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的周日,如常到柏林西面的前英軍教會參加英國聖公會的周日禮拜。與平常不同的是那天紀念的是Remembrance Day,多了管弦樂團和上了年紀的退役軍人。每個人的襟上都戴上紀念一戰與其他戰爭死難者的紅花,紅花象徵了90年前一戰時盛開的Poppy。教堂上牧師收起了平常的幽默,空氣中卻凝固了退役軍人的愁思。默哀的時間比平常禮拜靜默的時間長多了,凝住了的氣氛讓人有點透不過氣的感覺,彷彿亡靈在看着他們的後人怎樣紀念他們的逝去。作為異國人的我,看着一戰二戰時性命相搏的兩個民族一起紀念亡魂,看着不分英國德國美國人襟上的小紅花,世界大同大概不是那樣遙不可及吧。
4 o2 A/ a g% w) n) M( C0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os.tvboxnow.com5 S& \5 Z/ |2 g# n+ S! l! w$ U
" ] w5 L: E6 g' h; s3 k6 t7 P5 vos.tvboxnow.com周一,提早放半天假到勃蘭登堡門和波茨坦廣場(Potsdamer Platz)看德國人慶祝柏林圍牆的倒下和東西德統一20周年。上千塊骨牌排列在擠滿行人的街道上,冷靜的德國人沒有喧鬧,靜靜的走在街頭,放下20年前的激情,駐足在五彩繽紛的骨牌前緬懷、拍照。晚上寒冷的氣溫跟大雨伴隨晚會開始,前20分鐘曲高和寡的管弦樂大合奏提高不了人們的熱情,但當歌唱家領唱德國的老調Berliner Luft(中譯:柏林的空氣),全場的氣氛一下子達到了沸點。看傻了的我當然不知道發生何事,還好身旁的德國人跟我講了歌曲的內容,教會了我唱起最簡單的副歌:Luft, Luft, Luft。一下子的感動讓我隨着節拍Luft起來。激情過後德國總理默克爾發表演說,平靜但重複的強調,Freiheit, Freiheit, Freiheit(自由,自由,自由),讓大家都知道不止是20年前,現在我們也站在歷史的前線,見證歷史。儘管下着大雨,儘管矛盾不斷,也不管是真情假義,在群眾面前,德英美法蘇5國領袖一起走過勃蘭登堡門。稍為對歷史有認識的人都知道這是幾百年以來做夢也想不到的一刻。但在我們這代人面前,他們做到了。" @, ^: o# F8 E6 p3 t8 u' [
' X6 ~7 H, ~3 u, _9 E+ Ftvb now,tvbnow,bttvb
$ G6 } p4 l7 |: R9 i公仔箱論壇
0 B2 }4 D- e' g( q4 q6 l公仔箱論壇大歷史造就無數小故事公仔箱論壇- H7 A/ J G" H* i8 I7 S% C0 m4 u
大歷史造就了無數的小故事。德國同事跟我講起童年在東德生活的小故事。她一家有4兄弟姐妹,在物資短缺的年代偶然會分到一根香腸。兄弟姐妹盤算怎樣把香腸給分了。最簡單的方法當然是把它縱向的切4份,但最後他們決定把它橫向的切4份更好。因為看起來,心理上每個人都嘗到整根香腸。這簡直是現代版曹操望梅止渴的故事。請原諒我的膚淺,原來在嘴邊的笑聲只能硬生生的吞回去。這可是A matter of life or death的年代啊!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m3 y$ E0 @( a7 ~- R* D" A1 L; ~8 q
" b3 l1 ~& j3 j7 X! _tvb now,tvbnow,bttvb另一則小故事來自德語老師。她說起她在圍牆倒下後瘋狂的往西德跑。在西德她撿到一個菠蘿,不知道是什麼,拿回家中呆了一段時間,最後鼓起勇氣把它破開,才發現世界上原來有這麼甜美的東西。在香港,大部分人看見的菠蘿大概就是超市中的罐頭片裝菠蘿吧。他們的無知在於資訊封閉;我們的無知在於過度幸福。這兩則大歷史中的小故事,讓我想起稅單中每月支持東西德統一幾十歐元的稅項,看來是應份的,也沒白交了吧。
/ {; d& p$ t% G, B$ ]+ L1 K+ ~% S% g9 x1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V4 I0 M2 F9 ]. [4 }2 [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1 N: ]& w9 `; E# v( L5 O
os.tvboxnow.com7 Q0 Y5 A( J Y; O3 M
東方文化﹕說對不起也困難% ? N5 D5 f9 G/ x* z+ m& W0 _0 o
前幾天在《明報》看見港大孫君談柏林圍牆的慶祝與默哀。對!德國人對國家歷史的慶祝等同默哀,像孫君說德國人的重點在肅穆的音樂會,肅穆的教堂紀念儀式,肅穆的博物館展覽。他們收起了戰機坦克大炮,用平等自由和平的普世價值來慶祝,來折服世人的心。誠如孫君所言,德國人是注定被原諒的。但孫君所講的還缺了一點:這種價值觀背後的推動力是什麼呢?我想這不能不歸功於自聖經和馬丁路德以來的基督教悔罪認錯傳統。比起基督教文化重自省,謙卑地仰望上帝,不可不能不忍欺;東方文化重心性,就連簡簡單單地說句對不起也何其困難,面對歷史的傷口當然就更加乏力了吧。公仔箱論壇) j: n% y; r7 d
作者現為德國Federal Institute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sting博士後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