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區家麟: 請發聲,直到最後一口氣

本帖最後由 felicity2010 於 2019-7-5 01:24 PM 編輯 os.tvboxnow.com# u; D8 c# R; f0 i; V/ C* y& r# u5 W

3 ~+ D; D+ H7 [* W1 t- Q0 b4 Y' k區家麟: 請發聲,直到最後一口氣tvb now,tvbnow,bttvb1 E( G; U# p/ t! _1 c/ z

& g: |3 e$ C9 |5 d7 C" L; Ktvb now,tvbnow,bttvb

6 g! Y) t/ c9 y2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tvb now,tvbnow,bttvb6 E: a% {% Z; Y# m
tvb now,tvbnow,bttvb, Z& ]; A$ [% m0 m0 u4 a
港電台《學人串社科》,這一集李立峯出題講「觸不到的審查」,錄影時間是六月初,一個月,恍如隔世,香港變了樣;當時講「觸不到的新聞審查」,沒料到節目中說過的審查技倆,放於這陣子的躁動不安中,也許可提供某些觀察角度。
7 r! O* a. N4 X* B3 U, ~9 J" A3 s6 v7 L! I8 z, S
大陸傳媒姓黨,報社有審讀員坐陣,互聯網有網絡警察巡邏;香港不一樣,沒有審查員戴著臂章來監視你,但李立峯曾經說過:香港傳媒「有自由、無自主」。香港的傳媒慶幸還有一點點自由,我用一個比喻,你游渡海泳,一望無際,看似風平浪靜,看似大海沒有禁區,看似可以自由暢泳;但游啊游,你開始發覺自己身不由己,因為有看不見的強烈暗湧,你想逆流而上,並非不可以,但你要泳術精湛,而且體力耐性過人,甚至要面對葬身大海的風險;大部分人,只能順著潮流去游,安全、省力、但很快迷失,漂流到荒蕪角落。
0 b( a$ I$ W, @# zos.tvboxnow.com; R. S. r9 i- L. _9 j* G
空有自由,但環境令記者不能自主,這就是新時代的審查妙法;這股暗湧,就由傳媒老闆所控制。
# g5 A! t7 L, `6 s+ f4 x2 J+ ^tvb now,tvbnow,bttvb) Q4 y7 G- i9 j- `: Z* |3 H
逆權六月,各大主流傳媒記者在催淚煙中穿梭,看似自由採訪;但採訪拍攝以後,如何剪輯,孰輕孰重,就是採訪室裏位高權重的編輯作最後決定,還記得雨傘運動的七警事件嗎?片段由  TVB 所拍,當天拍攝的攝影記者,仍在   TVB 工作;最近被指罵的  TVB 攝影記者,與拍攝七警片段的記者,屬同一隊伍。所以,懇請各位抗爭者明白,不要罵前綫記者與攝影記者,要罵,就罵躲在辦公室的總編輯與老闆。os.tvboxnow.com0 O* d% `( [' Z9 a& w6 }2 Q

8 n0 n! a* a. f/ D$ c! p* ?7 @os.tvboxnow.com位高權重的編輯或總監,由傳媒大老闆指派。香港傳媒大亨們,十居其九同內地有密切生意來往,或本身就是共產黨員,喉舌深紅淺紅,或在關鍵時刻忽然變紅。傳媒大多是商業機構,一個商業機構中,主管話事,他有權  fire and hire,請人炒人升職降職,大權在手,主管大晒,他們最喜歡羸弱的下屬,千萬不要逆流而上,懂得隨波逐流就好。
, ^( S+ Y2 p* e$ l) X$ A2 P
$ c9 B( @+ A! [/ k6 L公仔箱論壇我常常發夢,夢中見到一個傳媒高層開會,討論派什麼記者去北京採訪一宗重要的新聞,大老闆開宗明義講:「不要派醒目的記者去!」什麼意思?就是害怕記者太主動,採訪了一些不應採訪的事,令公司或他自己尷尬,不知如何向中聯辦交代。如此生態,大家可以明白,很多傳媒機構從制度上不重視培訓記者,不加薪留下能幹的人,不給你充裕的時間去認真採訪,因為他最怕你有新聞理想,最怕你有自己想法。人事的控制,撲滅於萌芽階段,保證不會出亂子。
3 L, z' u. U  x6 q* d; y1 O! X3 B' r4 }! u  w
或許有人覺得,這樣的公司應早早離開,不要助紂為虐。留下的原因有很多,有情感與現實的考慮,有人會認為尚可於關鍵時刻發揮微小力量,有人為了不讓更壞的人擺佔位置,有人默默耕耘,在高牆之中找尋微細的縫隙,戴著腳鐐跳舞。- N& k# C9 p: n8 C5 {6 d, E/ f* Y

# G; }1 i6 |5 k5 C9 A0 _他們還面對另一種難以抗力的現實:由老闆所設計的新聞生產線。
' i6 w3 H; u  f- n7 N5 a
7 _( H- u# k9 E5 ~# B0 @公仔箱論壇有一位同行曾說:新聞部老闆甚少提及做新聞,叫大家做多點「資訊」,令他很不安。為何這位記者不安?因為所謂「資訊節目」,即教人睇樓、講家居裝修、健康常識、海外升學、教人英文等節目,簡單而言就是「非政治化」、「非批判性」的節目類型。. W/ `  k. C7 E, W, `& B& ^

; n6 p" k, N) P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一個採訪室,本來有八條生產線做新聞,兩條做「資訊節目」,現在倒過來,大部分人被老闆安排到新安裝的生產線,生產不痛不癢的資訊節目,例如大灣區特輯、一帶一路特輯,長做長有,不同的節目名字,不同的贊助商,都是用相似的材料重新包裝。這類節目,政治百分之二百正確,必有商業贊助,賺大錢又可以擦鞋,皆大歡喜。結果,記者產量要增加、兼顧幾條生產線,變成熟手車衣女工,無時間構思認真新聞角度,無時間做調查報道,但又為了填塞新聞時間,材料只能順手拿來,最方便就是警方快訊與官員談話;政府的宣傳機器坐擁大量資源,正是製造新聞的噴泉,忙亂的記者,無暇思索,往往照單全收。公仔箱論壇$ [2 s- K! d- T1 n1 `- l# R; g

8 y# p) K+ s9 X& _  m  K7 G這種看似不經意、無迹可尋的暗湧,滲入整個新聞運作的日常。這叫審查嗎?有權勢的控制了生產流程就操控了產品模樣,無審查之名,有審查之實效。
6 o' b# C3 @, m* S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平日很多傳媒愛擁抱「中立」「客觀」,報道要「平衡」,但遇上大型社會運動,就變成另一回事。例如雨傘運動時,主流媒體就絕少報道佔領金鐘人士的聲音,環保回收不提、自修室不提,原因?因為佔路「違法」,違法的事「不能鼓勵」,所以不報道,不管你佔了兩個月,不管已變成社會大事,示威者的聲音被邊緣化。那些無啦啦說自己生意大受影響的的士司機團體請願卻大書特書,描述衝突場面則盡用警察公關術語,例如明明是「擲催淚彈」,傳媒會跟警方用法說「施放催淚煙」,溫文爾雅,動作輕柔,簡直有點詩意。(詳情請看拙作《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tvb now,tvbnow,bttvb3 g# e: N  n* h) p  w

3 P# j9 k" E0 I0 }: t' G# x
今次逆權六月,主流傳媒表現又如何?我沒有具體研究,缺乏有系統數據。不過我在七月二日,佔領立法會之後一晚,在茶餐廳看到電視新聞,事隔幾乎一整天,電視台仍以頭條不停播放示威者衝入立法會後的「暴力」,前一晚發生的事,一路loop到第二晚,甚為罕見,好,就當作新聞很重要,要給人不停看。但到最後,這宗新聞卻見不到示威者在立法會議事廳內的宣言。os.tvboxnow.com" F0 H* U. t( b& B
os.tvboxnow.com9 x: }) C* _  w" i6 Z7 P% o
其實很多媒體都是如此,搗毀場面很充足,譴責說話一定多,抗爭者一方的說法卻非常缺乏。這又是否公道、「平衡」?3 p( x8 n7 [+ m% B1 U9 Z
tvb now,tvbnow,bttvb6 ?1 e1 ^' r* q" C3 i
世上沒有免費午餐,不須付錢,送到上門的新聞資訊,代表那是由廣告商和金主所主宰的內容,糖衣毒藥,朱古力味的屎,任君選擇。國家資本主義勢不可擋,可幸香港還有一些新興網媒或堅持企硬的報章,我常苦苦哀求各位課金或長期月捐,不只要救救這些良心傳媒,也是自救。所謂言論自由、表達自由,不能關起門來自己呼喊就叫自由,也要有平台,享有讓聲音被聽見的可能,才叫自由。
2 Y& D. {( K- y1 i5 U請發聲,直到最後一口氣。  n6 L; W" V% z0 k5 d) |7 ]

; p6 _( S; \  I 公仔箱論壇: N5 ~/ W  D7 e3 Z$ P7 r
5 z9 K% u1 U5 p( G# D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