源和空間需求減低,手握少量現金,便可以過「皇帝般的生活」。公仔箱論壇9 }5 o1 N! S* L- o1 K
$ F$ W6 v5 c C# l: k/ u/ n
始終電影歸電影,現實上是否行得通另作別論,不過以香港今日的土地和住屋問題,又確實存在類似情況。由於現時樓價及租金皆貴,政府又拒絕訂立最低人均居住面積,於是發展商不斷「挑戰物理極限」,在最狹小的空間內,放齊所有必要設備,於是近幾年不論租買,都出現「超細單位」的現象。
' R- Q& n8 F) P0 Vos.tvboxnow.co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c; y# K- K, h7 V: Q3 m
情況若繼續下去,難道真的要香港人「自我縮小」才是出路?變成「縮」命難違?7 F9 z0 j$ H3 M/ P;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D2 F+ ?( N; w
8 w% @! d5 Q( u r2 ?' e
《縮水人間》以現代社會文化作背景,打著為地球減廢、更加環保、善用資源作為口號,發展出把人體大幅縮小的科技。(《縮水人間》劇照)
; a- n8 h& ~8 V- i$ v;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X j/ B+ N2 w0 s4 ?2 h+ O& M
與劏房相差無幾
, B& G, i6 B& Z/ c4 pos.tvboxnow.com按照報道所指,這個單位總實用面積為91平方呎。但屋宇署前年批出這單位的施工同意書,圖則內的實用樓面面積不計廚房廁所,實際只得61平方呎。
0 T' u2 j X2 U2 Cos.tvboxnow.com
0 v! S6 j2 s7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1平方呎的居住空間是什麼概念?有兩組數字可以參考:按照現時房委會的標準,公屋住戶人均居住面積為不少於7平方米,即約75.35平方呎;而資料顯示,現時劏房戶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是56.5平方呎。換言之,這個「超細租盤」實際居住面積,只比劏房稍好一點,也及不上現時公屋的居住最低水平。+ I1 V$ U4 G T r' _
^: n4 i3 @# F$ F ?
0 t( T8 A+ B+ v/ d9 Fos.tvboxnow.com樓市不斷升溫,劏盤納米樓應「運」而生。(資料圖片)
; `1 {* d9 S" o5 b3 H- t7 F- n3 u% J公仔箱論壇1 ~0 ?/ P8 ~4 e; G' ?0 M
貨品持續「縮水」 變相抬價tvb now,tvbnow,bttvb0 E) F9 m$ m$ ?4 j& X+ z
《香港01》過往早已多次指出,現時政府只對公屋有人均居住面積限制,但對私樓卻未有制訂最低人均居住面積,單位間格標準又缺乏監管。所以,發展商只要想方設法將必要的設施塞入單位中就可以,不必理會租客或買家日後住進去後,有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0 d4 m2 J8 U/ b
3 G. A" _& \9 _* i6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亦是商人賣貨時一個常見的技倆:由於想賺更多,可是大幅加價又會引起消費者不滿,甚至令其寧願不買,所以只能從「份量」著手。一籠「正常價」叉燒包,由3個變成2個;包裝薯片愈賣愈多「空氣」;罐裝汽水容量由以前355毫升,悄悄縮水至330毫升;薄餅店所售薄餅的尺寸,當然是今不如昔。
" g( E5 I ?6 P0 j: x) ^.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n, i5 T0 V8 M( f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這種情況伸延到住宅,道理其實一樣。現時私樓租金本身已經很貴,可是月租繼續上調,又會過分超出市民負擔水平,打擊租樓的意欲;業主只好繼續將單位變小,變相收貴租。根據報道所指的物業,同一幢樓內最大的單位實用面積只有180平方呎,而平均呎租足足達到106元至124元,可以「媲美山頂豪宅」。
5 r1 O% J+ |+ \tvb now,tvbnow,bttvb# r7 y- p' U U. F& f$ p4 V; G0 Q5 S; K
公仔箱論壇; U! r2 |0 R9 M
黃偉綸認為,現階段政府沒有條件制訂最低人均居住面積。(資料圖片)tvb now,tvbnow,bttvb- o$ D( o+ w+ x9 B/ ?+ M
5 N, Q$ e b) @8 |$ a1 C& H1 T u
被問有否計劃規定人均居住面積 黃偉綸:沒有條件公仔箱論壇- N7 G% Y! C( x" S
立法會議員吳永嘉今年6月在立法會指出,截至2016年全港約250.8萬個居所當中,8.1%居所樓面面積少於215平方呎,當中4.9%的居所屬私人永久性房屋,顯示港人的居所面積越來越狹小。因此,他向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提問,政府會否考慮參考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國家經驗,制訂「最低居住水準」。
2 [' I4 J( r; h8 ]3 S. @ F; q, c* [1 n0 N" N, b3 b+ l
黃偉綸的回覆是,政府認同香港在提升宜居度和改善居住空間方面仍有進步空間,不過「改善居住空間不能單靠政府制訂居住空間的硬指標,更重要和治本的方法是持續增加土地供應」,要到日後土地緊絀情況有所改善時,才有條件談人均居住面積標準。
4 h) g8 D2 i1 y6 H
& J& E* N: p! o5 N誠然,土地資源緊絀,增加單位供應會比加大單位面積,在目前公屋輪候冊仍有約28萬個家庭等待「上樓」情況下,當然會較為重要。不過,港人住得「細、貴、擠」,其實亦已達臨界點,眼見現時新落成的私人物業愈劏愈細,政府更加應該及早立例管制人均居住面積,而不是容讓這類超細單位大量存在於市場之中,否則日後才規管,其實已經太遲。
1 L* T) Z$ l; a) \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9 c# P( F0 K6 n) W3 `; m8 n( ~
現時土地確是不足,有必要繼續開拓,但制訂人均居住面積標準同樣要做,政府經常說要「多管齊下」改善問題,無理由對此採取迴避態度。; o* y3 ^) B/ B8 y# j K3 K! W$ |
tvb now,tvbnow,bttvb+ u4 O9 t; q& V$ l5 Y
Z" m7 M+ \0 B s' [4 Q5 H
劏房戶居住環境已相當狹窄,但新落成的樓盤也不好得哪裡去。(資料圖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M! w" r1 {2 r2 ~6 `4 y9 u
0 X W2 Y1 ~+ O' u R
「廁所盤」誕生 有樓隨時變恥辱tvb now,tvbnow,bttvb5 H$ |; P* p+ D4 y
在樓價租金有升無跌、政府又不下定決心規管人均居住面積之下,可以預期日後的單位,將會愈縮愈離譜。日後新建成的單位,面積如同正常單位的廁所,簡稱「廁所盤」,相信不是什麼奇事。3 ]7 Z8 E" ^3 ^- S5 c9 p/ Q
os.tvboxnow.com% y7 C# D# O8 I% Y% e7 X6 r8 f
社會傳統智慧一般認為,將私人房屋改劃成公營房屋,好處是可以容納更多家庭。然而,這個理論日後可能已不再適用,因為不論租買,面向大眾的私樓樓盤愈建愈細,劏盤、納米樓愈建愈多,已經顛覆一般人對於「私樓」的理解。
1 r# t# Z/ U8 f8 P公仔箱論壇
) B* Y& r* \- |9 ~1 k1 K( kos.tvboxnow.com為方便說明,大家不妨再設想一個情景:在「公屋潮文」中,如果「未來外母」見女兒的男友是住私樓,會即時「心心眼」,男方預料「有雞髀食」。可是以現時私樓單位愈劏愈細,日後就算是「有樓」一族,「未來外母」都可能要再問一句「你住間屋幾多呎」。
$ v* z l# d5 i' e$ ?4 Xos.tvboxnow.com, L0 D3 ?# q0 w
如果擁有的只是「廁所盤」,貴為「有樓階級」的男主角,在「未來外母」眼中,可能連住公屋的「廢青」也不如,「心心眼」隨時變「嬲嬲豬」。「雞髀」大概會返回冰箱,男主角可能連雞屁股也無機會吃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