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天文台29日首次公佈在過去的星期六、日,在空氣中錄到放射性物質碘及最低工資話題引發港媒熱議。
$ l( A a, e. r3 f+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N6 W& O4 o2 S+ m0 }3 O" \, `: h) l
經濟日報社論認為,政府要盡快交代究竟是甚麼原因導致天文台沒有即時公佈監察結果,如果是設備、人手等問題,就必須盡快更新和補足;如果是因為專家心態過重,當局一定要明白事關公共安全和公眾疑慮,必須平衡科學性和時間性,如果做不到即日分析和即日公佈,這就會成為小道消息和謠言的溫床,增加社會恐慌風險,到真是有危險時,可能會延誤對危機的應對,所以為人為已,香港要做好空氣、海水、抵港貨物和人士的輻射測試,天文台這次誤時,幸好沒有做成誤事,但不應該有下一次。
; I: o' @, J! z1 v @# ]4 R公仔箱論壇 5 B1 R5 K4 R) m' C# c
大公報社評指出,面對日本核危機這個非常時間和特殊事態,特區政府不可以再劃地為牢,大公報建議當局必須在預防和監控工作方面加強與內地聯擊,當中包括與粵珠三角地區的交流通報。本港亦應該像全國各大城市一般,加入國家的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每日兩次的權威發佈,上報所測得數據,再由委員會統一發報和作出全面的分析和評估。
2 A+ U/ P* t7 c" C; R# \% Rtvb now,tvbnow,bttvb tvb now,tvbnow,bttvb$ K" J5 H* n/ T+ N; _ R
星島日報指出,要避免公眾杞人憂天,首要就是加強資訊透明度。內地早前已經測量出碘含量超出平常水平,如果天文台可以交出這些資料,早些向市民提出預警,可能可以避過今次被質疑隱瞞。褔島核事故,顯示輻射污染就與空氣污染同樣沒有國界,各國同樣要設立跨境輻射污染預警機制。
* c @" |6 A* T' g ^ ; Y% P6 X* x/ k8 M# c) `: N0 @ l# S
tvb now,tvbnow,bttvb, o/ x6 ~! N/ q) P4 O7 M( U
tvb now,tvbnow,bttvb* _7 E/ H' O3 r8 t5 R* p4 H& L
政府雖然已公佈最低工資指引,但社會對指引沒有釐清法例的灰色地帶感到憂慮。公仔箱論壇1 ?2 H: j. o1 q, i4 x
) z: L( I4 i5 v$ `8 V5 u/ A* ~! K
信報批評最低工資立法的粗疏,現時已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在法例執行前,勞資雙方的唇齒相依互利關係,不單沒有強化,反而把雙方關係推到去糾紛甚至是衝突邊緣,最低工資法例既無法確保增進工人福利的立法原意,亦令資方對法例的不滿情緒加深。最低工資在落實起步階段以爭議作開端,更危及勞資關係的發展,的確令人感到憂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