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電/特朗普上任後簽署針對7個穆斯林國家的旅行禁令,兩度遭到聯邦法院阻擋,迫使特朗普必須在美國憲政紅線範圍內另提新的行政禁令。這是新執政的特朗普總統的重大司法挫敗,引起世人極大的注意,也為全球政治帶來重大的法治啟示,台灣正在推動司法改革,行政、司法權的界線問題,值得探究。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9 q4 r( ~( Y2 m
8 H( N. e \8 ?9 D# R2 P2 F4 C- [5 k 中國時報今天社論指出,美國第九巡迴法院維持原審裁定的理由有二,一個是特朗普政府提出的資料不足以顯示其在本案的實體訴訟中,也就是在面對州政府挑戰其7國人士入境禁令違法違憲的訴訟中,有較佳的勝訴機會。另一項理由則是特朗普政府並未釋明,暫不執行其行政禁令究竟會招致什麼樣公共利益上無可彌補的傷害。此一裁判再次揭示,在一個憲政體制之中,行政權不是沒有限度、聽任執政者決定的政府權力;憲法與法律就是界限,行政命令必須受制於司法者審查,不能越界;即使是總統,剛剛得到最新民意支持甫行就任的總統,也是一樣。 公仔箱論壇 s1 d1 G$ \# C* H1 f# {7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t2 P! G' d2 {+ d% f
特朗普在自己的企業中可以說一不二,做了總統卻不是如此。法院的裁判指出,政府宣稱其發布足以影響成千上萬人士旅行權利的命令,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的主權行為,是不受司法審查的權力,但此種主張沒有任何法院先例支持,也與憲政民主的基本權力分立結構牴觸。政治部門並不掌握憲法的開關,當政府的權力機關行使權力是否違憲在個案中受到挑戰時,做出裁判就是法院的職責所在。 os.tvboxnow.com" W: ]9 z4 o9 K# W, I
* u6 b. c A# K- q2 _7 z& {# Atvb now,tvbnow,bttvb 法院裁判中所說的道理,是立憲法治國家最基本的原則,卻需要再一次用來告誡他們的總統,這正是民主憲政國家之所以稱為民主憲政國家的原因所在。執政者大權在握,可能忘記了憲法的約束,就需要法院不斷依法加以約束,否則憲法與法律就會形同具文。
) b6 ]% Y5 P7 U2 Z& L! `tvb now,tvbnow,bttvb
4 H @$ k$ w9 s2 P(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特朗普顯然不願就範,第九巡迴法院裁判一出來,他立刻用推特表達“我們法院見”,並且宣稱美國國家安全受到的威脅迫在眉睫。他的確可以再向聯邦最高法院上訴,但是聯邦最高法院也極有可能不買帳。目前只有8位成員的最高法院,特朗普應該自知難以期待獲得5票的支持,他所提名的第9位大法官人選,猶待國會通過,恐怕緩不濟急。 , I1 s4 n; Y' e, y( W4 p! W
4 A% l7 J- R! i. h* uos.tvboxnow.com有趣的是,第九巡迴法院的裁判說,川普並沒有提出證據,足以證明他命令禁止的7國人士之中,有任何人正在對美國發動恐攻,只是大剌剌主張法院不可以過問他的權力決定。他當然還可以原樣發布一次新的行政命令,但當他再次在法院碰壁的時候,只會自找難看。經過兩度挫敗,川普終於決定另行發布大幅縮水的禁止旅行命令,向法院認輸。 g% z- F1 L1 A- ^+ \
v, a3 F1 M, Y& X- l5 atvb now,tvbnow,bttvb 看看特朗普一意孤行及司法堅持憲政法理,不妨想想台灣。打著轉型正義的旗號,執政者卻一廂情願,竟將敵手政黨的一切財產都當作是不當取得的政治指控與假設,寫成法律,企圖就此取代司法的事實調查,而任由黨產會動用難見匹敵的行政權力,全面對付已經兩度將政權和平轉移的最大在野黨,使之立即斷炊而無法存續。黨產會連特朗普國家安全與狀況緊急的咒語都難以念動,就想將法院擺在一邊,憑著行政大權我行我素,與特朗普的囂張相比,頗有東西爭輝之勢。而黨產會在遇到法院裁定停止執行其行政命令時,竟又立刻重新祭出新的命令捲土重來,其目無司法、也不知自重的程度,較特朗普又猶有過之。 tvb now,tvbnow,bttvb% [( F# i5 @0 |, D) O# h
os.tvboxnow.com# v0 J& k4 R+ V N- Y* x) o3 p* }
台灣的司法體質雖然未必如美國司法一樣頑健,但也已登上足夠獨立的境界。與美國的法院相比,我國的行政法院一連4次停止黨產會行政命令的執行,所發揮的權力制衡作用,似也不遑多讓,差堪告慰。
; t' B- G! M2 i公仔箱論壇
% d5 C, F9 @ Z; e0 Rtvb now,tvbnow,bttvb 其實憲法的道理很簡單,權力在手的人總是想要擴張權力,長期在位,對付政敵,甚至置之於死地。民主政治當然是得到多數的支持才能執政,但絕非因此就可“朕即國家,予奪由心”。黨產會中並不缺乏應該懂得法治精神的法律人,照理說應該要比特朗普的法治素養更勝一籌才是。可是看到黨產會的行事作風,採用經濟手段抄家滅族,雞犬不留,這樣以報仇的姿態對付政治敵手,法西斯一般的手般,怎能符合法治理性呢? ( `3 R; G2 T! _$ K# i8 l
* e/ E4 \2 Z1 A6 O7 W: jos.tvboxnow.com 看看特朗普,想想自己,台灣追求憲政法治,司法獨立,試煉不斷而折難多多。蔡英文政府企圖以行政權推動司法改革,改革是必要的,但司法界要以維護“頑健的司法體質”、鞏固“獨立於行政權之外的地位”為主要目標,切勿以辭害志、因小失大。 |