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厚愛匯豐,但不愛國際新聞,因此很易輕視了這家國際銀行在香港以外所遇到的挑戰。近月,歐美政府力主要開徵的銀行稅便屬此例。20國(G20)集團財長上周末雲集華盛頓,表面上,會議未能就應否攜手向金融機構開徵新稅達成共識,但歐美財金官員事後的強硬取態,預示歐美政府極可能會自行開徵此稅。由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下稱國基組織)構思中的銀行稅,有估計會涉及多達兩萬億美元(15.6萬億港元),其經濟衝擊不容低估。
/ f6 ]( A$ t3 k K b; g- \7 d/ D/ h8 a$ Z) V& K3 O& ], \
3 b4 V V8 |8 h& a0 j/ l- t
一場金融海嘯令歐美政府要投下巨資去力阻金融機構於不倒。如今陣腳稍穩,本身早已債台高築的歐美政府,又怎會輕易放棄從金融界口袋裏淘金的機會呢!事實上,早前受20國集團領袖委託研究金融改革細節的國基組織,在今次會議舉行前夕,便提出了旨在要「銀行分擔救助成本」的兩項新稅建議。第一項為「金融穩定貢獻金」(Financial Stability Contribution) ,是按金融機構的負債規模來徵收。第二項為「金融活動稅」( Financial Activities Tax),是通過向銀行利潤和薪酬來徵稅。
7 w) C+ i) E) k" ?4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Z$ p& j* D* o9 {4 p/ a
儘管還有很多細節待訂,但財經雜誌《福布斯》日前引述英國稅務專家指出,由於國基組織構思中的「金融穩定貢獻金」規模是要達到一個國家生產總值的2%至4%,因此若全球推行,其金額便會高達2萬億美元。若分10年開徵,全球銀行每年便要貢獻2000億美元之多(1.56萬億港元)。至於第二項徵稅,專家估計,若按英國去年實施的10%銀行特別徵費比率推算,各地銀行每年便要繳納另外的2000億美元。. J6 ?2 D3 ~% `+ g* ]
9 L% @! d3 l0 C2 C# n0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公仔箱論壇# e5 b' P q# U9 c3 r4 G
: b9 `# f0 l) @7 G F9 c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即使單看美國政府早前提出的銀行稅(全名應為「金融危機責任費」)建議,在未來10至12年裏,資產多逾500億美元的金融機構便要向美國政府繳納多達900億至1170億美元的稅款!
; X6 I- d# P: M% a: `: f6 u' Htvb now,tvbnow,bttvb
, J+ m7 V2 q8 n' m5 I9 |& jos.tvboxnow.com成員包括全球多家大型金融機構的國際金融協會已即時針對上述巨額徵款建議,向20國財長提出反對。該會特別指出,正當各國要求銀行增加資本,以降低倒閉的風險時,不應再增大銀行界的負擔,否則會影響他們向社會提供信貸、支撐經濟復蘇的能力。
0 j u9 o3 r- s7 }3 U3 |; w5 k9 d T, J
不過,對於急於要削減巨債的歐美政府來說,上述道理恐怕很難入耳。如今,唯一可以阻止他們開徵銀行稅的因素,只在於一些執行細節上。有專家指出,歐美之間在如下幾個方面仍然未有共識﹕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B& p% z- U* G: P
1 `6 E4 r3 X( c2 \4 I/ N ^tvb now,tvbnow,bttvb
* L& W+ J' r( _: Aos.tvboxnow.com
3 ~3 r# l- q- T# f! i# P6 _& ]8 t公仔箱論壇(1)徵費的對象。到底是以金融機構的規模大小,或是以其與其他金融機構的相互關連度(即一旦倒閉時會引起多大的骨牌效應,對金融體系穩定造成多大衝擊)作衡量準則?二者的比重如何?巴塞爾委員會和國際穩定委員會均曾就此作深入討論,迄今未取得共識,相互關連度如何準確量度,也是一大技術障礙。' `$ s- O9 E: e6 C/ v5 @ }2 H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 F% T- s7 \% U; H# w
(2)徵費作何用途。美國傾向以徵費彌補過去拯救市場的支出,金額因此有數得計,不會有太大的道德風險;歐洲國家則傾向作為一種徵稅,在太平時候集資,以便金融危機發生時有介入市場的資金。
# d% a- |- E, b; [8 w7 y0 O8 o4 qtvb now,tvbnow,bttvb
5 ]" T/ m; M3 d) o# a: N: |6 u& A' ?公仔箱論壇(3)徵費水平及其與資本充足率的關係。金融海嘯後,最先出現的國際監管共識是大幅提高金融機構的資本充足比率,尤其是從事高槓桿比率金融產品炒賣的機構,更要因應其交易風險提高其流動資本要求,這個共識還未落實,又再提出徵費建議。對金融機構來說,這邊既然交了徵費充當集體保險,那邊的流動資本要求是否可以相應調低?
: g* U5 [8 k& s8 b公仔箱論壇
# \8 i- m/ F9 S. l) R& K7 d公仔箱論壇
. v% F8 e; Q8 b' o. F- w) ?
3 @ M4 X; j' d% [' n專家指出,歐美政府既想向金融大行徵費,填補國庫虛耗國債猛增的黑洞,又怕金融機構把資產調走,便宜了不徵費的地區,所以希望通過G20這個海嘯後成形的最權威的國際平台,說服其他國家一起行動,令金融大行的資產無處可搬,中國和G20其他發展中國家對此洞若觀火,明知是為歐美作嫁衣,對自己沒有半點好處,誰都不急於表態。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今年6月在加拿大召開的G20峰會當然難望有共識,但估計能列入大會議程,到了11月在韓國的峰會,才是見真章的時候。
: g W/ [% M! r! J- f1 U, `3 sos.tvboxnow.com $ @2 Y5 @$ T7 ~$ Y
2 ]( E4 ^+ J( [7 x0 \+ I7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