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張華: 鄧李楊陳 個個心虛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3-6-7 11:35 AM 編輯
! v; v- c+ @5 ?6 o9 \8 L/ k/ Otvb now,tvbnow,bttvb; ]1 o! Y# G+ y
張華: 鄧李楊陳 個個心虛
! @5 B" h2 w% `#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D) i5 j& B: z. ?2 Y, H7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5 C' C' s  U: Y5 L: }% I. c, b
                        5 N! }/ u! B3 |0 K& U9 |
                tvb now,tvbnow,bttvb. s  t) \4 k9 v6 Q6 p0 o2 ^
                  ■陳希同出書卸責否認誤導鄧小平。
7 K6 R' U% \8 x2 V  l/ E) gtvb now,tvbnow,bttvb: I) P2 V- t/ G% V
               
# b9 A# Z% G5 W$ B- S7 \* B& Z
tvb now,tvbnow,bttvb% w* Y, p' N, F1 `- H3 X

7 L5 l) s; z) j; a$ f
; A1 a# ^0 b6 A
當年「六四」屠城的戒嚴總指揮,前北京市長陳希同,在「六四」前兩天病逝,享年八十二歲。
7 C+ m! _5 [0 j6 N/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Q3 N+ L1 H. I: {4 e4 Y
這位在「六四」鎮壓中扮演極不光彩角色,其屠城罪責僅次於「鄧李楊」(鄧小平、李鵬、楊尚昆)劊子手,在行將就木之前,不斷想為自己洗清手上血迹,在回憶錄中澄清自己只是有名無實的「戒嚴總指揮」,權力掌握在軍隊及李鵬等手上;又指鄧小平有很多了解學運渠道,自己的報告不可能誤導鄧而令他決心武力清場。陳希同將罪責推給李鵬及鄧小平的用意,昭昭明甚。
2 o. W) q  w. P5 ]. v" A2 K, `; y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I3 e+ R% ?" M* Gos.tvboxnow.com但事實上,陳希同在「六四」鎮壓至少有兩大罪責。其一,謊報軍情。當時他是北京市長,向鄧小平等高層滙報學運時,不僅有很多誇大失實之詞,更重要的是,他指大學生將矛頭對準鄧小平及中共,要鄧小平下台及打倒中共,都是失實之詞。有個別學生喊出這些口號,絕不出奇,但絕非主流意見,更不是學生組織的主要訴求。這個報告,成為鄧小平將學運定性為反革命暴亂的主因,並就此寫成《人民日報》「四二六社論」,是學運走向不可挽回悲劇結局的轉捩點!
" _6 O1 K" r' K) T! i' }tvb now,tvbnow,bttvb, m5 x( r: [) Q" l- X
tvb now,tvbnow,bttvb- K: s8 n) h. k- B. M& c1 ?6 {& x
其二,很多當事人回憶錄顯示,陳希同與李鵬是中央官員中,最堅決主張開槍鎮壓的。他當時是國務委員兼北京市長,是李鵬中最重要的盟友,在處理民運問題上不僅有共同利益,且高度默契。兩人同穿一條褲子,誰也離不開誰。
8 Y& a% ~. D9 [3 c; a;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Q/ R% C" g0 U. n4 m( U
其實除了陳希同,所有主張鎮壓的強硬派領導人,包括李鵬及楊尚昆等,都千方百計撇清與六四鎮壓的關係。李鵬在其《李鵬日記》中,將責任推給陳希同及鄧小平,表明是鄧小平拍板開槍;楊尚昆生前不僅給予「六四」異見者很多幫助,又強調他同情趙紫陽,只因無法忤逆鄧小平才支持鎮壓,並表示希望盡早平反「六四」。鄧長女鄧林07年被問及是否鄧小平下令開槍時說:「我想這是他們領導人的決定,這個不應該說是那一個領導人具體負責,但我認為是對的!」這是想把責任推到中共元老及李鵬等人身上。
  G' |$ w% j* K2 ~* C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0 A% o3 n: T6 d$ M) O6 Z; ^
可見,劊子手們是何等心虛。他們都明白,歷史的審判早晚會到來,希望趕在這天之前,撇清責任。但可以嗎?他們下令鎮壓時可曾想過這一天?平反六四是必然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轉移!5 w' e+ o) {( l/ i
2 e1 @" v2 l5 T9 r' [

+ M+ t" K% w: z( I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