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特殊教育 加強學生訓練
3 @3 O0 y5 U" s) h# v" ztvb now,tvbnow,bttvb
/ k! T& Z6 }3 B2 a9 x# I6 L: x
: M0 Z' C8 m( `) [os.tvboxnow.com+ i3 G/ z9 z+ z/ h# f" n0 \
6 S& F+ c& e' |/ y; q0 C
0 S1 e- W$ W" b T7 @/ z+ R自閉症、過度活躍症、讀寫障礙等特殊學習需要近年愈見普遍,然而有特殊教育訓練的教師不多。香港教育學院因應學界需要,已推出先導計畫,學生需接受十五個小時的特殊教育訓練。由於成果令人滿意,校長張仁良計畫最快今年九月全面實行,將之納入為教育榮譽學士課程中的聯課課程。他又指早前向全港學校的校長發問卷,就未來教師主要能力的重要性進行調查,回收率達五成,反映學校對教院很有期望。3 [, t, x7 @1 p& D
公仔箱論壇' r) ^' C: C1 X
須接受15小時課堂os.tvboxnow.com; k3 {( m4 I3 S9 O
7 R1 j& c1 }2 C" n) jtvb now,tvbnow,bttvb張仁良表示今年初向全港約二千所幼稚園、小學和中學的校長發問卷,邀請他們就未來教師主要能力的重要性進行調查。問卷已收回約一千份,回收率達五成,反映校長對我們的培訓工作有很大期望。他指經過統計後,校長們最期望教師的五個能力,依次是正面性格、工作態度、團隊合作、人際溝通能力、專業知識能力,故學校會將問卷結果作為教院日後課程改革的重要指標。. `6 f) G0 K$ r
5 ]+ k6 n7 R8 O* c" j
其中在支援有特殊教育方面,張仁良指不少年資不長的教師因人生閱歷及處理經驗不夠豐富,往往面對特教生時會手足無措。作為本港最大的師訓學校,他認為培訓老師有這方面基本認識是必須的,「教院須先行一步,即使政府未有錢,我們(教院)亦要去做,這才是作為大學應有的態度。」
# \) {6 _ u9 x2 D# ?5 s)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1 X+ z5 f Y. W! [" q
到校實習儲經驗值os.tvboxnow.com( @+ f" z0 K5 m' O7 S' Q" }% G
os.tvboxnow.com# x' U( v2 I+ c# H; o o* V
他透露早前推行了先導計畫,參與的學生接受十五個小時的特殊教育訓練,另亦會被安排特殊需要的機構實習,豐富實戰經驗,「未來課程將會有特教的訓練元素,不止是課堂,準老師會到相關的非牟利機構實習,最快今年九月實行。」" Y7 [% ~' N, W- \
$ G( {, ?( [9 Y: [5 Ttvb now,tvbnow,bttvb此外,教院去年與大埔區內八所中學協作,為特殊學習需要的初中生提供課後支援服務,首階段吸引逾二百四十名學生報名,校方挑選了當中約二十人任導師。擔任導師的學生,需接受九小時的課堂訓練,並通過考試。張仁良稱,教院學生與特教生通過了解認識,從而建立互信,「日後特教生遇到困難和問題都可以找『大哥哥大姐姐』,紓緩了學校老師的壓力。」
1 B9 G1 A# U3 L0 ]% M8 `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T6 N W2 I, N" ?! u
張仁良期望,課後支援計畫能延伸至其他地區,「在區內為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建立網絡,可以是老師之間、家長之間和學校之間的網絡,彼此分享經驗和心得,而教院可以作為一個中心,既為社區提供支援,同時加強學生參與社會服務,是雙贏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