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4-6-13 05:44 AM 編輯 公仔箱論壇' S9 C4 X) M' X8 U! z6 y+ s0 ?
H& J: Y4 q1 n; G! V$ ?6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袁國強:白皮書沒有干預司法獨立) M- u3 q( g4 j k
% V4 y$ h4 `$ G% y 公仔箱論壇6 k2 W& c# ?7 p- f) o: S
原圖:無綫電視新聞截圖tvb now,tvbnow,bttvb! T; R# X" A2 i# ^5 E3 S* s
% m- H; l# _, j: U: Z) L5 d! ~, ]$ D國務院前日發表香港白皮書,引起大律師公會發聲明反駁,律政司司長袁國強今日再為白皮書「護航」,稱白皮書發表目的,並非要干預司法獨立,相反地是尊重一國兩制下,特別是《基本法》下的獨立司法權及終審權,「我認為白皮書無喺《基本法》以外,加任何其他嘅要求」、「唔會因為有咗白皮書,香港嘅司法獨立會受到任何絲毫、負面或不良影響。」袁國強又兩度引用公民黨議員湯家驊今日的發言,為自己解圍,稱自己只是從整體的政治體制角度去分析。
' c" y' b! |# ^公仔箱論壇 公仔箱論壇9 i; u" I! |& O; Z3 v& f
他又說,近日社會上討論白皮書的概念是「混淆咗」,重申法官及法庭處理案件時,不受政府及行政機關的干預,這是司法獨立的核心,白皮書的內容裡,完全無表述是去干預司法獨立的概念。
' ?/ g; N) F7 ]# C" {, w7 p公仔箱論壇
) o+ ]5 V& K* z# j+ B他強調,白皮書無改變《基本法》的條文,亦無作任何附加,只是解述一國兩制在香港落實的情況。大律公會昨天發出聲明,引用2008年發出的公會新聞稿,強調司法制度並非「治港者」,不應視之為「香港管治隊伍的一部分」,當時公會主席正是袁國強。袁國強今日則解釋,2008年新聞稿所指的管治隊伍,是指行政機關,與白皮書所指的「治港者」是兩個範疇,「大家不應混淆,不要斷章取義。」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 y% T* ?8 Q ]! O: g
' D+ r1 }& R. ?7 @" u- c
兩度引用湯家驊解圍公仔箱論壇# c! @9 P$ _* X9 _% A+ w, V, l
6 N, ^, ` l5 e7 k8 wtvb now,tvbnow,bttvb袁國強稱,尊重及理解大律師公會昨天的聲明,估計公會引用08年的聲明的目的,是希望重申司法獨立的重要性。/ V9 {5 @; Z, p8 T1 u$ [! l. r
公仔箱論壇 t) {* X/ f6 O
袁國強又兩度引述立法會議員湯家驊指,公會聲明是從法律角度去看,自己則是從整體的政治體制角度去分析,因此他的看法與公會未必有矛盾。袁國強又堅稱自己支持司法獨立: 8 A1 E/ S2 @+ h( S- c
「無論係08年以前,08年以後嘅我,今日嘅我,往後嘅我,或者整個律政司,都會堅持香港要擁有司法獨立。」 公仔箱論壇% w8 X6 }! r$ m5 A
他又說,其實法官及各級司法人員,處理案件時需尋找相關法律的正確理解,這是法官每一天要做的事,白皮書的內容,只是重申法官每天處理的事務及履行的職責,並引述國務院發言人昨天指,白皮書的目的,是重新宣示中央就落實一國兩制的立場,形容白皮書有助理解中央落實一國兩制的堅定態度。8 h) ^6 ~3 S% v7 B" v
. q b1 z& j9 o! c; |* v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有記者問到法官日後審案時會否參考白皮書,袁國強回答,先由律師決定呈交甚麼文件上庭,再由法官決定是否參考,因此他自己不可預計日後是否有律師,要求法官參考白皮書,現時不可預先一概而論。公仔箱論壇$ d; h; Y# }3 F( j [' {, f$ e
tvb now,tvbnow,bttvb; z8 u4 |$ H& A, H. }7 t" F* a
他指出,《基本法》104條列明各級法官及司法人員,需在就職時宣誓擁護《基本法》,及效忠香港特別行政區,「呢個其實已經係愛國愛港嘅一個法律上嘅體現」、「法官喺就職嘅時候,已經履行左法律上對愛國愛港嘅法律要求」,白皮書只是重申及解釋《基本法》內,就司法機構及司法人員的相關條文,無偏離或違反《基本法》。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C4 P' u6 b1 X+ `: g
: q, Z8 i2 A; o$ k
$ |) u) Q# a$ `7 _: }#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評港GDP再爆低級錯誤 白皮書水平中學生都不如
. _( ~# Q0 @$ {3 k" _6 ]8 g3 e! S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9 W- s0 W, t7 s5 q9 a, g* o2 }8 K 公仔箱論壇3 _+ |% o o; l1 K q
4 f/ h7 |1 ~3 t$ `. e/ l號稱以一年時間籌備和撰寫的《「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特區政府呼籲全港市民「應當全面認識」,特首梁振英又說《白皮書》有多個語言版本供各國閱讀。然而,這份理論上應該是「神級」的白皮書,卻接二連三出現多個「低級」錯誤;套用梁振英的說法,真係「知就笑死,唔知就嚇死」也!
. M) r' ?1 {2 R& `, Y2 Y3 M3 L1 P% S
《852郵報》過去已撰文指出兩大錯誤:一、《白皮書》錯指「特區主要官員是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但實情是全港只有特首是經選舉或協商產生;二、《白皮書》擅自邀功,竟把港英時代通過的《性別歧視條例》及《私隱條例》等,形容為特區政府的功勞……
) S, c' P- q% [公仔箱論壇3 b2 T8 w. B. }4 g
而今天,本報又再發現第三個低級錯誤!公仔箱論壇) I; R5 |6 V: b' |3 f
* q( l4 X \1 T3 e! @# H/ L+ V話說在《白皮書》第三章「香港特別行政區各項事業取得全面進步」及「附錄」部分,都有提到香港的經濟發展,如何在「回歸祖國」後獲得顯著的進步。《白皮書》如是說:「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由1997年的1.37萬億港元,增長至2013年的2.12萬億港元,年均實質增長3.4%」。
4 _+ d Z, R" Tos.tvboxnow.com
; }/ M X( ]: e) o7 V! r# n) {公仔箱論壇問題是,這裏卻出現兩個致命謬誤,而且,這是兩個只要有修讀中學經濟科,都不可能會犯的錯誤。
( [7 S0 W/ ]( Q7 s M+ v公仔箱論壇
; W; S, K9 s G1 W9 V) E- B/ Mos.tvboxnow.com白皮書用錯方法計增長率
5 N$ o* e4 N, Z' W3 H1 y0 ?7 O* k, S: `& b* g
首先,3.4%這個數字,明顯是採用簡單的、單次方的百分比變動方法來計算,即是先將2.12減1.37,再除以1.37並乘以100%,再除以16年而得出(大家可拿計數機出來一試:(2.12-1.37)÷1.37×100÷16)。不過,「GDP年均增長率」其實不是這樣計的。
8 x. D% G% ~, l; Z, B5 X-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0 H, i4 l/ j! O8 u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前中大經濟學教授、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向本報解釋,「GDP年均增長率」的正確計算方法,應該是將過去16年內,每年的「GDP按年變動百份率」加起來,再除以16。對於《白皮書》採取的計法,關焯照明言是錯誤的。
7 `! E; _# u [ q' J公仔箱論壇
: @4 }; J2 A7 Z另一個致命錯誤就是,《白皮書》竟然混淆了「名義GDP」(nominal GDP)和「實質GDP」(real GDP)。簡言之,每年的名義GDP,是以該年的物價直接計算,當中無考慮物價變動(亦即通脹或通縮)的因素;至於實質GDP,則是統一以某年的物價為依據,再調整每年的GDP數字,從而抵銷物價變動的因素,令用家更能看出當地經濟的實質改變。
4 Y& S' e% G6 T& J4 h" J+ K+ rtvb now,tvbnow,bttvb
9 q$ s9 |$ ]( K2 j" Y* j0 o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問題是,本報翻查政府統計處的數據,就發現《白皮書》採用的「1.37萬億元」及「2.12萬億元」兩個數字,其實是名義GDP,但《白皮書》竟使用「名義」GDP來計算GDP年均「實質」增長率,當然是完全的錯誤。tvb now,tvbnow,bttvb" M9 U" f0 P [9 w; E
換言之,國務院用錯計算方法,又抄錯了GDP數字,錯上加錯,3.4%這個數字就是超錯了。
3 \" g9 I' U/ D! X% g( j& w$ x. Ctvb now,tvbnow,bttvb
- b z) c# |- b$ a; P) @# C- ?8 H: \tvb now,tvbnow,bttvb本報按照關焯照的方法,再參考實質GDP數字,就會發現真正的「GDP年均實質增長率」,其實是3.75%。正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雖然3.75%和3.4%只相差0.35個百份點,但已足夠反映了,國務院連中學程度的經濟知識都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