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澳台] 中央日報:從“求同尊異”到“化異求同”

中央日報網路報4日發表社評說,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日前表示,兩岸要“求同存異”,相信透過新世代的交流,就可逐漸化解兩岸心理障礙。這番話乍聽之下,似乎並不新鮮,但在此時此地提出,格外具有意義。 7 B$ I0 F9 Z1 K2 [# S" k

" }1 D& b5 B0 K  社評說,朱立倫與大陸政協主席俞正聲會面時,俞正聲指出,兩岸長期的認知差距都需要時間化解,要有耐心,但前提是“一個中國”;朱立倫則回應,兩岸之間的心理障礙需要耐心,還有同理心,兩岸要相互尊重,要“求同尊異”,相信透過新一代的交流能逐步化解兩岸之間的心理障礙。 os.tvboxnow.com2 Y$ [2 l! V  }

3 W: a: r- B& u7 |7 p' x% wtvb now,tvbnow,bttvb  早在去年六月二十六日,朱立倫以新北市長身分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會面時,就提出“求同尊異”,強調兩岸交流要發揮同理心,不只要“求同存異”,還要“求同尊異”,對岸應尊重台灣人民的想法、尊重台灣人民的決心。 5 Z# ?7 M: ]7 y. f
os.tvboxnow.com/ b. c6 |2 _; g  t  S
  社評說,今年一月十七日,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第一時間發祝賀電文,朱立倫覆電道謝時,又強調兩岸人民雖同屬中華民族,仍應“求同尊異”,持續努力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 tvb now,tvbnow,bttvb2 E. {0 q. f0 P5 f/ A% _1 x

  h8 C  @' _, X; }4 v9 W5 t5 ]  顯然,“求同尊異”是朱立倫對兩岸關係的核心主張,它與“存異求同”雖然都是追求共同的目標,但“存異”只是消極的擱置雙方的差異,而“尊異”則是積極的以同理心去了解對方的想法,尊重彼此的差異,進一步再去化解差異;換言之,“求同尊異”比“求同存異”更加進取。
( _0 D3 N$ M. h: [公仔箱論壇
' p5 {8 C9 O  u, s1 ~os.tvboxnow.com  社評說,過去六年多以來,九二共識的確為兩岸的和平發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礎;但不可否認,儘管大陸對台灣諸多讓利,但台灣願意統一的人卻並未增加,這當然與民進黨和部份反中媒體的刻意抹黑,導致大陸的惠台措施被污名化有關,但兩岸和平紅利,並未使台灣全民受惠,的確也是不爭的事實。
1 H+ D( p# F' U" F& h3 D# z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T* P' J, [& m6 S! o
誠如朱立倫所說,兩岸發展除了要有企圖心,也要有同理心;要有執行力,也要有協調力,例如未來兩岸簽訂服貿協議、貨貿協議時,不能只是考慮受益者,也要從受害者的角度去思考,因為受害者失去的很可能是他們的全部。 tvb now,tvbnow,bttvb3 c& y+ g. w4 T

' h# d7 A* R; Q. d' ]公仔箱論壇  社評說,前些時才發布的最新民調顯示,儘管四六‧九%的民眾認為有必要維持九二共識,三O‧三%認為沒有必要,但對於“中華民國”在一九四九年已經被推翻,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份”的說法,七八%民眾不能接受,只有十二%的人接受。 公仔箱論壇/ V2 n" y$ d+ ^9 R6 Y4 E# R% g- P
tvb now,tvbnow,bttvb: Z9 u6 B/ l# R2 j; W" v
  顯而易見,“一個中國”固然是兩岸應該追求的共同目標,但在客觀條件和環境都尚未成熟之前,大陸就應該尊重台灣人民的想法,不宜操之過急,而最好的作法,無疑就是加強年輕世代的交流。
0 H! v6 w, F4 z5 m
0 a6 S. D$ X6 e" y3 }5 ]% T* y& s4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據統計,二O一四學年度台灣大專院校“境外生”人數達九二八六五人,其中大陸三三二八八人,佔全部境外生的三五‧九%,再創新高;相對的,從二O一一年大陸開放台灣學生以學測申請大陸高校後,近四年來赴大陸留學台生人數呈翻倍增長,二O一一年台生九二八人,今年已有二七三四人。去年,北大、清華、復旦錄取台生的門檻約為七一級分,在台灣,這個分數除了醫學系以外,幾乎所有科系都可以上。
$ ^! R0 D- Q" ?: l
) e% K' z7 [8 o% r8 xtvb now,tvbnow,bttvb  社評說,可以想見,當越來越多的兩岸年輕人相互了解彼此,心理的差距必然可以逐步化解,到那個時候;自然可以談“化異求同”。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