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旺報:陸資轉向哈韓 台灣邊緣化加速

台灣旺報9日發表社評說,韓國是台灣主要貿易競爭對手,也都是中國大陸主要貿易夥伴,如果問陸商企究竟比較哈韓還是哈台?答案顯然非常重要,因為商企的動向將決定中韓與兩岸經貿關係的榮枯,眼下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不言自明。
* |6 x9 v+ P, E# U0 hos.tvboxnow.com' T0 J: x" ]! w4 w# O3 B
  社評說,馬雲很哈台,不辭辛苦到台大演講,當然人氣爆棚,2000張門票秒殺,還一度造成網路癱瘓。但馬雲的熱情與年輕人的回應並未能說服政府對馬雲手下留情。今年3月和5月阿里巴巴和淘寶涉嫌“陸資冒充外資”,被“經濟部”限半年撤資並罰款12萬元。馬雲自我解嘲“世界變化太快”,連自己也搞不清“是外資還是陸資”。 , ~4 b4 Q' I- \* Z3 U  R
5 c8 }! j% A9 n# \( z2 [
  相對照的是,馬雲同步哈韓卻大獲成功。繼淘寶進入韓國後,今年5月阿里巴巴“韓國館”請到韓國副總理高規格站台後光榮登場。根據大陸商務部數據,中國大陸2014年對韓全年投資申報額由2013年的4.81億美元升至11.9億美元,增幅高達147.2%。
# ^1 ?  Y6 u6 U3 Y&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v: }# O) v: k
  社評說,2014年,中國大陸首次實現資本淨輸出,對外投資達到1200億美元,今年前4個月對外投資同比勁增36.1%。陸資在發達地區廣受接納,2014年對美國投資增23.9%,對歐盟投資更暴增1.7倍,遠高於對外投資總體增速。英駐華大使吳百納稱,過去5年中國大陸對英投資年均增85%,英國《金融時報》預計未來10年英國基建投資缺口巨大,陸資極具潛力。 tvb now,tvbnow,bttvb4 f: k1 j. A$ Y; ~& U
tvb now,tvbnow,bttvb1 r5 e7 T  {) x& F8 ^
  陸資進軍全球都受到歡迎,反觀台灣,陸資想“哈台”卻難於上青天。大陸投資人在台灣遭遇巨大的制度壁壘,2009年之前台灣對陸資完全關閉,馬英九執政後才小小開放,但好幾年過去仍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在市場准入上,對外資實施“負面表列”,對陸資則是“正面表列”;對外資“事後申報”,對陸資則“事先申報核准”。過高門檻使陸資投資台灣始終難以開展,去年太陽花學運更造成陸資卻步後果,據“行政院”投審會統計,2014年1至11月獲核准的陸資入台項目同期銳減超過一成。
( a' U8 b. g5 N!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 h" S3 w0 m9 {' S
當然,今天台灣仍有相當的財富積累,自認資金充裕、“只缺市場不缺錢”。但要正視的是,區域經濟融合是大趨勢,台灣與韓國產業及貿易結構高度相似,近年全球經濟遇冷,各國都在創造更大的外部機會,這方面韓國已占盡先機。2014年資料顯示,其與美國、歐盟、東協等多個經濟體出口貿易的FTA覆蓋率達36.81%,是台灣的6倍。預計中韓FTA生效後,不僅更多陸資轉投韓國,外資亦可能減少來台而轉往大陸,對台投資將繼續萎縮。
( t7 {! X, P- `os.tvboxnow.comos.tvboxnow.com) e( E/ x# n% h' P: E, V8 b( T# ^' K
  社評說,台灣認清自身困境的前因後果並不難:內需市場不振,資金回報率低,外資大幅流出,“錢不能生錢”,經濟活力消退。以民間資本為主導的投資轉向房地產,炒高房價又引發民怨。在相似的困境下,韓國秉持積極開放的策略,台灣卻是反其道而行。去年以來台灣與大陸中斷了包括《服貿協議》、《貨貿協議》在內的所有一體化進程,產業上繼續劃地自限,坐視大陸和韓國深化合作基礎,提升韓國對台灣的競爭力。台灣懼怕競爭,又對陸資“嚴防慎拒”,經濟勢必加速陷入內縮困局。 os.tvboxnow.com( p$ D2 U$ j- H% k0 ^' m7 L
os.tvboxnow.com* B# j3 x$ l) }; \/ E9 f
  大陸經濟是巨型磁石,體量之大,磁場之強,一衣帶水的台灣別無選擇。安永事務所稱,大陸意欲借助“一帶一路”,推進其優勢產業和富餘產能向沿線國家轉移,陸資正在主導區域經濟變局。若台灣“防拒陸資”格局不破,不要許多時日,台灣就將在區域一體化的進程中自動退居邊緣,或許,屆時要傷腦筋的就不是“台灣讓不讓陸資來”,而是“陸資帶不帶台灣玩”。
: t. o1 ?3 V, R5 ~: `8 m
' N# h6 t/ o. V  j$ C* N2 X  台灣的困境要靠台灣自己想通,改弦易轍才能回到正軌,尤其就北京而言,台灣2016大選在即,政治變數甚多,為避免不確定風險,大陸對台政策自然轉趨謹慎保守。
# k3 }: z# v9 a  Q8 v7 [tvb now,tvbnow,bttvb' C! ?2 B+ y0 J3 z
  社評說,但大陸當局應該認識,贏取民心是一切政治、經濟策略的基礎。太陽花學運以來,台灣青年一代已登上歷史舞台,他們的願景就是未來民心所向。大陸應該選擇一個讓年輕人最有感的政策,大膽推動。譬如,台灣年輕人最在意房價高漲“沒有房產”,大陸不妨以新思維主動與海基會協商,由大陸投入資金廣建合宜住宅,低價供應無住屋年輕人。打破成見,探討可行性,積極作為,聊勝於無。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