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港三成幼童上逾3個興趣班 學者表擔心

港三成幼童上逾3個興趣班 學者表擔心

tvb now,tvbnow,bttvb. E' l  w2 ]7 T
香港教院內的幼兒發展中心,著重讓幼童以探索及體驗為本的課程,負責幼兒教育的講師劉怡虹認為,家長毋須為幼童報讀過多興趣班,應予他們空間發展及體驗興趣,才有助發展個人潛能。來源:香港《明報》

tvb now,tvbnow,bttvb; M. A1 h+ @& ~- C3 W$ m* q
  香港新聞網1月14日電  本港充斥“怪獸家長”,他們不惜在學前階段便催谷子女以助升學。教院早前訪問逾千名幼稚園家長有關幼兒參與興趣班情況,發現三成人會為子女報讀3個或以上興趣班,部分人更要月花5000元(港幣,下同)報班。四成家長指出,報班是為學童升小鋪路。學者擔心,情況窒礙學童健康及學習發展。- e2 `: s+ a3 m# c; S
  香港《明報》報導,教院的兒童研究與創新中心總監鄭佩華認為,本港家長期望子女“贏在起跑線上”,忽略了對幼兒的觀察,以及他們親子與人際發展。而坊間興趣班多似正規課堂,反減低學童學習動機,影響幼兒全人成長。
" W- D- O0 c: E; L( |  四成家長報班為升小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y. C7 C" n& v: \9 m  @5 x
  調查於上月以問卷訪問全港20間幼稚園,共1260名幼兒班至高班的學童家長,發現近三成人會為子女報讀3個或以上興趣班。約38%家長認為,報班可提升學童適應小學能力、爭取入讀心儀小學及配合社會需要。
/ `  L- D8 \0 C9 [0 [$ o; itvb now,tvbnow,bttvb  另外,有61%及55%家長表示,報班會因應子女興趣及注重他們的體能健康發展,不過最終家長多報讀英文和普通話等,佔為幼兒報班的受訪者65%,而報體能項目者只有15%。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 Y5 t$ \* R2 u- R& E
  調查又顯示,社經地位愈高的家長,愈會為子女報讀更多興趣班。在為學童報3個或以上項目的家長中,約45%人士月入逾4萬元,而月入1萬元以下家長只佔約6%。
3 w7 ^/ v- K" ~/ h  p+ Ytvb now,tvbnow,bttvb  家長黃太自一年前起,月花約1500元為5歲半的獨女黃塏珵報讀游水、跳舞、畫畫、網球及英文等興趣班。她強調非為一紙證書,也不是想她入名校,只望入讀黃大仙本區內的小學。
! G8 {4 p4 M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家長間報班鬥多( w0 S7 T* v( U/ M7 x
  她表示,身邊不少家長朋友慣以興趣班多寡作競爭,她認為會予子女太大壓力,並笑言自己也曾在塏珵9個月大時讓她到遊戲小組上課,但發現效用不大也令她感疲累,遂往後只依其意願報班。而且每次女兒提出要求,也會先觀察半年才讓她上課。

os.tvboxnow.com1 h' l. C# ]7 Z& B( S/ d8 Q

5 }% g. M/ c( o! k
  教院幼兒教育學系講師劉怡虹說,調查中兩成家長月入低於1萬元,但認為毋須為子女報讀任何興趣班的只有4%,反映基層家長也希望依賴課外教育,以助升學。她認為現象並不健康,尤其幼兒是孩子學習的最初階段,必須有更多機會與同輩及父母溝通,縱是參與興趣班也應以互動為主,包括戲劇、朗誦等非學術項目,助他們在遊戲中學習及成長。9 B! @  ?) r  |; S& G% I
  教院兒童研究與創新中心總監鄭佩華指出,學前幼兒學習應該重於動機而非其內容,惟現在坊間流行的興趣班多以目標為本,儼如正規課堂,有礙幼兒體驗及發展興趣,反而會減低他們的主動性。她建議應透過研究,了解參與課外興趣班對兒童發展的長遠影響,以教導家長正確的幼兒教育方向。6 q8 ]# y8 A- b0 D- H) }4 N$ y
  英研究:愈多學前課愈有害
  b9 S, n6 s' D/ _1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鄭佩華表示,家長必須予空間子女發展興趣,“並非看到他踢了個波一腳,就認定他有足球天分,讓他學足球”。過分密集的興趣班時間,也影響子女全人發展。她說,英國有研究顯示,幼童愈早接受愈多學前正規課程,對未來發展愈見有害,遂不贊成報讀太多興趣班。
7 s' g  d" R3 L6 x7 y. j3 g  對於目前本港教育現象,香港家庭教育學院主席狄志遠指出,本港部分學校為競爭,會在招生時為有參加興趣班的學生加分,這種不健康的現象也令家長變得功利,結果“將成人世界的競爭反射在幼孩身上”,但提醒報讀過多的課外班,只會增加學童壓力,令他們對學習厭倦以致適得其反。, w/ @4 ^6 G" M' \8 V8 c
  他強調家長為“孩子第一位老師”,應多抽時間親子教育,以身教培育子女。他又舉例,即使是學游水等運動,也可由父親任教練,毋須每每參與坊間的課外活動班。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