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 U/ f' Q4 x! L* d: q
7 l3 t+ X7 S# @/ E2 j- k4 `) fos.tvboxnow.com! { B" f9 B5 K. @$ c) |! {0 S) x
中國學者、國務院農村發展中心前研究員姚監復撰寫的《政治笑話集》,近日在港出版;獨立中文筆會會長廖天琪認為“要瞭解中國的政治社會狀況和官民對立百態,從那些流傳坊間的政治笑話中就能管窺個中情狀。”
( `: T( |5 s! P [7 M( q/ I# @3 Q2 i
中國學者、國務院農村發展中心前研究員姚監復的《政治笑話集》上月末在港出版,作者親歷中國官場生態及體驗數十年政治風浪后,打破中國政治古板和禁忌,用戲謔、風趣的語言嘲諷執政者的獨裁和平庸。香港漫畫家梁阿平為該書配發多幅生動的漫畫,封面是文革期間,姚監復在千人批鬥會上,被批判他的人一時口誤,說成”披着狼皮的羊”(應為披着羊皮的狼)的漫畫,“黑色幽默”讓人莞爾一笑間,卻感執政者發動的政治運動之慘烈和中國歷史之沉重。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q' i; F4 }& z6 g, \
公仔箱論壇& m1 t) o9 G' c
本書六月初舉辦發行儀式,作者姚監復被當局明確通知,不得到港參加活動。梁阿平代為向書迷致詞時表示:“姚監復的政治笑話里有很多幽默,幽默之外又帶有一種苦澀。他的笑話中有太多諷刺的東西,他的勇氣可嘉”。獨立中文筆會會長廖天琪在本書的序言中表示:“要瞭解中國的政治社會狀況和官民對立百態,從那些流傳坊間的笑話中就能管窺個中情狀”。網絡時代,各種段子頻傳。中央黨校曾專門成立一個向各地來進修的中共官員收集笑話和段子的項目,以從中瞭解民意。其中前蘇聯、朝鮮和中國等國家的政治笑話傳播尤為廣泛。包括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斯大林、毛澤東、金正日直至中共近年的領導人李鵬等的笑話最為經典。而近年關於江澤民的“三個代表”、胡錦濤的“和諧社會”等皆被編排進各種笑話中。3 T$ c+ O& A! b: Y- u M' q, D, s
$ a9 v# i$ d! Z% X2 B+ x) y( r/ l* S

+ L7 O6 \6 c' Y公仔箱論壇2012年10月,姚監復在布達佩斯的一次研討會上 公仔箱論壇! O- B8 M" P$ _0 z, T3 m
4 @! h, U$ U4 o# W+ y3 o
“一個王朝快毀滅時,民眾用笑話表達心裡的想法”公仔箱論壇3 P. d$ L0 N0 T9 h
; s7 l2 K' L+ j( c1 \( Q- f( ?
姚監復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十多年前,考慮到當局對言論的管控,他不便於直截了當的用文字披露社會問題和表達不滿,就把他親歷過的文革時期荒謬、違反常識的真人真事寫成“帶着眼淚的笑話”,在春節時發給親朋好友,后被資深媒體人推介到海外,被海外媒體稱為“姚監復政治笑話”:“當時國家安全部門正式派人找到我們單位的黨委書記,書記轉告我‘國家安全部門的人警告你,不準在網上寫笑話'。因此這本笑話也成了我寫的第一本笑話也是最後一本笑話。笑話有什麼可怕的,有什麼不能寫的,後來看到捷克和前蘇聯的作家評論'在一個王朝快要毀滅的時候,人們常常用笑話來表達心裡的想法,這個時候容易流傳,也具有殺傷力'。”
: L' o5 N% i+ s# `4 Btvb now,tvbnow,bttvbos.tvboxnow.com6 W# V: ~) e! g* o2 ]* E9 D
姚監復透露,也許當局看到了政治笑話的殺傷力和傳播性,十幾年前,中共宣傳部向湖南省宣傳部下發一個關於“認真追查不利於領導人形象的順口溜”的通知:“怕把他的偉、光、正的神聖形象醜化了,實際上‘神’本身就不漂亮,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樣,小孩子說‘皇帝沒穿衣服’,笑話本身有這樣的作用。這些流傳的段子反映了老百姓的智慧和對社會不公及醜惡現象的憤怒和蔑視。”/ W6 F" @ }1 V9 B, Q$ r, t
os.tvboxnow.com$ _! v9 ?# f7 N6 Q3 k1 D
“他們該如何表達‘64’這個敏感詞?”
1 b* Y1 m; K& {" G$ }3 ?* _
2 s2 h- ~1 h" y" j姚監復也表示,這些政治笑話在言論管控嚴厲的獨裁國家,禁而不止。當作家、史學家用筆記述和描述時代時,政治笑話於正史之外,更容易直接引發民眾的共鳴:“很多苦難、殘酷的形勢,人們覺得忍無可忍或覺得很悲哀,但施暴者也有軟弱可笑的一面,也像小丑一樣,他們既是獨裁者也是小丑,不妨更多的人用笑的形式揭穿醜惡、不民主的本質。”
! ^" h1 N! g Z.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M: ^$ M4 W) N) z- L1 A公仔箱論壇採訪的最後,姚監復表示今年是中共建政64周年,中國當局將“六四”定為“敏感詞”,十月臨近之前,會不會出現“63+1周年”或“65-1周年”,老百姓又得看一場大笑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