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聞] 澳大利亚鹈鹕接受雨水洗礼

       近日,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州普降小雨,这让一群年幼的鹈鹕欣喜若狂,它们纷纷张开大嘴,享受雨水的“洗礼”。这也印证了澳大利亚一句脍炙人口的话:“鹈鹕是最为特殊的鸟类,它的喙中可储存的水比它的胃装的还要多。”
  据了解,一旦下雨鹈鹕就会张开大大的喙,以便接收雨水。它们这样做仅仅是为了“享受”这种感觉或者是在夏天炎热的季节里让自己身体保持凉快。鹈鹕的大嘴可以帮助它在海洋中捕捉到食物。另外,明亮、引人注目的喙还同时为了在繁殖季节能够吸引异性关注的目光。
愛情是酒,友情是水,水可以酿酒,而酒不能還原水!
鹈鹕係乜東東
✔ ✘吊詭..
原帖由 ~嘉~ 於 2008-12-5 06:38 PM 發表
鹈鹕係乜東東
 鹈鹕


  pelican


  鹈形目(Pelecaniformes)鹈鹕科(Pelecanidae)鹈鹕属(Pelecanus)7或8种水禽的统称。特徵为大而具有弹性的喉囊。栖息于全世界许多地区的湖泊、河流和海滨。某些种体长可达180公分(70吋),翅展可达3公尺(10呎),体重可达13公斤(30磅),是现存鸟类中个体最大者之一。


  鹈鹕用像小捞网似的大喉囊捕鱼而食。鹈鹕不是用喉囊储存鱼,而是立即把鱼吞下。褐鹈鹕(P. occidentalis, 即西方鹈鹕)从空中扑入水中捕鱼,动作十分壮观。但其他鹈鹕编成队形而游泳,将小鱼群驱向浅水处,在该处用喉囊捕鱼。


  每窝通常产1∼4枚卵,卵呈蓝白色,产在由树枝构成的巢中,孵化期约1个月。幼雏将嘴伸进亲鸟的食道取食亲鸟回吐的食物,3∼4岁成熟。鹈鹕在陆上动作很笨拙,但飞翔姿势优美。通常成小群飞行,在高空翱翔并经常一齐拍动翅膀。两性外形相似,但雄鸟稍大。


  最著名的两种被称为白鹈鹕︰新大陆的红嘴鹈鹕(P. erythrorhynchos,亦称北美白鹈鹕)及旧大陆的欧洲白鹈鹕(P. onocrotalus)。新大陆的褐鹈鹕体较小,长约107∼137公分;栖於海滨;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署已将其列为濒危种。褐鹈鹕一度种群数量极大,但因为DDT及有关杀虫剂的使用,1940∼1970年期间,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DDT被禁止使用後,其繁殖活动有所改善。


  鹈鹕通常成群繁殖於岛屿,在一个岛上可能有许多小群鹈鹕。结群的北美白鹈鹕繁殖於北美中北部和西部湖泊中的岛上。任何时期任何种群中的成对鹈鹕都处於繁殖周期的同一阶段。就如某些其他种一样,北美的鹈鹕有迁徙习性。褐鹈鹕繁殖於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的热带和亚热带海滨。


  鹈鹕是一种大型的游禽,属鹈形目鹈鹕科,又叫塘鹅。在世界上共有8种,大多分布在欧洲、亚洲、非洲等地。我国的鹈鹕共有2种,分别为:斑嘴鹈鹕和白鹈鹕。斑嘴鹈鹕,鸟如其名,在它的嘴上布满了蓝色的斑点,头上被覆粉红色的羽冠,上身为灰褐色,下身为白色。而白鹈鹕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福建一带,它们通体为雪白色。二者均为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


  鹈鹕,让人一眼就能认出它们的是嘴下面的那个大皮囊。鹈鹕的嘴长30多厘米,大皮囊是下嘴壳与皮肤相连接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缩,是它们存储食物的地方。鹈鹕和鸬鹚一样也是也是捕鱼能手。它的身长150厘米左右,全身长有密而短的羽毛,羽毛为桃红色
褐鹈鹕(Pelecanus occidentalis)
或浅灰褐色。在它那短小的尾羽跟部有个黄色的油脂腺,能够分泌大量的油脂,闲暇时它们经常用嘴在全身的羽毛上涂抹这种特殊的“化妆品”,使羽毛变得光滑柔软,游泳时滴水不沾。


  鹈鹕,在野外常成群生活,每天除了游泳外,大部分时问都是在岸上晒晒太阳或耐心的梳洗羽毛。鹈鹕的目光锐利,善于游水和飞翔。即使在高空飞翔时,漫游在水中的鱼儿也逃不过它们的眼睛。如果成群的鹈鹕发现鱼群,它们便会排成直线或半圆形进行包抄,把鱼群赶向河岸水浅的地方,这时张开大嘴,凫水前进,连鱼带水都成了它的囊中之物,再闭上嘴巴,收缩喉囊把水挤出来,鲜美的鱼儿便吞入腹中,美餐一顿。


  每到了繁殖季节,鹈鹕便选择人迹罕至的树林,在一棵高大的树木下用树枝和杂草在上面筑成巢穴。鹈鹕通常每窝产3枚卵,卵为白色,大小如同鹅蛋。小鹈鹕的孵化和育雏任务,由父母共同承。当小鹈鹕孵化出来后,鹈鹕父母将自己半消化的食物吐在巢穴里,供小鹈鹕食用。小鹈鹕再长大一点时,父母就将自己的大嘴张开,让小鹈鹕将脑袋伸它们的入喉囊中,取食食物。


  鹈鹕的种类不多。在全世界8种鹈鹕中,北美洲的白鹈鹕和褐鹈鹕是较典型的品种。我国的鹈鹕共有2种,分别为:斑嘴鹈鹕和白鹈鹕。另外还有眼镜鹈鹕、卷羽鹈鹕等。它们的捕食方式非常奇特。从山崖上起飞后,鹈鹕在距海面不远的空中向海里侦察。一旦发现猎物,鹈鹕就收拢宽大的翅膀,从15米高的空中象炮弹一样直射进水里抓捕猎物。巨大的击水声在几百米以外都能听得清清楚楚。鹈鹕是鸟类中体魄强壮的一族。成年的鹈鹕身体长约1.7米。展开的翅膀有2米多宽。它的翅膀强壮有力,能够把庞大的身躯轻易送上天空。鹈鹕是一种喜爱群居集的鸟类。它们喜欢成群结队地活动。每当鹈鹕集体捕鱼的时候,在海面上人们可以看到鹈鹕此起彼伏的从空中跳水的壮观场面。鹈鹕有一张又长又大的嘴巴。嘴巴下面还有一个大大的喉囊。成年鹈鹕的嘴巴都能长到40厘米。巨大的嘴巴和喉囊使鹈鹕显得头重脚轻。当鹈鹕在地上走路的时候总是摇摇摆摆步履蹒跚。这是因为鹈鹕的大嘴很碍事。尤其是当它捕到猎物的时候,大嘴和喉囊里装满了海水,使它浮出水面的时候很困难。人们见到鹈鹕浮出水面的时候,总是尾巴先露出水面,然后才是身子和大嘴。而且,鹈鹕一定要把嘴中的海水吐出来,才能从水面起飞。


  鹈鹕从水面起飞的时候,它先在水面快速的扇动翅膀,双脚在水中不断划水。在巨大的推力作用下,鹈鹕逐渐加速,然后,慢慢达到起飞的速度,脱离水面缓缓地飞上天空。有的时候,吃得太多,显得非常笨重,就不能顺利的起飞,只能浮在海面了。


  tí hú


  鹈鹕(鹈鹕)


  --------------------------------------------------------------------------------


  水鸟,体长可达二米,翼大,嘴长,尖端弯曲,嘴下有一个皮质的囊,羽毛灰白色,翼上有少数黑色羽毛。善于游泳和捕鱼,捕得的鱼存在皮囊中。多群居在热带或亚热带沿海。肉可以吃,羽毛可以做装饰品。《庄子·外物》:“鱼不畏网,而畏鹈鹕。”《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夏五月,有鹈鹕鸟集 灵芝池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一·鹈鹕》:“鹈鹕处处有之,水鸟也。似鹗而甚大,灰色如苍鹅。喙长尺馀,直而且广,口中正赤,颔下胡大如数升囊。好羣飞,沉水食鱼,亦能竭小水取鱼。”


  鹈鹕,让人一眼就能认出它们的是嘴下面的那个大皮囊。鹈鹕的嘴长30多厘米,大皮囊是下嘴壳与皮肤相连接形成的,可以自由伸缩,是它们存储食物的地方。鹈鹕和鸬鹚一样也是也是捕鱼能手。它的身长125-150厘米,全身长有密而短的羽毛,羽毛为桃红色或浅灰褐色。在它那短小的尾羽跟部有个黄色的油脂腺,能够分泌大量的油脂,闲暇时它们经常用嘴在全身的羽毛上涂抹这种特殊的“化妆品”,使羽毛变得光滑柔软,游泳时滴水不沾。


  鹈鹕,在野外常成群生活,每天除了游泳外,大部分时问都是在岸上晒晒太阳或耐心的梳洗羽毛。鹈鹕的目光锐利,善于游水和飞翔。即使在高空飞翔时,漫游在水中的鱼儿也逃不过它们的眼睛。如果成群的鹈鹕发现鱼群,它们便会排成直线或半圆形进行包抄,把鱼群赶向河岸水浅的地方,这时张开大嘴,凫水前进,连鱼带水都成了它的囊中之物,再闭上嘴巴,收缩喉囊把水挤出来,鲜美的鱼儿便吞入腹中,美餐一顿。


  每到了繁殖季节,鹈鹕便选择人迹罕至的树林,在一棵高大的树木下用树枝和杂草在上面筑成巢穴。鹈鹕通常每窝产3枚卵,卵为白色,大小如同鹅蛋。小鹈鹕的孵化和育雏任务,由父母共同承。当小鹈鹕孵化出来后,鹈鹕父母将自己半消化的食物吐在巢穴里,供小鹈鹕食用。小鹈鹕再长大一点时,父母就将自己的大嘴张开,让小鹈鹕将脑袋伸它们的入喉囊中,取食食物。


  鹈鹕是一种大型的游禽,属鹈形目鹈鹕科,又叫塘鹅。在世界上共有8种,大多分布在欧洲、亚洲、非洲等地。我国的鹈鹕共有2种,分别为:斑嘴鹈鹕和白鹈鹕。斑嘴鹈鹕,鸟如其名,在它的嘴上布满了兰色的斑点,头上被覆粉红色的羽冠,上身为灰褐色,下身为白色。而白鹈鹕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福建一带,它们通体为雪白色。二者均为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
~~~孤独是一种情调...有时比承诺更可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