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神奇的洛克公园,神奇的EBC联赛

本帖最後由 sylk 於 2009-9-10 11:54 AM 編輯

“我在这里看球,始终都不敢离开座位,即使你的膀胱要撑爆了,或者你饿得要命,渴得要死。因为只要你一离开,就会可能错失一个精彩的场面,而人们可能会对这个动作津津乐道很多年。”

——哈尼巴·沃德,37岁,企业家

  一块用红绿油漆刷过的沥青篮球场,一些装在棕色牛皮纸袋里的空啤酒瓶在惨白的路灯照耀下无处遁形。那是一块外表平淡无奇的球场,但那却是纽约的一个圣地:洛克公园。

  洛克公园,一个让纽约人骄傲的地方。它位于纽约哈林地区第155大街,毗邻弗雷德克·道格拉斯大道。洛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园,对于那些为黑人文化、纽约文化乃至美国文化而痴迷的人,这是一个不能不去的地方。


  因为“洛克篮球”才是其中最精髓的文化,因为这里是街头篮球的圣殿。

  过去,纽约的警察局为这座世界大都市奇高的犯罪率,成为最大的毒品贩卖地之一头疼不已。但是在洛克公园创办之后,很多明天就会成为不良少年的孩子,却成为了当地津津乐道的篮球明星,更多的孩子谈论的是投篮的技巧,而不再是毒品获得的渠道。

  
  1974年,洛克公园的缔造者——霍尔考比·洛克先生去世后的第9年,当地政府为了表彰他的杰出贡献,将这座最初被称为“P·S·156操场“的公园以他的名字命名。纽约的一家媒体甚至说,“如果不是因为洛克先生,纽约现在也许就会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城市。”

  洛克公园的球网总是用不上两天就支离破碎了,最后公园管理者干脆不再换球网,所以直到今天光秃秃的篮圈仍是街球场地的醒目标志。

  上图中,篮板正中间一个LOGO可不是普普通通的赞助商或是其他,这就是洛克公园的王牌节目,全球街球迷们趋之若鹜,全世界最高水平的街球比赛的LOGO——EBC。


    1980年,哈林区出身黑人饶舌歌手 Greg Marius创建了“艺人经典赛(Entertainers Basketball Classic)”,简称EBC。EBC联赛于1983年进驻洛克公园,从6月中旬持续到8月中旬,被《纽约时报》形容为当地夏天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有人把EBC比作NBA的百慕大,因为许多NBA球星在夏季参加EBC联赛时,都会被洛克公园的球星“侮辱”一番,不过他们仍会乐此不疲,依旧执着地出现在洛克公园的球场上。


   除了球星的表演,EBC还有DJ现场解说球赛,在球场四周安置音箱播放饶舌乐助兴。DJ们拖着麦克,在裁判和球员中穿梭,口无遮拦,比正规电视台解说自然是火爆得多。球迷受鼓动一时兴起冲入场内狂欢的场面在EBC不足为奇。DJ们另一大贡献就是给街球好手起绰号:骨头收集者,Skip to my lou,谋杀犯,9-1-1,黑寡妇......从儿童歌曲到恐怖电影,无所不有。最著名的一例算是“半人半神奇”了,99年TNT电视台的肯尼-史密斯在直播猛龙比赛时把这个外号颁给了文斯-卡特,赢得一片叫好---其实乃是从EBC巧取而来。但不要以为绰号是人人都有,扣篮王理查德森02年在EBC打了几场球,碌碌无为,就没有从DJ口里捞到好名头。


  曾经,Greg Marius认真考虑过怎样把EBC经营成一个成功的商业联赛,最终他没有采纳“球赛正规化”的建议,而是继续鼓励街球手们嬉皮而华丽的秋风。事实证明,Greg Marius的想法是正确的,球迷在NBA已经看够了“正经”的比赛,来到街头,就是要欣赏与众不同的表演。为了应付人数众多的球迷,纽约市警察局在每场比赛都派出12-15名警官维持公园的秩序,还帮助修好了护栏和座椅。为人称道的是,Greg仍然继承老洛克联赛的传统,从来不要球迷掏钱买门票。

  不论风格形式如何,EBC已经无可争议的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最成功的街头篮球联赛,贾巴尔、张伯伦、J博士等都在洛克打过球,得到了克林顿,大卫·斯特恩,丹泽尔·华盛顿森等等重量级人物的捧场,重现了洛克公园的辉煌年代。

  而今天,街球考古系为大家带来的就是一部关于洛克公园,关于EBC联赛的经典影像:《EBC At Rucker Park-The Second Season》。

  对于每个街球迷来说,这是一部不容错过的DVD。影片中收录了2002~2003年EBC联赛中的每个精彩镜头,每个大牌大腕,每个火爆场面。在观影之前,先来看一下本片强大的出场阵容,以及他们在EBC赛场上得到的绰号吧,我相信你会喜欢这个!

Kobe Bryant
aka "Lord of the Rings"
  如今贵为NBA第一大神的Kobe,当年因为手握湖人队三枚总冠军戒指,所以在洛克获得“指环王”的绰号。2003年夏天,科比曾暗示说,他想在洛克公园打破霍蒙德(洛克公园绰号“摧毁者”的街头霸王)25岁创造的一场街球砍下73分的纪录,但在与当地的球手过招后,科比的这句狂言成了公园里迅速“走红”的笑话——他上半场只得了14分,而下半场因大雨被迫取消。至今,回想起那年在洛克公园的经历,科比还心有余悸:“那里的球员实在是厉害。如果你打不出让人信服的表现,他们根本不会尊重你。他们会在球场上‘杀’了你。”




Jermaine O'neal
aka "Lethal Injection"
  天才高中生大前锋,小奥尼尔的确是为内线猛将,无论中投,油漆区背身单打、篮板都颇有建树。而他的绰号意思是:致命性注射剂,或许和小奥能在禁区一剑封喉的表现有关。如今小奥持续和膝伤做斗争,希望他能早日找回当年叱咤洛克公园的感觉。




Baron Davis
aka "Too easy"
  大胡子有扎实且出众的运球能力、犀利的突破、优秀的弹跳及开阔的视野,经常完成不可思议的突破。在EBC中他和街球之王阿尔斯通对位且掌控全局,因此得名“Too Easy”,这一切对他实在是太简单了。




Stephon Marbury
aka "Starbury"
  如今寂寞的马大少,可是纽约的风云人物。如果扳手指头细数纽约最好的控卫,马大少绝对在这份榜单的前列。绰号"Starbury"也能看得出街球迷对他的厚爱,他就是大明星。




Shawn Marion
aka "The Matrix"
  的确,马里昂的身体素质如骇客般不可思议.TNT解说肯尼史密斯在看过马里昂新秀赛季的一场比赛后这样评价他的运动天赋,他就像是《骇客帝国》里的人物一样,可以克服地心引力。




Cuttino Mobley
aka "Buckets"
  别以为莫布里只会游弋在外线,老猫在洛克的球场上也是个类似定海神针的主。绰号“Buckets”意为急速行进,那也正说明的是老猫在球场上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吧!




Ron Artest
aka "True Warrior"
"True Warrior",意为“真正的勇士”。想必阿泰同学是非常喜欢这个绰号了,您瞧他都把这名字放头发上了!作为土生土长的纽约皇后区人,阿泰每年夏天都会来到洛克公园参加各项街球赛事。




Jamaal Tinsley
aka "The Abuser"
  在90年代中期,汀斯利“肆虐”纽约街头篮球场,无数的篮球迷为他的狂放球风所疯狂,因此他也得名“肆虐者”。曾在比赛中狠狠修理过出身纽约,前湖人队后卫山蒙德·威廉姆斯,汀斯利有一球堪称经典之作,迄今还让父老乡亲们回味无穷:汀斯利先是用左手将球从威廉姆斯胯下绕过,用右手将这记“胯下运球”接住,顺势在三分线外出手,球空心进筐,而威廉姆斯被晃的狼狈地跌坐在地,这一连贯动作赢得在场球迷如雷掌声。




Rafer Alston
aka "Skip to my lou"
  NBA.com,阿尔斯通的页面。这个不到1米90的控球后卫显然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数据,职业生涯11.7分4.9次助攻平庸得几乎可以把浏览器的窗口自动X掉。但如果你耐心地把滚动条拉到底,会看见一行极小的字:“Tagged a "playground legend" while playing in Queens, N.Y.(纽约皇后区的街头传奇人物)”。 Alston的Skip to my Lou绰号,也是在“洛克公园”EBC比赛一次神奇动作让场边播报员在惊讶之余脱口而出的赞美之词,Skip to my Lou是一首节奏奇妙、轻快、充满Hip-Hop味道的歌曲, 来形容Alston活蹦乱跳的球风。




Derek Anderson
aka "Da Prosecutor"
“大检察官”,用来形容德里克·安德森在球场上犀利而无私的球风再准确不过。安德森是一个很重品德的人,他甚至将“忠诚”纹在身体上。单打能力强加上出色的运动能力,使之成为Jordan Brand签约的为数不多的球员之一。




Jerome Williams
aka "Junkyard Dog"
  垃圾狗,这个绰号听上去似乎不是那么顺耳,而杰罗姆·威廉姆斯却非常喜欢。因为他是个“脏活累活承包户”:篮板,卡位,防守,他拥有一个出色的蓝领球员该拥有的一切。




Moochie Norris
  每场比赛之前,火箭队全体队员总要围成一团,开一个誓师打气小会。这个圆环之中,往往有一名队员呶呶不休地说着鼓舞士气的话。如果穆齐不走的话,现在他一定还在那个圆环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白天风风火火的诺里斯却患有严重的失眠症,甚至为此缺席过比赛。自从他的母亲在1989年因癌症不治逝世之后,睡神就不愿再看到他晚上的微笑。




Quentin Richardson
05年,他成为叱咤联盟的三分王,迎来了事业的巅峰期。06年,他转战到醉人的苹果之城,进入了事业的低谷期。白驹过隙斗转星移,如今的昆汀.理查德森,似乎没有人愿意相信这位面带微笑的杀手。似乎所有人只把他当做调整球队的垫脚石。似乎他自己都不知道这种被抛弃的日子何时才结束……




Eric Barkley




Kenny Satterfield




Joseph Forte




Larry Williams
aka "Bone collector"
  身高1米8,10岁开始跟着老爸练球。2001年他背上球鞋到纽约闯荡,打入洛克公园顶级赛事 --- EBC锦标赛。处子出镜的“骨头”马上用眼花缭乱的运球和匪夷所思的过人动作征服了纽约的观众并不小心拿了个MVP——这就是绰号Bone Collector的Larry Williams.顺便提一下,这个DVD种只有两个球员有专门介绍,一个是KOBE,另一个就是骨头。




Troy Jackson
aka "Escalade"
  他似乎是最庞大的街球明星了。绰号“Escalade”的Troy Jackson号称奥尼尔的身材,艾弗森的运球, 卡特的弹跳!另外他还是前NBA助攻王马克杰克逊的弟弟。




Adrian Walton
aka  "Whole Lotta Game"
  
  还记得他么?他就是那位曾经在文斯卡特来到洛克公园时在卡特头上豪取30分的小个子!



Kareem Reid
aka "Best Kept Secret"
  他是谁?或许他的名气不够响,但是我要说的是:曾经纽约谈论最多的是四个拥有疯狂handle的后卫:斯蒂芬-马步里(Stephon Marbury),拉菲尔-阿尔斯通,(Rafer Alston),高德(God Shammgod),还有一个就是这位Kareem Reid。




Lonnie Harrell
aka "Prime Objective"



只有你站在洛克公园那块绿色的标牌下,你才能真正感受它才是街球的圣地。
  当你计划前往之前,你肯定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警告,尤其是对外来者的提醒:不要轻易和别人对视,不要轻易和站在路边的人搭腔;千万不要步行,一定要开车;要带枪,千万不要空手而来。有些恐怖吧,但这都是真的,或许你的名牌球鞋、摄像机会被抢走,或许你会因为无意中看了那几个哈林街区一眼而被狂揍一顿。但你如果真的来了,说明你对洛克传奇的尊重,你已经很值得尊敬了,但你必须由真正哈林街区长大的家伙陪着,一切听他们的,这是规矩。

  圣地就是圣地。
Little MM & Little MM.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