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19-2021; d7 J' p6 q7 O3 v
' c2 u( U; T2 D. Z
tvb now,tvbnow,bttvb+ C( j" [: q) y/ J. B D% @9 u/ \* M- c
(資料圖片)
9 C- p: M. A% }. S! k3 L7 U! [0 G0 p# l6 F5 Q. G% w8 A; t
瑪麗醫院今日(18日)公布一宗「醫療風險警示事件」,涉及一名患有先天性膽管閉鎖的6歲女童。她今年4月27日於瑪麗醫院接受脾動脈栓塞術,以治療脾功能亢進及凝血障礙。手術過程中,醫生曾嘗試利用血管縫合器嘗試縫合血管,惟未能成功,最終決定移除有關裝置並改以人手按壓方式為病人止血。tvb now,tvbnow,bttvb3 A3 s3 p1 K6 u0 g1 D
/ g( k" w( a: L& q0 }os.tvboxnow.com其後女童於本月1日出院,至本月14日覆診時醫生得悉病人術後右邊下肢無力,在緊急血管手術中取出一塊源自血管縫合器的細小碎片。該院指病人目前情況穩定及血液循環理想,並就事件對病人帶來影響致歉。公仔箱論壇+ y5 M/ q" b* s: _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3 B8 Z. d) i" {9 `8 w7 d4 f0 q8 d
瑪麗醫院表示,該名女童接受手術當日,醫生根據最新評估,認為病人血小板含量偏低,為降低手術後股總動脈出血及其他併發風險,計劃在手術完成後使用血管縫合器代替人手按壓方式為病人止血。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A# \$ u8 O5 f5 `
9 w4 M! o! |( m& ?7 u
在手術過程中,醫生於股總動脈插入導管並順利完成脾動脈栓塞術,隨後利用血管縫合器嘗試縫合血管,惟未能成功,最終決定移除有關裝置並改以人手按壓方式為病人止血。病人術後轉到普通病房繼續接受醫學監察。由於復原理想,病人於5月1日出院。
0 Y) b* A# @: F# v0 R! a
1 Y% X2 z' `1 [% I% |1 f- g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x1 Y2 ~4 E% ~% v$ V* z
瑪麗醫院今日(18日)公布一宗醫療風險警示事件,涉及一名患有先天性膽管閉鎖的6歲女童。(資料圖片/高仲明攝)os.tvboxnow.com g' K; I. n/ X: v( i, y( F9 X0 y
; l: {1 \) }4 N: [5 z; T8 O血管縫合器碎片遺女童血管內1 V8 w0 j# ?0 @7 r! f# E
至5月14日,病人如期覆診,醫生得悉病人術後右邊下肢無力,遂安排檢查及血管電腦掃描,確定病人右邊下肢血液循環欠佳,即晚安排進行緊急血管手術,並取出一塊源自血管縫合器的細小碎片。女童術後被轉送至兒童深切治療部留醫,目前情況穩定及血液循環理想。
' s2 t3 T; I' R0 j ztvb now,tvbnow,bttvb8 x. f3 B6 c* L! N) B4 G7 ]
瑪麗醫院強調,非常重視有關事件,有關部門昨日已聯絡產品供應商跟進索取更多資料,以進行進一步調查。該院就事件對病人帶來影響致歉,並已於昨日傍晚與女童家屬會面,詳細交代細節。院方已透過早期事故通報系統向醫院管理局總辦事處通報,亦會成立根源分析委員會調查事件經過,並於8星期後提交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