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京報:中國閱兵的外交得分明顯且扎實

環球時報2日發表社評說,獻給抗日戰爭勝利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閱兵活動3日將舉行,數十位外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領導人2日已經飛抵北京。這首先是一場盛大的紀念活動,但如果一定要從外交角度審視它的話,這場閱兵也堪稱是成功的。
/ C0 |, W" G5 |/ q* L公仔箱論壇
2 ^4 C# }' ?" K, G; _5 Eos.tvboxnow.com  社評說,49個國家的領導人和特使或代表將出席閱兵式,31個國家的軍隊觀摩團也將蒞臨閱兵式。雖然西方主要國家領導人沒有來,但法意外長出席,澳荷等國有部長蒞臨,美德加等西方國家有駐華使節作為政府代表出席。完全抵制閱兵只有日本一國,連菲律賓也來了曾為前總統的馬尼拉現任市長。這個局面足以讓中國人釋懷。
  c. @% L* b$ Z1 Stvb now,tvbnow,bttvb
7 T1 l" c' _% _/ W$ d/ g;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美國對中國搞這次閱兵“不太贊成”的態度世人皆知,但美國官員除了就蘇丹總統巴希爾在此期間訪華表達具體不悅外,迄今未說其他“多餘的話”。唯有日本難以克制極端不滿,將反對中國搞閱兵的失態之語越說越明,結果是將自己置於越來越孤立的境地。
" z% ?- I2 Y# @公仔箱論壇
1 u  e) Q  q9 B6 r4 Q6 I3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社評說,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8月31日再次指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出席閱兵式,之前日本官員已經說了類似的話,潘基文拒絕了日方批評,但他對中日媒體的回應是分別進行的,對日媒的回答稍顯含蓄。誰知日方變本加厲,秘書長的發言人31日乾脆通過記者會表示潘基文的行程不變,他把中國的閱兵與今年世界各地紀念二戰結束的活動並列,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可以“得到歷史教訓”。日方自尋的尷尬更加彰著。 tvb now,tvbnow,bttvb0 W. n2 B$ Q& f$ k: X# E4 h

8 `" O% O. s: I" G/ Q# S5 U  當大閱兵就要舉行之際,中國社會洋溢出輕鬆和驕傲,以及對閱兵具體畫面的興奮好奇。對來了的朋友,我們竪大拇指。對沒來的,我們或理解其難處,諒解其特殊糾結,或者私下裡說他們幾句,就過去了。我們總的感受是這次閱兵促進了國際社會的團結,或者增加了大家體面處理分歧的經驗,這個世界上國與國的不同和糾葛似乎不像我們通常擔心的那般可怕。
+ |: v4 B7 M* `! ~1 T
, ]/ E+ v8 E; C$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社評說,日本成了個特殊例子。它的特殊太突出了,我們有點不忍與之深究。一來那會掃重大紀念日的興,何必?二來日本政府和其支持者如此想不開,我們如果在這個日子與之互掐,它不好看,我們也不好看。我們把紀念日搞得最好,就是對日本的無聲回答。如果東京很生氣,世界只會嘲笑它那副小心眼的樣子。 " i8 D8 C" p/ N! u% O0 ]
os.tvboxnow.com% o5 M% ^; f! t3 O0 A5 e  l: w
  中國在不斷崛起的過程中搞閱兵式,西方輿論有些擔心,發生些誤讀,實屬難免。當前的情況是,中西輿論磕磕碰碰,但我們對西方輿論的挑剔有了越來越多的適應力,而西方對中國走自己路嘴上話多,但心裡明白中國的選擇非外力能擋。中西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實現某種“相互包容”。
# n  Q4 R3 S, j% g1 }) ]
7 u- a  I: N8 M& ^, Z0 R(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從日本方向我們感受到要與中國“對著幹”的一些衝動,當然那些衝動是否將被真的踐行尚存疑問。從歐洲方向,分歧更多是價值觀層面的,緩衝面寬,大體看不到零和的嚴峻。中美關係也存在不少可塑的希望,雙方都有明顯意願避免讓極端的預言坐實。這次圍繞閱兵發生的大國間微妙對話帶來了更多樂觀,日本的想不開並未改變這一整體局面。
$ y0 @8 s2 K0 G, Y: V6 j2 A( [tvb now,tvbnow,bttvb' p7 o6 h: K; S7 {( p, v
  社評說,中國內部圍繞閱兵的不同意見已在互聯網上得到釋放,到了閱兵的眼前,共識部分大面積呈現出來。我們盼望閱兵成功,也相信它必將成功。因為天時地利本來就有,人和也匯集得差不多了,70周年大閱兵,最後的懸念裡充滿了期待。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