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張炳良﹕「80後」與民主運動

近期媒體評論紛紛把泛民激進化、元旦日中聯辦門前爭普選抗議集會出現肢體衝突、及持續的反高鐵行動,歸結為所謂「80後」冒起現象,並以此作為「新民主運動」、「新社會運動」的起點。有關「80後」青年一代的問題,留待社會學家們去研究,不在本文範疇。不過,應指出的是,每一個世代都產生其理想追求者、及其行動派,這是常態,不用感到什麼震驚。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4 Y0 ?2 h/ n) ]
" S0 v- Q$ e9 @4 u+ r$ U

: E( r# k: p% g. A$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C* Y# R/ s( L' Y! U& Eos.tvboxnow.com民主運動到達臨界點os.tvboxnow.com/ j5 D; W* w* g/ r: j
其實2003年「七一」大遊行後,媒體也曾一度聚焦一些青年/學生新興組合(包括「七一人民批」、Roundtable、「三十會」等),只不過,似乎媒體的社會研究興趣往往是短暫的,目前的潮流是「80後」社會活躍分子,正如早前是「o靚模」(追求快速上位?)、再早前是「隱蔽青年」(不思振作?)一樣。要全面認真地了解「80後」、「90後」等新一代的行為與思想,須作整體的社會分析,不應只看一時的頭條。目前的「80後」討論,既反映一個社會現象,也同時是一個媒體政治的論述。. t! D1 B1 b* a5 y* J
話說回來,當下的社會政治生態的確在呈現實質變化,縱使不應簡約為「80後」因素,但世代更替及時代變遷,實乃其中重要變數,構成現時人們看到關於政改爭論和管治困局的種種表象。無論是民主運動或政府施政,都須面臨轉型和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的挑戰。公仔箱論壇8 }3 w+ B1 H1 N) L# N
我不贊成部分泛民團體「5區請辭、變相公投」的行動,但他們問對了一個問題﹕「過去民主運動什麼手法都用過了——示威、遊行、請願甚至絕食,但是現時看來都不能帶來爭普選方面的突破,因此要嘗試用新策略、新方式去動員、感召民眾,請辭公投就是一個變招嘛!反對請辭的人,你們有什麼更好的做法呢?」
( T! {8 X/ l* D7 S2 B7 i
% B1 v( K9 Z7 e1 Q/ S% n! p7 ^" Q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v4 K8 R( C# s

2 _2 K* y0 i1 T; s3 ?0 k,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補選縱成功 重返議會可怎樣?公仔箱論壇( h0 D- a) {8 G% L+ ^
其實,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民主運動的種種抗爭行動不是沒有實效,否則就沒有今天泛民三分天下之局、並佔議會「關鍵少數」,可否決任何政改方案了。可是,民主運動的確已到達一個臨界點,當中最大變數是泛民既為議會關鍵少數派,就不能再像港英年代般高調批判反對政府的「有限」改革,但因無否決權而讓改革仍可漸進式推行,致客觀上產生互動前進之效。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4 Y/ W" K4 u$ h
今天,唯有泛民(或部分泛民)願意「背書」政府方案或某種互諒互讓下的妥協方案,否則就寸步難進,只有原地踏步。中央的2017/20年雙普選時間表亮了綠燈,但是仍得由香港內部不同派別(泛民、建制派、工商界)達至大多數共識,共同走過政改的馬路,不然,綠燈是白亮了!因此,如何走好體制內改革的議會道路、如何掌握新形勢下談判妥協的藝術與政治能量,乃傳統民主運動領導者須作充分準備者,否則只會出現焦躁、猶豫、無奈,甚至失望,把一個有可塑性的時刻悲情地視為最後一戰的關頭。
3 W  G# Q/ r) @5 a4 t* ^" v, W公仔箱論壇的確,30年的傳統抗爭模式,已產生一定的政治疲倦,所以激進派說要變招,年輕一代(少壯派)說「上一代已技窮,就讓我們這一代幹些更轟烈的事吧!」可是,請辭派仍回答不了的問題是﹕補選縱是成功,重返議會面對不變的政改格局,又可怎樣?還是再一次地去否決?香港邁向普選之路上,可以承受多少次的否決呢?持續的否決、悲情、對決,會否只會導致更大的政治疲倦,使民眾難以對泛民產生希望?希望與絕望,往往是一念之差。
1 [% l  K% y. W" jtvb now,tvbnow,bttvb無論是否普選、何時實行,政治生態卻在靜默起革命。不單是香港,在世界不少地方,傳統的「選舉政治」與「福利政治」(亦即香港在八九十年代盛行的民主民生政治)正在讓位予新形態的「價值政治」和「生活方式」政治。在國際層面上,講的是管治的價值(問責、透明、公開、公平)、市場的道德(特別金融海嘯之後)、氣候變化與地球可持續發展(哥本哈根會議的吸引力)、全球化與反全球化的意識形態之爭;在本港,綠色議題、文化行動、公共空間、反對官商勾結、文明公義等此起彼落,亦漸次左右公共論述,成為小眾社會行動的基礎(不一定再是八九十年代的有組織性聯盟的社會運動)。因此,所謂「80後」激進分子才會說「政黨抽水」、「我們要做到的,跟泛民政黨無關」。
; K1 m' h: e. `3 |9 T8 o公仔箱論壇5 k# y/ h& H/ F  B$ y5 H- \
# R  x3 u" A2 k
政黨與新興「價值政治」脫節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v/ C2 ~1 Q$ n' P# V5 T9 z! I/ V$ z
現在,不單是政府決策者與官員們追不上形勢,各大政黨何嘗不是,還停留在八九十年代的操作方式和期望管理,與新興的「價值政治」脫節。各地政府要做的,已不是傳統的「派錢」「搞活動」「開計劃」,而是把政府的機器與思維模式「21世紀化」、「創新化」。單說促進經濟、搞好民生已不能滿足新時代的政治、人們更追求一個理念型之政府(因而缺乏行政經驗的奧巴馬(相關)能憑「Change we can」而當選總統);當然,光講價值、做不到實事也是徒然,這是台灣馬英九總統的慘痛經驗。+ J3 e$ l/ L5 m4 x2 B, i. B2 m
香港現處的管治困局,是《基本法》下我們繼承了一個20世紀民主轉型的前期體制,故每天仍在爭論普選,以為選舉民主就是「歷史的終結」,但是政治生態已在不知不覺之間向21世紀後現代、後議會民主過渡,管治的期望與定義也在不斷改寫當中,卻不為正規政治體制所反映——不論是「行政吸納」、「諮詢政治」、「政黨政治」,其實都處於「老革命遇上新問題」之困境。要去改革的何止選舉制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