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腸癌發生率十年來始終蟬連十大癌症之冠,近年來亦有不少名人因腸癌過世,令人不勝唏噓,預防腸癌成為人人關心的健康議題。專業醫師表示,腸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癒率良好,但許多人卻因初期症狀不明顯,往往等出現血便、腹痛、體重急速下降等症狀時,才發現已到二、三期以上。
% ]- @. N& N' D! c/ d4 l. Y6 ?公仔箱論壇9 }0 K. w- ^. X) c& J* d" m+ b
聯安診所表示,癌症的發生原因,受基因遺傳及生活環境共同影響,需了解是否帶有易罹患腸癌的基因,也要避免後天不良生活習慣誘發疾病的演變,或使基因產生突變,兩者的影響力均不可忽視。 s8 p* i, A' q" k0 M6 F
公仔箱論壇: t0 r( L* Y! Q8 @" [
基因影響人體健康占三分之一,可協助我們早一步避開高風險疾病的發生,為健康趨吉避凶。國外研究顯示,有一到三成的大腸癌患者有家族史,顯示基因遺傳影響力對於腸癌的影響不容小覷。聯安診所建議,若有腸癌家族史或是不敢做腸鏡檢查者,更要透過基因檢測,了解自身是否帶有腸癌的高風險基因,以利早一步掌握隱藏在身體中的先天弱勢,為健康做好完善的準備與規劃。
% V9 c2 D4 d# n& I- C公仔箱論壇
$ t5 {& g3 [' G5 }* S) i* F國健署資料顯示,國內有八成腸癌患者無家族史,與年齡、生活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因此調整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定期接受腸鏡檢查,更是腸保健康的不二法門。若本身已是腸癌高風險基因者,更要注意後天的習慣,避免啟動腸癌的基因開關。公仔箱論壇7 X9 ^2 u$ B' |
公仔箱論壇) @/ _* ~# u1 ~. d" S% U. f
聯安診所指出,每位個體的身體狀況雖然不一,但透過認識自我的先天弱勢,避開後天生活習慣、環境等致病因子,許多疾病的發生其實是可以被預防的。尤其面對初期不易察覺、發生率高的大腸癌,更應掌握影響健康三分之一的基因風險,再加上另外三分之二的正確飲食、生活作息,並且養成定期健檢的習慣,從先天預知、後天預防雙管齊下,就可以擁有百分百的健康藍圖。 & u& z1 h2 \( `8 G7 z7 @
- E: P2 P% @) Q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台灣新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