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把孩子訓練成AI?  德萃小學及漢師德萃學校總校長 - 朱子穎

公仔箱論壇; b1 X- e" ^8 \( ]6 M0 w# _5 n% \

( n6 q: F. b. ^" j2 ]: Z. m公仔箱論壇無論作為家長、作為老師,我們都知道,教育需要一個目標。究竟教育的目標為何?相信孩子處於不同階段時,家長或老師會有不同目標。如學前小朋友的家長,會較在乎小朋友的基礎學習,甚至乎大小肌肉的控制鍛煉,或者處理個人基本衞生問題。到小學階段,面對呈分試、升中的壓力時,很自然目標會偏重於學業成績的追求。到中學時,有些學生家長及老師,亦離不開把升大學作為追隨目標。看來大家對教育都很現實,設了一些限制,或要追求升學的想法,但是學習是否必須要設限制?學習是否可以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將來需要的人才呢?
& A2 h2 m4 d3 n) }! B3 ^& C- @os.tvboxnow.comtvb now,tvbnow,bttvb5 v2 U! Z: x* P1 W% t
如果單純以DSE作為小朋友學習的目標,近乎每個香港的家長都會讓孩子由零至18歲都向着DSE這個標桿直跑。但有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假如今天由AI(人工智能)去考DSE,究竟AI考出的成績會比我們學生考得好?或一樣,或比學生差?香港沒有做過這類型的任何研究,但被喻為世界上最難考的東京大學入學試,便有人試過設計一個AI機械人去考。此AI程式的運作,是把題目的關鍵字放上網絡、維基百科以及教科書內的資料庫進行搜尋,經搜尋後出現最多共通關鍵字,作為預計題目的答案。簡單來說,這個考試機械人是一個很大的統計學系統,把大量的資訊整理過後做成答案。考試結果如何?機械人在一些歷史,或是在一些客觀現實的分析的科目,如科學等,大部份能考得卓越成績,當然在數學方面考出最優秀、名列首1%的成績。但它在哪些題目上拿不到合理的水平?就是在需要分析,或需要理解文章上的語文題。測試結果顯示,機械人分析了很多關鍵字之後,只能夠「分析」到表面層。雖然機械人能夠分析150億個詞彙,但仍然無法解讀出文章的內容,所以很多需要分析的內容,它也不能夠得出答案。雖然最後這台特別為東京大學入學試而設的機械人未能成功考入,但有趣的是,它的水平已是整個名列日本學生26%或以上。
( u( j4 V) t"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p6 t' U% B& P. |' m) v+ }% A
這AI正告訴我們,今日我們的學習,就好像把小朋友訓練成一台人工智能機械人一樣,把大量資訊灌注於孩子的身上,還是應讓小朋友理解學習背後?我們究竟要訓練小朋友在一個範圍裏面以統計學的角度表達知識,抑或學習應不設限制,讓小朋友自由發展他們的世界?
' u% J# |0 a* k+ X; }9 Z! b/ F" Uos.tvboxnow.com$ ]6 W& @/ X: T( r' C# D
朱子穎
8 J0 m0 x, b, z! b; m) ~. w+ Uos.tvboxnow.com德萃小學及漢師德萃學校總校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