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乙錚: 大陸經濟面臨三個劫
1 c" s4 O, @ z; w7 w5 }2 X
/ x7 K [ T$ Z3 Y7 qtvb now,tvbnow,bttvbos.tvboxnow.com4 }7 z, s8 [6 _1 D4 D" C: v [$ X6 |
李克強在達沃斯世經論壇上說,大陸經濟不會「硬着陸」而只會更穩健,各種經濟政策和改革,亦足以避免掉進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這些樂觀話,到底是接近胸有成竹的如實反映,還是有相當程度的宣傳成分,不僅外人無法確定,就算是李氏自己,大概也難真正把握。在這種情況底下,學術研究就是大眾的最好朋友,能 夠提供有用數據資料和嚴格而比較客觀的分析,作為討論的起點。
$ Q& R" N5 G8 \7 Ytvb now,tvbnow,bttvb
5 g$ v7 f8 b* J \筆者周一的文章介紹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ichael Pettis的一個論點:高信貸╱GDP比率的經濟發展,有所謂「倒轉資產負債表效應」,快時超快、跌時急跌。尤甚者,企業和政府的領導,往往誤以為超快 增長是策略一貫正確行之有效使然,因此在增長放緩的時候不僅沿用既有政策還要「加大力度」,如此「孤注雙擲」,結果跌得更急。1 d! o2 K& _% d/ G+ j
5 H/ T4 \- T/ f3 J( J6 K# ?os.tvboxnow.com虛報軍情 露出馬腳
: @" J+ r) p: K/ }5 t# M l0 L M$ N* x- X' D
這篇文章有時義,首先因為大陸的「社會整體信貸╱GDP」比率,由於地方政府一向普遍虛報軍情而最近露出馬腳,實際上很可能已經達到300%以上,與美國 看齊(見2014年12月29日拙文)。其次,目前人行還不停以各種方法大手筆催谷信貸以支援企業投資;如此「孤注雙擲」,信貸╱GDP比率只會有增無 已,「倒轉資產負債表」的負面效應亦只會加強。這反映出,大陸說要改變經濟增長模式,但卻不能接受較低的增長,因為害怕無法穩定社會(最新的說法是「經改和增長沒矛盾」;是的話,真是「一天都光晒」)。公仔箱論壇* b# ]* G, F" J, O$ V! J/ }
os.tvboxnow.com( B, [4 o. E/ Y9 a
同樣的政策心態在證券市場也十分明顯。大陸證監本來要限制上海股市裏的孖展炒作,不料一卡就死,引致上指1月19日單日跌幅幾達8%;證監於是又放鬆孖展借貸以穩定市場。結果,上交所的孖展信貸總額一周之內急升200多億人仔(約3%)。沒辦法,大陸整個工業投資利潤急跌(12月份跌8%,比11月份跌 4.2%多了幾乎一倍),不少企業無錢可賺,惟有用資本加信貸大膽炒孖展,故股票市場半年來是整個大陸經濟的少數「亮點」之一,怎可以失掉!公仔箱論壇% T9 z y. _3 q
公仔箱論壇. L; X9 }" L' ~2 r% Z& q4 N% i
筆者今天再介紹一個關於經濟減速的實證研究:《亞細亞亢奮遇上中值回歸率》(2014年10月發表;下稱《亞》文)。做出這個研究的,是哈佛大學 Kennedy School的兩位學者,分別是財經界熟知的森默斯(Larry H. Summers),以及森氏在世銀工作時他的一位顧問、發展經濟學家Lant Pritchett【註1】。文章一開始把戰後亞洲經濟發展看成一齣演了三幕的四幕劇。第一幕是日本戰後的經濟興起、於八十年代成為發達國;第二幕是六十 年代開始興旺、九十年代廁身已發展經濟行列的「亞洲四小龍」(港、星、韓、台)的故事,以及隨之而來馬、泰、印尼三國的發展;第三幕的主角則是八九十年代起高速成長日漸成為經濟大國的中國和印度,其中中國的表現尤其矚目。按購買力平價計算,Penn World Tables的資料顯示,2011年起,中、印兩國已分別成為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第三大經濟體。tvb now,tvbnow,bttvb4 P+ S1 S" |4 ]. V* v+ z J9 b
公仔箱論壇2 n) O: Y- r% D. \
故事的第四幕怎樣寫呢?特別是,中國在這一幕裏會怎樣演出呢?
% l2 F; }1 x n9 j0 x$ y7 F9 p6 l公仔箱論壇os.tvboxnow.com4 y2 q% A& n9 y3 B
《亞》文介紹了坊間一系列的樂觀看法,其中包括OECD、世銀、中國國務院、美國情報界等對今後十至三十年的長期預測,其中尤以芝加哥大學商學院人口經濟研究中心教授Robert Fogel的推算最驚人:到2040年,中國的GDP將高達123萬億美元(相當於去年美國GDP的7倍有多),而且很可能還是大大低估了【註2】。值得 一提的是,這位Fogel教授是經濟史專家、1993年經濟學諾獎得主之一,有別於哈佛大學寫《鄧小平時代》那位亞洲通Erza Vogel(傅高義);後者是中國通費正清在哈佛的繼承人,以1979年出版風行一時的《日本世界第一》而家傳戶曉,成為日本大好友;可惜日本「不爭 氣」,害他2000年要寫一本《日本還是世界第一嗎?》,但這本「補飛」之作並不成功。Vogel落得尷尬,Fogel又如何呢?
" l, ^: s o4 n8 c' C- Q: B+ P' I0 @tvb now,tvbnow,bttvb
6 h8 X( [4 S9 ?1 L增長奇迹 多已完蛋tvb now,tvbnow,bttvb8 B. _, n" l4 ` S! K7 G; w$ y+ u
& N( i& h# d5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亞》文認為,上述那些長期預測,無一不是根據以往數據作出的(廣義)線性前瞻,但經濟發展和股票市場差不多,往績不能用以推算未來;那不是理論分析的結果,而是從大量實證研究得出的關於現實世界的結論。文章指出,當年關於日本的預測還不是錯得最厲害;如果看大師薩繆森(Paul A.Samuelson,1970年經濟學諾獎得主,筆者那一代人讀經濟的,幾乎不可能沒讀過他寫的那本大一教科書),則他在1961年的預言「戰後急速增長 的蘇俄經濟將於八十年代末期超越美國」,現在看來簡直匪夷所思,因為到了八十年代末期,蘇俄也就完蛋了。不說不知,七八十年代還有一個「增長奇迹」羅馬尼亞,不過也過不了1990年那一關。
: v% X. M' i" i8 N4 Q& Mos.tvboxnow.com" V1 D2 t2 V: v
另一方面,《亞》文也指出完全相反的例子:非洲。二十年前經濟學界對非洲沒有看好的,一般認為是發展中世界的「絕症」(basketcase)。但是,非洲近十年突飛猛進,平均GDP增幅在5%以上,超越了往日奇迹東亞今天的表現;其中尤以安哥拉的增長最勁,2001到2010年間, 平均增幅是每年11.1%,比同期中國還要高。其他如毛里塔尼亞、蘇丹、莫三比克、馬拉威、盧旺達、乍得等國,也非常可觀,年增幅經常達到7%以上。
8 [* o' s' T r8 L+ S& Y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7 b# Q! ~2 x" o: J& T
GDP增幅的預測,怎樣做才比較有譜呢?《亞》文從大量的數據和實例得出的結果顯示,以「回歸中值」作預測模型,比用線性預測有效得多。何謂經濟增長的「中值」呢?發展經濟學的文獻已經說明:在世界經濟史上有可靠數據的時段裏,實質GDP年增幅的中值(mean)是2%,標準誤差(s.d.)也是2%左 右。簡約解釋:綜觀近世各國的經濟增長經驗,平均年增幅在0%到4%(即中值2% ± 1個s.d.)之間的事例,佔所有實例的68%;年增幅在-2%到6%(即中值2%± 2個s.d.)的事例已經包括所有事例的95%。所以,中國現時7.4%的年增幅乃是極其罕有;若能保持在此水平而不回歸中值2%的話,需要理論解釋。實 際上,如果自然增長的勢已去,還要長期「保七保八」,有很大的資源投入也未必成事,反倒會令經濟遭受硬傷(如環境過度污染、人民身心健康受損、水資源衰竭等)。公仔箱論壇* ?1 Q- d+ c: L7 |
* x: @, _7 Q2 M& K5 l6 t
公仔箱論壇2 K# h" L% M: U/ a
認清形勢 免墮陷阱
% U; y2 P9 Q2 O0 X6 atvb now,tvbnow,bttvb
5 `# A. p/ j. r) x- [tvb now,tvbnow,bttvb此外,《亞》文還指出經濟增長的一些特性:
3 v+ z! M6 ]2 ], `( q7 B) s: r0 J7 p& d+ v; Q% T
一、典型發展中國家的GDP年增幅有時很高、有時很低(這不是國家之間的橫向比較,而是同一個國家在不同時段裏的比較);也就是說,突然的加速和減速都很常見。% T% \2 e9 q7 l* G
/ Z) Q% c3 b7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二、在很高和很低增幅出現之間,經常出現突然斷裂(即缺少數學意義上的連續性)。因此,就一國自身而言,過去的增長表現對未來的表現沒有很大的參考作用,相關性大概只在0.2左右。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 X1 s. j. b* V% t0 I+ ~. S
( P$ K' H; h" `' _# {7 ?6 }1 g1 ~公仔箱論壇三、國家決策如果是指令性的,不同時段的增長差異就較大,往績就更難用來預測未來。tvb now,tvbnow,bttvb# V# _" j j+ w1 n7 j+ {
0 ]3 t2 v4 w$ C8 l9 q& u- t四、與中國的GDP高增幅持久度堪可比擬的經濟體,世界上只有台灣和南韓。後兩者都做到了三十年的年增幅高於6%(台灣是連續三十二年;中國今年是 第三十六年,稍長);此兩地GDP增長明顯減速之後,年增幅平均都只在3至4%左右。其他曾經經歷長時間高增長的地方,回落之後的平均增長率只達到2.1%。
! T+ f l6 i, K$ ]8 O- v1 E8 m
# K7 K B$ G% ~& O/ V五、根據統計所得,中國若按「回歸中值」的規律減速的話,之後的GDP平均年增幅僅達3.98%。
1 n" G; s! I3 n: n6 ~" O# Vos.tvboxnow.com! W3 U$ V- Z! D/ f
《亞》文也談到「中等收入陷阱」。這個概念與「回歸中值」有何關係呢?兩者有關但意義不同,主要都包含經濟增長放緩的概念(如果過慢的經濟增長回歸中值,那當然就是增長加速)。「回歸中值」是任何發展水平的經濟都會有的傾向;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則是在特定經濟水平(即「中等收入」)附近才較多觀察 到的。文章指出,經濟發展速度「回歸中值」的統計必然性,比觀察到的掉進「中等收入陷阱」的機率還要高,而且高得多。os.tvboxnow.com6 `- m6 u! J- r1 O
2 v7 z, l$ Z' o' w6 c5 }9 Yos.tvboxnow.com事實上,在所有發展經濟的規律當中,「回歸中值」是最可靠的實證規律。按《亞》文的計算,中國經濟出現增幅「回歸中值」的風險與掉到「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比較,前者是後者的十倍。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I& h& A3 d) v& J5 M8 i
公仔箱論壇+ k# P6 _; }, v, f- A8 @1 t
讀者也許記得,去年4月7日,筆者引用加州大學巴克萊的Barry Eichengreen、高麗大學的D.Park和亞洲開發銀行的K.Shin合寫的一篇文章《再論增長減速:中等收入陷阱新觀察》做背景資料說明問題。 Eichengreen是研究「經濟增長放緩」和「中等收入陷阱」這兩個課題最深入的一位學者。在這篇文章中,學者們研究了45個國家和地區的239個 2010年或以前發生的「經濟增長放緩」事例,發現了最多出現人均GDP增長放緩的門檻,不是只有一個而是有兩個:其一是在人均GDP處於10000至 11000美元之間(按購買力平價算.下同),另一則是處於15000至16000美元之間。去年,大陸的GDP剛巧到了第一個(低)門檻(這個門檻的人均收入是香港人目前的平均四分一不到)。
" I% u$ [- E- p7 D3 b+ d* E公仔箱論壇
, A2 Q; p+ b0 L( P9 s, z! P" `因此,可以這樣說:大陸經濟這七年來的逐步減速(從14.2%的峰值降到去年年底的7%多一點,跌了幾乎一半),說明前面有三個劫。5 D0 D9 {/ Z, G+ W3 F5 B& g, e
tvb now,tvbnow,bttvb: f- J0 d8 |' S ?/ z
第一劫:陷進低門檻的「中等收入陷阱」。此劫迫近眉睫,如果減速以過去七年裏的幅度繼續,發展也許就卡住了,以後就很難趕得上現時的發達國。% L$ Q+ j; X9 _2 @$ ?! Q
! e9 }8 I5 c8 N3 H+ u第二劫:逃過第一劫,但大約再過五年,然後掉進較高門檻的那個「中等收入陷阱」;如此,趕超先進國也難辦得到。
( c- k6 g8 d/ h0 Mtvb now,tvbnow,bttvb
7 r$ O/ i. W/ J0 B- wos.tvboxnow.com第三劫:跨過兩個「中等收入陷阱」之後,遇上出現可能性大得多的GDP增幅「回歸中值」,之後以大大低於6%甚或低於4%的速度增長。os.tvboxnow.com/ k& E: R/ Q5 B1 T5 ~! U
os.tvboxnow.com3 m* P; G1 W, E% \# D Y* V# P
周一筆者的文章提過,目下一般論者說的「中高速」增長指的是6至8%,亦即中值增幅2%加2至3個標準誤差的速度,那已是非常罕有;認為大陸經濟能 長期在這個水平增長的,當然就是樂觀派了。認為大陸只有4至6%的長期穩定增幅的,可稱為審慎悲觀派,例如「末日博士」魯賓尼。大家留意,上述這幾個數字:2%、4%、6%,並不是隨意杜撰的,而是基於觀察到的世界經濟增長中值(2%)和標準誤差(2%)兩者的三種組合。這些速度,對大陸經濟而言,就是 所謂的「劫位」。幻想小說中的唐三藏往西天取經,一共歷過九九八十一劫,大陸經濟要面對的,不過區區三劫,但能否闖過去,還沒有人知道。共產黨是孫悟空嗎?) M( X& p c1 y2 g! g+ h+ \
公仔箱論壇* _; O8 n0 m, }
李克強近日的樂觀話,當然是說給外國日漸增加的中國經濟「淡友」聽的。過去數年,隨着央行的刺激政策,大陸GDP不時回升,2012Q4、 2013Q3、2014Q2都如此,「好友」每每認為那就是周期下行到底掉頭的訊號;不過,總的趨勢卻是不斷減速,「淡友」於是愈看愈覺得不是周期現象那 麼簡單。若「唱淡」不過是等閒之輩口出誑言或市場中人的策略性說話,則大陸領導人大可不必操心得要把這種淡風「消滅於萌芽階段」,但如果一些長期投資大陸的聰明錢開始退場,國際上一些有份量經濟學家也提出增長警告,則總理說的話,就有點力挽狂瀾的味道了。8 n* S7 d& _5 o+ s& g! e3 ?9 W0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Q( O. f: E C/ W
《信報》特約評論員8 Q0 K( T5 A- i) l
- X$ j) x! Z% r( p
【註1】《Asiaphoria Meets Regression to the Mean》免費下載連結在http://www.nber.org/papers/w20573。 森默斯的思想和言論經常出格不隨俗,曾任哈佛校長亦因之被迫辭職;年前與耶倫競逐美國央行主席之職,也是由於大批政界人士反對,令他不得不退出。他主張自由經濟卻支持民主黨,他反對政府過多干預金融業務卻認為貧富不均拖了美國經濟的後腿,他與華爾街關係良好卻以「左手邊」(lhs,他的名字的簡寫)作自己 在哈佛的一個電郵址的前碼,更是有點惡搞。關於他的花邊新聞譽毀參半多得很,但不可小覷的卻是他的經濟研究。
/ i/ q& Q4 {; _5 \公仔箱論壇) D% h, j% ~* K5 I8 u
【註2】Robert Fogel(1926-2013)題為$123,000,000,000,000的文章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2010年1月號http://foreignpolicy.com/2010/01/04/123000000000000/;那是通俗文章。他那篇有關的學術論文Capitalism and Democracy in 2040: Forecasts and Speculations(2007),可從這個連結下載:http://www.nber.org/papers/w13184.pdf。2007年的時候,大陸經濟增幅如日中天。可惜Fogel已經作古,否則今天無論他如何估算2040年的事情,都一定大有看頭。tvb now,tvbnow,bttvb" e0 |) L2 @( s+ x1 ]
; G# K2 y2 J% w) J0 i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