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中美勞動力之戰 由「量」轉為「質」

中美勞動力之戰 由「量」轉為「質」os.tvboxnow.com/ s" [% l/ ~7 S- D- y8 [+ u

! X1 r( I( v6 L+ W4 ^) Z% {tvb now,tvbnow,bttvb中國開始啓動「單獨二胎」政策,有人仍擔心計劃生育鬆綁,人口不能下降,還會上升。不過,西方分析家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藉著勞動力的解放,成為「世界工廠」,經濟發展之速,已令美日等西方國憂心忡忡,擔心失去領導地位,但中國由一九八年推行一胎制,中國人口增長率長期遞減,三十年來的廉價勞工優勢漸失。未來人口更有大萎縮之危。一九五至一九七五生育高峰期出生者,將在廿五年內陸續去世。另一方面,中國總和生育率目前已降至一的水平,即每位婦女只生一孩,死亡者將遠超出生者,未來廿五年生育人數出現三億三千萬的負增長。
, n) P9 b$ p1 k公仔箱論壇
4 F- c5 q" _  G! j8 {4 Wtvb now,tvbnow,bttvb
專家安慰美國,據聯合國人口部門估計,中國人口在二三八年會萎縮到十億二千萬﹔二六三年只有七億七千萬﹔到二一OO年新世紀將跌到五億人,回到一九五年水平。反觀美國,生育率保持二左右,且不斷吸收外來移民,人口萎縮不及中國嚴重,所以未來的勞動力優勢會超過中國,加上美國在科技、工農各方面現代化領先,由此斷定,中國經濟不會超越美國,美國毋須擔心地位被替代。中國即使取消計劃生育政策,亦不易扭轉人口萎縮之趨勢。
& u4 }% k6 ^! Y& @) }# d0 Vos.tvboxnow.com
& ^% G0 e+ l  n' |) P% X+ Xtvb now,tvbnow,bttvb
西方專家之說雖有一定的道理,但人口問題不只是「量」的問題,大量廉價勞動力固然造成競爭優勢,但人口「素質」亦是重要的因素。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共增一億六千萬勞動人口,最老的是在一九六五年出生,現年四十九歲。而一九九O年至今,年均勞動人口增幅減半,二十三年來共約兩億,但兩億中有一億人有大學學位,這令整體勞動者知識化比例提升至一成半,未來將會更高。以前是廉價勞動力提升競爭優勢,而應付人口萎縮的方法則是貴精不貴多,教育令人口質素提升,生產力亦相對上升。所以未來決戰勝負在人口質素方面。
2 {* Q, _! g: b$ l5 `! Z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4 ]8 w# J- O  v+ X  D
中國因改革開放,經濟高速發展,城鎮化也加速進行,國民收入增加,土地價格飆升,廉價勞工與土地優勢漸失,勞動力密集的行業漸成夕陽工業。面對這個情況,必須提高工業的素質,引進先進科技,製造高質產品。農業在中國已經沒落。中國三十多年來高速工業化,從八成勞動力人口務農,每人靠不足兩畝耕地維生,九成人不足溫飽﹔到今日有七成勞動人口由「農」轉向工業、服務性行業,溫飽問題早已解決,中國社會步入精進時期。
* b- t# R$ `% h  T公仔箱論壇os.tvboxnow.com4 n- `% m8 j/ ^" P# t
廉價勞工不足令不少廠家改變策略,就是改善效率,加大自動化力量,以先進機械代替人力增加生產。產品也有極大轉變,邁向高質精細、價值高方面。所以人口萎縮不足為懼。中國不少先知先覺者,已將工廠遷往勞動力密集國家,如非洲國家、孟加拉等,繼續生產廉價物品。
+ s$ b1 o! b/ Gtvb now,tvbnow,bttvbos.tvboxnow.com8 S' ~6 T: [6 U9 b
日前《華爾街日報》報導,杭州一家大紡織廠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設廠,各國傳媒紛紛揣測美國製造業開始復甦,認為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中國工業的好日子過去了。其實這是美麗的誤會,杭州搬廠到南卡州,是中國商家逐利潤而居的政策。原來廠方早將紡織業最勞動力密集的製衣業遷到孟加拉,而到南卡設廠是紡紗,紡紗在紡織業中用勞動力最少,自動化程度高,且在美生產稅務方面可節省,對提高利潤較在中國生產優勝。其次是工業地價,南卡遠低於杭州。紡織業是高污染行業,已難在杭州立足,分拆遷離中國在所難免。此事可見中國工業的轉型。公仔箱論壇6 R; F: q+ p% X% S
tvb now,tvbnow,bttvb) l- |1 g, c5 l
因此人口萎縮對中國來說不是最重要,反而一九五至一九七五生育高峰期的一代,目前正急速老化,政府對如做好養老扶貧方面反而要加把勁,下大工夫。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