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陷阱多,除涉及私隱外,亦出現不少年輕人之間的「騙局」。
' j2 L; u* p3 x( U( y5 p有10多歲的初中生,以3,000元售賣網上遊戲的武器,收錢後卻拒向買家提供獲取武器的帳戶密碼,最終被控;亦有初中生付10多元買「武器」,同為中學生的賣家收錢後失蹤,最終由買家母親代為報警,拘捕該學生賣家。tvb now,tvbnow,bttvb& ]1 v/ j+ U" i, p( n
香港律師會理事陳曉峰昨在一個有關年輕人網上陷阱及私隱問題的午餐會指,網上亦有不少涉及詐騙的危機;他透露,曾接觸一個案,有15歲以下的少年因一時貪心,售賣網上遊戲武器,收到3,000元後卻拒絕向買家提供獲取武器的帳戶密碼,最終被控告。
& f6 V) S$ e+ A! C5 Z C: c' V公仔箱論壇心存僥倖冒險 不知涉詐騙
% l( R4 Z& V8 f8 ` @6 h% k青協青年違法防治中心陳文浩接受查詢時亦指,青少年在網上互相買賣「武器」普遍,經常會在討論區「求救」過關;但他們對網上世界仍想得簡單,誤以為「無人搵到我」,事實上警察可根據電腦使用者域址(IP address)尋找當事人。tvb now,tvbnow,bttvb5 X+ s% e4 X- j6 t5 B( }
他指,曾有14歲賣家收錢後忘記給買家武器,但對方沒追究,他食髓知味,再試第二次;一個中學生買家支付10多元後收不到貨,向母親反映,最後母親代為報警,該14歲學生終被捕。個案反映青少年會為10多元冒險,在網上世界心存僥倖,不知網上同樣會涉及詐騙,後果嚴重。
. ] ^, k7 G" l: {% d" \- L陳曉峰又指,亦有不少網上騙案,即使成年人都有機會中招,例如有些假電郵會要求使用者更改paypal的戶口密碼,從中套取個人資料。 [/ ]3 M6 K; i, ^/ x* `4 T
留意App條款 fb設瀏覽權限2 M$ N( v) a" @
至於私隱問題,陳指年輕人常用的網上社交平台如Facebook已是一大陷阱,若上載照片時沒有設瀏覽權限(set privacy),就會有私隱外洩的危機,有些聊天室的功能更可追蹤身在位置,提醒年輕人應小心處理公開個人資料。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w1 r8 V5 u( h6 V7 B6 U
此外,他又舉例指,有些免費的應用程式遊戲(App),或會要求使用者取得個人和朋友的資料,建議應在下載App前,留意開發公司的資料存取條例,會否涉及第三者的用途;他補充,不少人將重要的資料放入電子產品中,應善用密碼及上鎖功能。
' o9 y4 j+ r8 x4 h# \: X( Y/ y為加強年輕人在網上的危機意識,香港律師會將於下月舉辦第6屆「青Teen講場」,主題為「私隱解碼」,安排中四至中六學生與律師探討私隱陷阱,並透過角色扮演及法律知識野外定向,提高學生保障個人資料及私隱的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